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理直气壮地进行超越意识形态的爱国主义教育

2018-06-26 16:08:45  阅读 176 次 评论 0 条

  九月,金风渐起,稻香糜黄,在丰收的日子里,我们更加想念那些为今天的美好献出青春和生命的人们。这个九月是纪念英雄的时节——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事变纪念日、烈士纪念日……这些热血铸造的日子提醒着我们,勿让英雄远去,历史须常看常新。真正的英雄主义精神,从来都不是仁人志士的个人行为,更不仅是纪念碑上的历史陈迹,而是与每一个人的生命涵养、人格提升息息相关,与我们的国家利益、民族存亡休戚与共。在这个特殊的九月,推出“国家荣誉青年楷模”系列报道,寻访英模家属、书写英雄故事、缅怀先烈英灵、激励青年志气。我们相信,只要对自由、尊严、高贵的人生价值心存向往,英雄的心灵回响就不会断绝……

  中国青年网北京9月30日电(记者 廖书曼 实习记者 贾学龙)“举行纪念烈士的国家公祭仪式,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进行这种超越意识形态的爱国主义教育。”今天上午,国家公祭结束后,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祝捷在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说。

  今天上午10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各省市、各地区、各部门也举行了多种向烈士墓敬献鲜花、网祭英烈、关怀慰问烈士遗属等活动。烈士纪念活动的高规格尚属首次,中国青年网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解析首次烈士纪念日举行国家公祭的重要意义。

  9月30日,中国迎来了首个“烈士纪念日”,广场气氛庄严肃穆。上午10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向人民英雄敬献了花篮。

  “重大节日承载着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共同记忆,是历史长河中的共同符号和基因密码,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凝聚民族向心力具有独特的意义。”国家行政学院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研究员张国玉对记者说。

  张国玉认为,人趋利避害的本性决定了对历史的记忆会有选择性,人们更愿意回忆、庆祝喜悦,而不愿反省、纪念苦难。但相较于铭记历史的辉煌,铭记历史的苦难更有助于创造民族新的辉煌。

  “在此之前,我们国家的‘国庆’、‘建党’、‘建军’节等大多都是通过庆祝喜庆来激活共同记忆和基因密码的,现在我们国家以立法的形式主动创建民族苦难日,确立9月30日为国家公祭日,一方面反映出我们这个民族植根于内心深处的自信和成熟,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高超的治理能力。”

  而此前,民政部部长李立国也曾谈到过在国庆节的前一天开展烈士纪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既能充分体现“国庆勿忘祭先烈”的情怀、突出国家褒扬烈士的主题,又能与党和国家领导人10月1日上午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等烈士纪念活动相衔接。

  “无论是个人的发展还是民族的进步,都要遵循先有苦难后又辉煌的发展路径。苦难和辉煌只隔一天,这也告诉我们,在遇到苦难时,只要能够坚持理想信念不放弃,哪怕再多坚持一天,就能赢得辉煌。而苦难和辉煌这两种情绪的反差也使整个民族和国家对历史的记忆更加完整和清晰。”张国玉说。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19584.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