高考成绩语文130分,数学144分,英语137分,理科综合297分,总分708分。
简单家庭状况1982年11月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柴桥镇的一户普通家庭。父亲原来只有中学文化程度,自学了医学大专的全部课程,并取得了相应的文凭,成为一名中医;母亲是一名私人企业的工人,中学文化程度。
九月的北京,秋高气爽,在丝丝的小雨中,我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迎来了另一个令人欢腾的时刻: 全国的46位文理科状元进入了北大燕园,开始了他们新的学习生活。来自浙江镇海的刘英豪就是其中的一位。在今年的高考中,他以语文130分、数学144分、英语137分、理科综合297分、总分708分的好成绩,不但夺得了浙江省理科状元的桂冠,而且进入了他梦寐以求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学习金融。
2002年8月15号,当他和幸运52摄制组第一次来到燕园拍摄节目的时候,他就感觉到了古色古香的建筑散发出的浓厚的学术气氛,同时也感受到了北京大学在文化上的沉积和底蕴。在他潜意识中,也形成了这样一种想法:北京大学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新鲜血液的灌输之下,一定能够焕发现代的气息。
初次和刘英豪见面,他给人的感觉就是干练、聪明,言谈举止都表现出一股同年人少有的成熟。谈及所取得的成绩,他很谦虚,认为自己成功的秘诀除了一点点的幸运之外,主要在于两个因素:勤奋和良好的心态——而这些则源自于他父母对他的家庭教育。
1982年11月,刘英豪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柴桥镇的一户普通家庭,父亲是一名中医,母亲是一名私人企业的工人,文化水平都不高。对于他们来说,将自己的孩子送入中国最高学府是梦寐以求的事情。在刘英豪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开始了他们力所能及的启蒙教育。在他三四岁的时候,母亲就开始教儿子简单的拼音,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教他加减乘除,也开始了唐诗宋词的辅导。他们并没有参考任何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而是以自己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和实际行动,教育着刘英豪。在他七八岁的时候,文化水平不高的父亲买了很多数学方面的书籍,自己边学习边辅导童年的刘英豪。这慢慢使刘英豪对数学的兴趣越来越大,钻研得也越来越深。在中学阶段,他曾获得全国数学竞赛二等奖、一等奖和“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铜牌等。
在父母的眼中,刘英豪不仅是个有礼貌、懂事的孩子,而且还很谦虚、勤奋。而在刘英豪的心目中,父亲一直是个追求上进的人,学习的劲头总是很足,是他学习的榜样。父亲原本文化程度不高,通过自学,完成了大专的全部课程,并取得了大专文凭,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中医。而母亲在完成单位工作的同时,还要操持家务,默默无闻地支持着他们。这都让刘英豪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间。
1990年,刘英豪正式开始了学生生活,就读于宁波市柴桥镇中心小学。父亲开始“以兴趣作为引导”对他进行教育,于是象棋、书法等以智力开发为目的的活动逐渐成为刘英豪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父亲经常以周围品学兼优的人为榜样教育刘英豪。为了巩固刘英豪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父亲经常主动和班主任联系,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进行课后辅导,积极配合好学校的教学。在刘英豪的印象中,父亲晚上从来不出去,虽然麻将在当地很盛行,父亲却从来不受外界的影响,总是在每天晚上陪着儿子学习。也正是在小学期间,刘英豪养成了自习的习惯,为以后的勤奋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习“珠心算”是刘英豪在父母辅导下做的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所谓“珠心算”是指在开始的时候画出一些具体的算盘运算模型,并通过记忆这些算盘模型,在脑子里逐步形成一个意念中的算盘,从而实现加减乘除的快速心算。那个时候,老师在学校教他基本的学习方法,父亲就在家里给他出题练习运算。在暑假的时候,父亲还给他买了大量的相关书籍,以给予奖励的方式鼓励刘英豪学习。但是父亲在时间上并没有苛刻的要求,一天三个小时左右,剩下的空闲时间让英豪自己支配。“珠心算”的学习,对刘英豪以后的数字运算大有裨益,运算能力大为增强,考试中自然在运算时间上占得了先机。“种子逐渐发展成了生机勃勃的幼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