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南昌6月27日电(记者 秦海峰)今年以来,江西省萍乡市组织全市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广泛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宣讲活动,活动组织了多支宣讲“轻骑兵”小分队深入农村、企业、学校、部队、社区、集市等地,通过经典诵读、好人故事汇、现场访谈、互动交流、文艺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大道理变成小故事、大宣讲变成小课堂,用朴实的语言和感人的事迹感染着在场的每名观众,传递着社会正能量和传统美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形成了“我推荐、我评议、我争做、我宣讲”身边好人的浓厚氛围。
“桂芝,如果你不嫌弃,就让我照顾你一辈子吧”。日前,在一场宣讲活动的现场,中国好人彭奠国36年无怨无悔,倾心照顾瘫痪妻子的故事感动了现场的每一位观众,一场十多分钟的现场访谈下来,全场数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很多人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萍乡市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身边好人的亲身讲述、现场访谈和互动交流,用群众身边看得见、学得到的凡人善举,宣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和孝老爱亲的道德品质,不断提升群众道德素养,构建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
这种形式的宣讲也深受观众好评,不少观众点赞称:这些好人的故事就像一本本心灵教科书,唤起了良知。相比从媒体上看到的好人故事,这样的亲身讲述更具感染力,不仅有“温度”而且更显“深度”,听完他们的故事,心中有种想赶快做善事,并鼓励家人一起做的冲动。
为什么要做志愿者?怎样把日子过得更红火?日前,在上栗县蕉源村,华灯初上,中国好人李红家里的小院早已被村民们围坐得满满当当,在他的鼓动下,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表着自己的想法。
“面对面”才能“心贴心”,深入浅出才能深入人心。对于基层一线的工作者、劳动者来说,那种念文件、读报纸等严肃单调的宣讲形式,极易让人产生枯燥感和距离感。把宣讲从室内搬到室外,从讲台搬到田间地头、广场工地,在人群之中,在百姓面前,身边好人和道德模范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振兴等主题,通过这种面对面,拉家常式的宣讲,让大家坐得住、听得进、记得牢,真正做到了入耳、入脑、入心,切实打通了理论宣讲的“最后一公里”。
“我一个星期要做两次血透,隔一天要打一针,每天还要吃一大把药丸子,他们都说你身体都这样了,还在玩命工作,图啥呢?”我说:“不图啥,为的就是对得起自己喜欢孩子、热爱教育的初心。”中国好人晏玉萍用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声情并茂地为大家讲述了一桩桩、一件件自己身患重病、难舍讲台、呕心沥血、教书育人的故事......
众多中国好人和道德模范通过讲述自己的亲身故事,生动而真实地展示着平凡人的故事和感情,再现他们的亲身经历、真实情感和道德认知,将抽象的核心价值观念变成鲜活生动的故事,讲出了真切的道理,讲出了真挚的情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春风化雨、沁人心田。活动现场,观众们纷纷说道:“以前总觉得这些中国好人、道德模范离我们很远,今天才发现,其实好人就在我们身边。”
在中环北路项目施工工地上,宣讲团利用下工到晚餐的半个小时休息时间为工人们现场宣讲。
不求场面大、时间长、听众多,一个主持人,两三个话筒,四五个节目,半个来小时,体小身轻,灵活机动,行动迅捷。不需要会议通知,更不需要舞台会场,无论是工地田间,还是城乡广场,无论是几十人,还是几百人,群众围成一圈就是舞台,往那一站即可表演。这种“微宣讲”的模式不挑地,不误时,很受老百姓的欢迎。
由于队伍小,主题统一,形式简单,这套宣讲方式非常便于复制推广。目前,萍乡市已成立了多支宣讲小分队,深入到社区、村镇、工厂、学校、医院、工地等全市600多个新时代传习所进行宣讲,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强大合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