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美句】这115个成语竟都出自这部“不朽之作”!

2018-07-04 06:26:32  阅读 115 次 评论 0 条

  【解释】: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解释】:北辰:北极星;拱:环绕。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解释】: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违心一致。

  【出自】:《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解释】:成仁:杀身以成仁德;取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出自】:《论语·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业;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出自】:《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解释】: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解释】: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出自】:《论语·公冶长》:“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载之。”

  【解释】: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出自】:《论语·季氏》:“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解释】: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

  【出自】:《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 刀。’”

  【解释】:器:工具。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出自】:《论语·魏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解释】:过:过分;犹:象;不及: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出自】:《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解释】: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年轻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

  【解释】:患:忧患,担心。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出自】:《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解释】:咎:责怪。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

  【出自】:《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 美矣,未尽善也。’”

  【出自】:语出《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 也。”

  【出自】:《论语·子罕》:“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出自】:《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 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出自】:《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解释】:苗:指庄稼出苗;秀:庄稼吐穗开花。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抽穗。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

  【出自】:《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解释】:名:名分,名义;顺:合理、顺当。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出自】:《论语·子罕》:“后生可畏”宋·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 而有待,其势可畏。

  【解释】:比喻即使对一个普通的人,也不能随意改变他的志向,也指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解释】:虑:考虑;忧:忧愁。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解释】:任:负担;道:路途。已:停止。担子很重,路很远,责任重大,经历长期的奋斗,死了以后才肯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出自】:《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解释】: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形容对它极为重视。

  【出自】:《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朱熹注:“《诗经·大雅·抑》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一日三复此言。”

  【解释】: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解释】: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解释】:贾:通“价”。善贾:好价钱;沽:出卖。等好价钱卖出。比喻怀才不遇,等有的赏识的人再出来做事。也比喻有了肥缺,才肯任职。

  【出自】:《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价)而沽诸?”

  【解释】:旧时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常用作事势所至,人力不可挽回之意。

  【解释】: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解释】:是:这个;孰:那个。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出自】:《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解释】: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出自】:《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解释】:驷:古时由四匹马拉的车;舌:指说的话。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

  【出自】:《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解释】: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出自】:《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解释】: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比喻名誉、信用、地位等完全丧失。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出自】:《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清·徐坷《清稗类钞·三十四》:“巡检作巡抚,一步登天;监生作监临,斯文扫地。”

  【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出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解释】: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出自】:《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解释】: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解释】: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出自】:《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朱熹 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

  【解释】: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解释】: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出自】:《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邓析子·转辞》:“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

  【出自】:《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 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出自】:《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 德报德。’”

  【出自】:《论语·子罕》:“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出自】:《论语·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解释】:天:天命,命运;尤:怨恨,归咎。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

  【出自】:《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出自】:《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释】:为: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指做学问态度要端正,也指做人要诚实。女:同“汝”,你。

  【出处】:《论语·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出处】:《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20202.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