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奖得主们pk青春治愈系小鲜肉

2018-07-15 18:39:53  阅读 128 次 评论 0 条

  “2015上海书展”已经进入倒计时,参加书展活动的近千位中外作者、学者和各界人士中,有90后的少男少女,也有四五十岁的中年作家,还有接近耄耋之年的老一代学者,可谓集齐了老中青三代。除却王蒙、金宇澄、陈丹青等大咖,还有两批人也收获了不小的关注。一批是鲁迅文学奖得主,还有一批是90后的青春治愈系作家。

  曾当过农民、矿工和记者的作家刘庆邦凭借着电影《盲井》被大家熟知,而这部获得第53届柏林电影艺术节银熊奖的电影正是改编自他的小说《神木》。他的另一部短篇小说《鞋》则是获得了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这次带到上海书展的新作是《黑白男女》,“我是从底层出来的平民。”刘庆邦声音有点低沉。正如他说的,这本新书贴近现实,贴近生活,写了一次矿难之后,失去家庭顶梁柱的孤儿寡母面临的生活和情感的重建。尊严温暖的平凡人生总会打动很多读者。

  作为媒体人,陆春祥靠着业余时间进行创作,《病了的字母》让他获得了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这几年潜心研究古代笔记的他这次带着一本充满风趣的《笔记中的动物》到了上海书展。谈到出版这本书的缘由时,陆春祥说:“读完笔记,我的习惯是要做一些笔记,发现动物类的比较好玩,就集中先出版了这本。”从古代人眼中探求动物与人的关系,印证当代,揭露人性,陆春祥做的就是这件事情。

  凭借中篇小说《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拿下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的孙惠芬一直专注家乡农村人问题。这次的《后上塘书》和2004年出版的《上塘书》手法和内容有巨大的改变,但是其根源却是一脉。“《上塘书》的结构重在地理,《后上塘书》的结构重在心理,我在新书中更注重乡下人对自我身份的迷失和寻找,对他们最初的那个初愿和本我的寻找。”孙惠芬说出了《后上塘书》的着重点。她笔下乡村女人的困境也是中国女人的困境,不管是乡村还是城市,欲望是人得以活下去的基本动力。

  利用学习间隙写作的卢思浩已经出版了两本书:《你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和《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90后的他用青春治愈的风格获得了一大群读者,带着百万销量的历史后,卢思浩结束7年的留学生涯回到中国,随行的还有新书《离开前请叫醒我》。他在上海书展的签售现场排队长达100多米,绝大多数都是90后的学生。“生活不只有虚拟世界,我想叫醒装睡的年轻人。”这本“鸡汤”是卢思浩结束学生时代的告别,也是对同龄人的寄语。

  苑子文和苑子豪两兄弟有着北京大学最励志双胞胎的称号,两个出生于1993年的大男孩曾出版了《愿我的世界总有你二分之一》。主打青春励志牌的哥俩带着新书《我们都一样,年轻又彷徨》来到上海书展友谊会堂二楼,能容纳近千人的场地居然座无虚席。“一共20个故事,前10个是弟弟写的,剩下的是我写的,希望这些故事能和更多人达成共鸣,陪你走出彷徨。”腼腆的苑子文说出写书的初衷。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21187.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