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人生就是这样,每个人尽最大的努力生活,但获胜规则是另外定好的,只有真的有人获胜以后,才能去猜测规则是什么。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关于
我是一个网络媒体人,近期陷入了一种莫名的情绪中,一周总有那么几天处于崩溃的边缘。突然感觉生活毫无意义,然后号啕大哭,而且有时这种情绪来得非常突然,有时候是白天工作时,有时候是晚上回家路上。不时在想,到底我活着是为了什么?
工作上,我从一个二三线城市转战到上海,压力大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很难再从工作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随时爆发,很想骂人,看着一篇篇根本不知道在说什么的稿件,往往要深呼吸几次,才能正常跟编辑讲话。与市场部的博弈也让我筋疲力尽,我很多时候真想跟他们说,真是滑稽,都想着拿到客户的单子然后把压力转嫁给内容部,那要你干吗?客户说这个,客户说那个,你们到底长不长脑子。
网络在飞快转变,从PC到移动端,我不知道我从事的PC端的未来到底在何方,在转型的时代,我的未来又在哪里。
生活上也不如意,离异快一年,30出头的我想要一场平和的婚姻,但是用罗胖子的一句话,“这是一个用机关枪在闹市里连续扫射两天,也绝对不会误伤一个好男人的时代”。在这个社会,在我的周边,我根本看不到未来,虽然我希望有个好的未来。
我没有梦想,没有前进的动力,无法取悦自己,很多时候我甚至想,要是有一场天灾人祸就好了,那我就可以不用这么苦苦挣扎没有目标地生活。 我明白这不是一件好事,很想做一点其他事情来摆脱这种情绪,于是瑜伽、阅读、忙碌,可是,很难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情,即使做了,也成效不大。
在专栏中我没有放弃问答回信这种方式,因为我认为“对话”是人与人最古老、最直接、最具体、最平等的一种交流。人类早期最质朴的道理,都是通过对话来呈现的。苏格拉底进行哲学思考的方式,就是在雅典城随意拉一个人开始聊天,不断提问和反问,因为他相信“理性”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任何人都可以运用理性进行思考,他做的,无非是激发“理性”的浮现和使用。
那么就让我们来聊聊天吧。我早已过了从回信中证明优越感的阶段。一对一的回信,可以让我深入到生活里最微小的枝丫,看见具体的人与具体的烦恼,然后去审查“道理”的适用性,去更接地气地思考,以及学会谦卑。
锦衣玉食的印度王子痛苦地追问“活着有什么意义”,然后走入树林,成为佛陀。而如你,如我,如许多人的“突然感到生活毫无意义”,只是因为得到的不够多:没有足够好的工作,没有足够高的收入,没有足够痴情的爱人。一旦我们得到所期望的,心情立刻就会像一大杯可乐在冒泡,会情不自禁地赞美这是一个“wonderful world ”!所以,这个世界可不可爱,取决于我们能从中挖出多少蜜糖来。
我恰好也曾是互联网媒体中的一员,互联网变化快,发展迅猛,竞争充分。站在这样一个快速转动的车轮之上,一个人难免会焦虑。不止是你,许多人又何尝不是硬着头皮,在车轮之上飞快地踏着脚步呢?我的一个前同事说,工作几年后,时间以季度翻篇,半年眨眼就过,有些以为是去年的事,其实已经前年了。这是被绩效考核鞭打着的职场人的常见体验:生活被扁平化为一个个季度报告,时间则被一个无形的黑洞吸走了。即使是这样,仍有如影随形的危机感:永远有新技术、新趋势、新浪潮,后面还有一班年轻的天才在追赶。
我想对你说:“放自己一马!”这么说,一是出于务实的考虑:适当的焦虑能让人更好地存活下来,但过量的焦虑则会损坏正常功能,换句话说,会让你的工作结果更糟糕,而更糟糕的结果又会让你更焦虑,如此恶性循环。
如果你已在职场中尽了全力,那么下一步紧接着的,就是接纳自己可能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别着急,我没有埋汰你的意思,80%的人都只是凡人,在职场上做成不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过度消耗自己,从长远看也于事无补,还不如心平气和地持续努力来得有效果。自己不焦虑时,看别人也会更顺眼。无论天赋高低,一个人可以摸索和培养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样不管面对怎样的怪同事和怎样的行业变化,都能做好自己的那一份,有一口饭吃。
放自己一马,还有务虚的考虑:你有阅读的习惯吗?中国大人最奇葩的一点就是孜孜不倦地给小孩买书,自己却从来不看书,因为“无法集中精力”。“无法专注”可能是现代人最普遍的症状,令人遗憾。我其实建议职场人多阅读文学类的书籍,为什么?因为职场是高度标准化的,被这种标准不断苛刻要求,不难受的才不是人。文学是“去标准化”,是还原人的参差多态:不管是大人物还是小龙套,他们的喜怒哀乐都被平等地审视,即使是“失败者”,也有一千个“失败者”的样子。
职场是一个游戏规则,就像农夫种地不能脱离节气的规律一样,你不得不遵守游戏规则,但你不是游戏规则本身。无论你在职场上如何被评价,你的快乐与悲伤,你的历史与选择,都是唯一的。所有的外界标准,都不能抹杀这份独一无二的价值:“我”对我自己是如此有价值,因此,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视我自己。那么,我偷偷爱着一个人,是重要的;早晨小区里的小狗舔了我的手,带来的湿润感,是重要的;下班路上看见一朵形状奇特的云挂在树上,那种愉悦,是重要的;今天煎蛋想起了小时候的回忆,是重要的;前天晚上在梦中又哭又笑了,是重要的;在微博上创作了一首只有几百人阅读的小诗,是重要的;和朋友一起喝啤酒吃烤串侃大山,是重要的。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我”的价值多样化,没那么扁平了;意味着“我”可以更轻松地看待一根标尺的意义,无论这标尺在别人眼里有多么严重;意味着“我”看到了立体的自己,也看到了立体的别人。
我坚信热爱阅读和文学的人,幸福值更高。文学不是逃离现实的迷药,文学才是无限接近真实的是让“朝菌”看见“晦朔 ”的那种真实,让“蟪蛄 ”看见“春秋 ”的那种真实;是让 “我”不再在狭窄的通道里一味愤怒与自怜,在庸常里看见大海的那种真实。
我真的没法像《杜拉拉升职记》那样给你规划一个宏伟的蓝图。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换来的有限回报,不是弱者,反而是智者的做法。我们要赚取存活于这个世界的资本,但我们也不能物化自己。哪怕别人如此对待我们,我们也不能允许自己这样做。在婚恋上也是如此,无论别人有多少理由,也不和自己不喜欢的人在一起。
生活有诸多不如意,漫长的一生,我们必须不断成长,同时也要学着接纳和爱惜自己,哪怕,我们不那么成功、不那么完美。想象一下,“我”也可以是文学作品里一个生动的普通人,偶尔焦躁,但也能找回平静;偶尔厌世,但也能感受到活着的喜悦;偶尔随波逐流,但还能骄傲地坚持。最后,就算全世界都下着苦瓜雨,“我”也可以送给自己一只小蜜罐,然后像一只熊一样,锲而不舍地把熊爪伸进去,把蜜糖搜刮得干干净净。
时间管理对于忙碌的职场人士来说是很重要,尤其是上班的第一个小时,它会影响一天其他时间的心态和生产力水平。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利用上班第一个小时呢?看看成功的人在上班的第一个小时会做的12件事。
上班的第一个小时非常关键,工作的第一个小时,会影响一天其他时间的心态和生产力水平。成功的人明白控制他们早上的重要性,也知道如何聪明地使用他们。这些人能除去在上班第一个小时的噪音,关注真正重要的事情。多年的时间,成功的人会意识到许多事情是可以等待的,而有些是不能的。
美国的职场专家Lynn Taylor分享了成功的人在上班的第一个小时会做的12件事。
花点时间看看大局非常重要。当开始工作时,人们很容易冲进去,只是做。但是成功的人为了更好列出重要事情,会看看更大的目标。
成功的人会在上班开始花几分钟考虑,他们的职业或者业务应该朝哪发展。很少有人花太多时间在问一些low的问题上,更别说清晨他们的大脑保持清醒的时候。但是追求战略清晰是一个有价值的目标。若你不知道要去哪儿,你不可能到达目的地。
你不想在早上的第一件事就让你喘不过气,但是快速看看你的要做事项列表和日历,知道今天要做什么,是重要的。错过任何早会或者截止日期可能会带来紧张,而且可能毁了你整个一天。
没有计划,你不能聪明地使用时间,但是计划一定是可调整的。早晨是最好更新你日程的时间。
隐隐约约的困难项目常被搁置一边。第一件事就是要处理你如何面对困难的项目,这样这些困难的项目就不会缠绕你一天。
成功的人知道时间就是一切。如果你需要解决和同事或者老板的冲突,别把这个作为第一件事。你的同事来工作时,很可能不堪重负。所以你要等几个小时,直到每个人都放松的时候来处理,一般是午饭之后。
写要求有条理。研究发现意志力在一天的开始,早餐后,到达巅峰。就像肌肉,在一天的过程中,当你对分心和难相处的人进行反馈,意志力因为过度使用而变得疲惫。一天的第一个小时是最好的时间,你可以一份精心设计的email向一个新客户介绍自己,也可以是方案,或者回报营销材料,或者甚至是一篇专栏文章。
成功的老板和员工在意他们的团队,而且首先他们会问候他们。这种问候也表明同情,而且自然地建立和谐氛围和友情。这也是他们一天的第一个小时所为,你的行动对于其他人的态度和生产力有特别的影响。
职场有一个著名的指导,就是早上千万别检查邮件。这是有道理的。你希望以积极的方式开始一天,不是被动方式。但是可能99%的人都会上班就检查email。方法就是瞥一眼,别陷在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里。
最新的头条,或者办公室戏剧会引起人们分心,无论你有多定见。当好奇心变得势不可挡时,本质上专注的专业人士知道什么时候他们正在让自己游离。
在一天第一个小时不去做的最重要事情是召开会议,除非这件事要求你每一秒的专注和集中。最好把会议安排在能量水平较低的时刻,很多人是中午。当你感到最被激励去处理项目的时候,做那些要求定睛在高能量水平的项目。很多人感觉早上精力充沛和更有冲劲。
Taylor认为成功是一种心态,如果你介意早上首先做什么能成功,你可能会重新审视这些优先项,而且继续在任务上。每个人都想自己是成功的,成功的人往往有极高的生产力。那么要做好一天的时间管理,从做这些事情开始。
中午我下班回家的时候,路过南锣鼓巷的教堂前的工地,一个奶奶正在树下哄孙子看挖掘机挖土,孩子对奶奶说“奶奶我长大以后要开挖掘机!”奶奶厉声说“开什么挖掘机,没出息!”我匆匆而过,不知道后来老奶奶怎么劝说小孙子放弃开挖掘机的梦想的。午睡结束的小侄女跟我说“要是我能一辈子看书就好了。”我说当然可以了,出版社有个职位是审阅、图书馆有图书采购录入、甚至有一种撰稿人就叫书评人,这些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看书。小侄女雀跃不已的说“世界上还有这么美好的工作呢!!”
回到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事,我在网上回答“怎样在一年之内赚到15万”的问题,列举了我身边很多例子,很多人回复说“这些我也会,但是会很累。”我回头问我身边的这些朋友,他们却不觉得累,我问我妈,她给我读了一个她在微博上看到的故事“马和驴听说唐僧要去西天取经,驴觉得此行困难重重,便放弃了;而马却立刻追随而去,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驴问:兄弟,是不是很辛苦啊?马说:其实在我去西天这段时间,您走的路一点不比我少,而且还被蒙住眼睛,被人抽打。其实,我是怕混日子更累。”我妈说年轻的时候,我嫁给你爸,很多人说他太穷了,当农民太累了,过日子多累。可是一转眼我们有了车,有了房,养大了两个女儿。日子怎么过其实都是一样的时间,你心不累,过日子就不累。
有个朋友想环游世界,成为一名作家,他努力的学习外语、阅读各种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介绍的书、看各种世界各地的旅行纪录片。我大一的时候去电器卖场打工,他却考导游证,去旅行社打工,这么多年过去了。他成了一名旅行体验师,他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环游世界。真实的人生就是这样,每个人尽最大的努力生活,但获胜规则是另外定好的,只有真的有人获胜以后,才能去猜测规则是什么。这并不影响大家的努力程度,游戏的重点是过程中的快乐。
我负责《创业,生与死》的时候,很多人问我,你们为什么要出一本创业失败的例子,谁不想创业成功,谁也不会买一本创业失败的书。我自己其实也不懂,但是等我真的把这本书读懂,我才明白,作者是想通过这本书告诉别人那些不会成功的规则是什么,让创业的人回避这些会导致失败的规则。
只要仔细的观察、分析、总结、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希望的职业。我买个什么新的东西,都喜欢阅读说明书,我个人认为说明书是对相应商品做好的注释,拿到一本书我也是先看导读。这可能跟我性格有关,我做事之前也是这样,先搜集资料,然后查找相关的案例,再找以前做过的类似事的人请教,差不多想明白个大概其,我才行动。我爱人觉得我这种性格的人不适合发明创造,当不了科学家,因为如果前面没人做过,我找不出大概的规律,我就很焦虑,直接影响办事效率。我自己也认同这种观点,我想如果我做发明创造类的工作,肯定会很累。幸好我做出版运营,这个工作有很多可借鉴的规律,我又掌握一些规律,所以我花时间,精力就有回报,这些回报让我很有成就感,很快乐,因此很多人觉得你负责这么多书,是不是很累呀!我自己却一点都不觉得,反而有很多自由的时间可支配,能做工作之外的我有兴趣的事。
也有很多人认为职业之所以影响生活方式是因为收入的问题,有的职业挣钱少,会影响生活品质。有一次去桐尔美做护理,同去的大姐劝美容小妹换个工作,当美容师没什么发展,挣的也不多。我赶紧把大姐拦住,人家桐尔美的老板总店分店的开,有了孩子保养的还像小姑娘,人家就是美容师,咱俩谁比她挣的多。无独有偶,我去马场骑马,一美女问帅哥驯马师为什么做这行,这么脏,这么累。帅哥笑笑不回答,服务员接话说“钱多呀!”我说“那你怎么不做驯马师?”服务员说“我不会。”跟马场老板聊天,老板说帅哥驯马师家境贫寒,喜欢马,但是家里养羊才能维持生计,初中毕业去伊犁畜牧业学校读中专学兽医,课余给牧场兽医打下手挣学费。毕业以后,老板花重金从伊犁挖到了北京。360行,行行出状元,把什么干好了都挣钱。做自己喜欢的事,兴趣大多琢磨自然就干得好。
其实我们在选择职业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我们到底在选择什么?很多人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其实是不敢去分析自己想要什么,甚至懒得分析自己想要什么。他们怕真的分析出来了,还要花心思去学习,去努力。于是得过且过,其实内心的无知与迷茫更累,更让人颓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侧面的也选择了生活方式。如果你不努力过想要的生活,那可能就得花时间应付不想要的生活。
以上就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推荐的关于职场励志的文章精选3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