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退学复读 应推进自由转学

2017-12-19 02:04:30  阅读 105 次 评论 0 条

  2013年9月,湖北武汉新洲一中邹英杰以664分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的精密仪器和技术专业。两年后,因对专业不感兴趣,邹英杰递交了退学申请,今年他再次踏入高考考场,以总分705分的新洲状元身份考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同样,邹英杰复读时的同班同学王琛琪,2015年9月以678分的成绩考入北大医学部,上学不到一个月,因所选专业不合适,选择退学返回母校就读。今年高考,王琛琪以681分的成绩再加上北大博雅计划20分额外加分,以701分的总成绩再次考入北京大学,准备就读数学或者信科专业。

  这两名同学通过选择退学复读进入自己心仪的学校、专业,这对于个体是一种个性化学业规划。他们这样进行规划,是因为我国大学没有健全、畅通的转学、转专业制度,才出现进了清华,还要选择退学复读,再参加高考报考北大,以及进了北大一个专业,要换另一个专业,也需要退学复读的现象。如果有健全的转学、转专业渠道,他们根本不必把春春耗在参加高考复读中。从扩大学生选择权,建立高等学校竞争机制出发,我国大学应探索完善自由转学、转专业制度。

  在美国,大学招生实行自由申请入学制度,与之对应,对学生的教学管理,实行自由转学、转专业制度。这样的招生和培养管理制度,让学生和学校的双向选择持续推进,这充分扩大学生的选择权,也促进大学竞争。在美国,一名在社区学院就读的学生,可以申请转学到名校。同时,社会在评价大学时,会用新生留校率作为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大学要吸引、留住学生,就必须重视提高办学质量,改善办学服务。

  相对来说,我国大学没有健全的转学、转专业制度,是因为大学录取实行按计划录取,每所学校在录取学生时是按额定计划,有学校录取分数线、专业录取线的,这样的录取制度,制约了后续的转学、转专业。国家教育部门对转学、转专业有明确规定,社会舆论也对转学、转专业很敏感,担心这成为一些有权有势者子女曲线进名校、热门专业的路径。前些年,湖南大学曝出研究生违规转学丑闻,社会舆论就呼吁要收紧转学、转专业。

  要建立健全转学、转专业渠道,关键在推进大学自主招生改革,要把招生自主权交给大学,由大学结合自身的办学定位,确立本校招生标准,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录取。如果实行这样的招生、录取制度,那学校可在任何时间段,接受学生的申请,为此也就可以接受学生转学申请。对于自主招生,舆论都明白其意义,但也普遍担心,这会不会制造招生腐败、招生不公,这种担心可以理解,但完全可以通过学校现代治理、建立独立的招生委员会、推进招生过程公开透明加以消除。自主招生改革必须加大步伐,而不能瞻前顾后。

  对于学生因对学校、专业不满而退学复读,有人建议,要加强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以便让学生根据兴趣选择大学、专业,这当然有道理,但是却有两方面现实问题。其一,我国目前的高考志愿填报、录取,给学生选择学校和专业的空间有限,学生只能拿到一张录取通知书,而不能像美国大学录取那样,一名学生可以拿到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再选择大学、专业,而且,由于不能确保自己被某校录取,在填报志愿时,学生明知道自己可能被录取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但为保证能被录取,而必须接受专业志愿调剂。

  其二,由于高考按计划录取,每分必究,因此,整个基础教育都采取升学教育模式,很难关注学生个性、兴趣发展。也就是说,很多学生在高考填志愿时根本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进大学后才发现对学校、专业不满意。要关注学生个性、兴趣,也必须改革高考制度,给中学自主办学的空间,另外,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会不断发展、变化,也要给学生持续按自己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的可能。

  总之,减少高分复读和上大学后退学复读,应该改革我国高考制度和大学学籍管理制度,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当学生选择权增加,我国大学就会改变目前不太重视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熊丙奇)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2025.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