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电影《那些年》之后,这些年出了一堆的所谓校园青春电影,为掏这帮在2000年左右成人的中年人的腰包,很多片子反映的也是那个年代的青青,那个年代的校园。
桃总对1997-2000年左右的物与事,总是比其它时候好像更记得一些。所谓16岁的花季,17岁的雨季,毕竟谁没年轻过不是。
1996年,16岁的郁秀写下《花季·雨季》,成为国内青春文学发端的标志性事件。而到现在已经20年过去了。
当时流行的女作家还有卫慧、棉棉。这些上海女人当年写的字,现在放哪个平台都可能不给过。
出版社是海天出版社,拜传销组织所赐,他们有一本更有名气的书:《方与圆》,其实这本书本质并不坏,用现在的话来讲,非常正能量,作者丁先生也是最早最成功混励志圈的人物。
那个时候没有互联网,只有网吧。所以需求那么大,出版业这么景气也是应该的。
这本书还拍了电视、电影、甚至改编漫画,就差没做游戏了,自发性的周边也不少。用现在所谓影视IP的叫法,是不是也算掏空到极限了。
概念也是做到透,高中生写的作品,主题关键字有特区、金钱、户口、流水线、青春期。
书中还有学生热衷炒股,这个一看就是当时的本地人;另外还有个书呆子的偶像居然是雷震子。
桃总记得,那个时候是学校组织去看这部由小说改编的电影的。实际上原著的话大家早就翻的差不多了,所以相反对电影印象不深。组织放映嘛,自然与录相厅的《古惑仔》系列没法比。
李晨可能是童星出道里面唯一没长残的一个。他在里面演一个喜欢打蓝球的帅哥,和他现在一样,优点缺点都是不够坏。
还有判若两人的颜丹晨,其实她演的这个学习委员谢欣然,并不让人讨喜,根正苗红的角色一般都这样。
事过境迁,这样的小说,这样的电影,在任何时候都算是平庸的,但,如果它一旦占据了当时,那批正处花季雨季的少年心中,那就不得了了,就成了情怀了。你看50后的大爷大妈,不也一样心心念念他们少年时的事物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