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冲刺看名师如何为考生支招

2018-07-23 02:14:20  阅读 107 次 评论 0 条

  离高考还有40多天,如何在复习时做到事半功倍呢?昨日,记者采访郧阳中学、市一中、东风高级中学的高三老师,请他们为考生最后冲刺提出学科复习建议,助学生踢好“临门一脚”。 ■记者 张贞林

  当前,高考复习备考已进入冲刺阶段,对于语文学科,给出“三位一体”的备考建议,供大家参考。所谓“三位一体”,是指考生要身兼命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三种角色,实现复习备考效率和高考成绩的最优化。

  首先,考生要站到高考命题人角度,了解高考的理论政策依据。以习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坚持”和“四个服务”作为基本遵循,高考命题聚焦“立德树人”,凸显价值引领,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实现“四个正确认识”。与此相联,还要研究高考考试大纲,研究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研究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分析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和风格,熟悉常见的命题陷阱。

  第二,考生要坚守学生和答题人的本职,对重难点再强化,切实提高复习效率。要努力培养阅读关键能力,在阅读广度、数量、速度上下大功夫,要全面培养阅读能力、文学素养和思维品质。培养阅读论述类文本的逻辑论证和批判推理能力,培养阅读实用类文本的信息处理和超文本阅读能力、文学审美鉴赏能力。

  要注意规范答题,包括表述规范、书写规范和文章的文体规范、布局规范。要继续坚持语文的学科积累,有语言基础知识的积累,有自己薄弱环节的相关积累,有作文素材积累。作文备考,要大胆追求高分,要细致研究高考作文评分等级中的发展等级,对照自己的作文状况,努力找寻切合自身特点的发展等级方向,打造亮点,冲击高分。

  第三,考生还要进入阅卷人的角色,研究阅卷老师评分的规律,研究参考答案的要点布局方式,强化得分点意识。如文言翻译的关键字词的落实,文本阅读主观表述题的不同思考作答方向,主张主观题作答要点前置。

  最后,考生要注意展示自己积极奋进、青春阳光的中学生形象,大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赢得阅卷老师的认同与欣赏,这样自然会获得一个更好的阅卷评分结果。

  第一,调整心态,树立信心。最后一个月,考生总会出现一些紧张的现象,甚至焦虑、失眠,从而严重干扰了考生的复习,因此考生要以平常心对待高考,学会发泄不良情绪,摆脱外界的干扰,注意劳逸结合,切忌疲劳战术,以免陷入心情烦躁的状态之中,从而影响高考的信心。

  第二,找准目标,制定计划。到了最后一个月,老师引导的第一、二轮复习已经结束,到了查漏补缺的阶段,因此,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准自己的薄弱环节,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认真执行。成绩好的考生,可以做点难题,在压轴题上下一点功夫;成绩中等的,应主攻概念、方法、计算等;成绩较差的,应主要复习概念、定理、公式等基础知识。

  第三,回归课本,注重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照考纲,结合课本和第一轮复习的参考书,重温教材内容,力争能再现重点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特别要注意提炼过程中所产生的数学思想方法;要理清高中数学的知识主线,掌握知识结构,熟记概念、定理、法则、公式、结论及常考的知识点;要做透课本中的典型习题,研究课本题的变式题,并在课本中寻找高考题的“影子”,以不变应万变,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第四,重做错题,温故知新。在这个阶段,要重温所做过的模拟题,通过列双向细目表,对高中数学知识板块明晰于心,重点板块中的重要知识点及方法要进一步熟练。针对每一个知识点,要弄清楚是百分之百掌握,还是似是而非、模棱两可,或者完全不会。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彻底理解、巩固百分之百掌握的试题;抓紧时间分析似是而非、模棱两可部分的基本概念、解题思路,进行强化训练;对于完全不会的部分,应该因人而异:基础好的学生及时请教老师、同学,力争有所突破;建议基础较差的学生撇开这个部分,重点放在前两部分上,这样可以减少复习任务量,也可以少一些焦虑情绪。

  第五,真题模拟,适度练习。在这一阶段,每天保持适量的练习也是必要的。建议考生做近几年的高考真题。通过做真题,达到巩固基本知识、把握基本方法、熟悉基本技能、训练解题速度、提高解题准确率的目的。基础好的考生应多解综合型题,基础比较薄弱的考生还是应以基础题为主。

  第六,强化规范,提升能力。通过模拟训练,对照参考答案,规范答题,避免在考试中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考生要能准确使用数学语言和数学符号,做到说理清楚,准确规范;要通过全真模拟考试,加强应试能力的训练:对于压轴题,要勇于探索,若实在做不出,也不能泄气,要学会放弃,尽量不影响解题的节奏,不影响考试的心情。

  建议考生精听近5年英语全国I和II卷听力。试听时调整心态,沉着冷静;读题时,快速浏览,预测考向;初听时,捕捉主题,抓关键词,必要时做笔记;复听时,侧重难点,抓住漏听信息;做选择题时,注意逻辑推理,当机立断。

  阅读题非常重要。考纲要求阅读理解的四篇文章总词数不少于900个,体现三大主题: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题材范围较广,涉及故事、社会现象、文化活动等。在最后的冲刺训练时,需要同学们能做到回归文章本体,切忌在读完后凭个人大体印象和零星感觉答题。方法如下:正选项中关键词直接呈现或用同义词替换的方式呈现,这时请根据题干中设问缩小审查范围,用同义转换定位正确答案;错选项常常会通过以偏概全、偷换概念以及无中生有的方式,干扰同学们的选择判断。总之,阅读冲刺训练每天都要进行,且必须限时(每篇7分钟)。建议阅读训练可选近5年高考真题的全国卷与北京卷。

  逻辑思维素养看七选五。七选五的体裁以说明文和议论文为主,对于夹叙夹议的语篇,既然是考逻辑,依托固定的设空位置和考查方向。掌握这两项,解决七选五并不难:确定文章体裁,理清基本结构(一般为:总-分-总结构);观察留空位置,明确段首、段中和段尾各处功能;判断待选项和相邻句之间的逻辑联系;查看待选项中的代词和名词能否指代相邻句(尤其注意有无单复数);利用语法时态把握合适的前后语境;采取试错法甄别个别干扰较强的待选项。在冲刺阶段,同学们不要盲目训练,请在做完甚至做对后梳理文章脉络,真正看清前后语境连接的关键点。

  全国卷中的完形填空多以励志小品文为主,传递真善美的正能量。在冲刺训练阶段,注意回归考纲词汇,注重词义识别、短语搭配、熟词生义。在15分钟限时训练结束后,总结本篇考查的正选词汇和干扰词汇。

  语法考查看细节。虽然语法是复习重点,而且语法填空和短文改错是高考里的得分项,但同学们失分多见于“不看语境,就词变型”及“拼写笔误”这种所谓的“低级错误”。同学们在冲刺阶段的训练要注意提醒自己从文意的角度填词,并着眼基础词性转换和动词时态变型,将自己容易写错的词汇收归到纠错本上。

  全国卷的写作强调英语的语用能力,考查方式就是各种书信,在新时代,更是要求学生在用外语了解世界的同时,运用中国元素,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自信。在备考冲刺阶段,同学们要清楚记住应用文体裁里各种时间和地点的表达方式,能熟记请求、建议、通知、感谢的各种固定句型,注意中心句和补充点相得益彰,扩充几个中国传统文化话题。

  做好回归考纲、回归真题、回归教材。回归考纲,并不是把所有考点都过一遍,而是把考纲当中的高频考点再梳理一遍,不仅要知道考点是什么,还要知道考点怎么考。那就要回归真题,把近五年的全国卷高考大题再做一遍,思考高考怎么考;同时要回归教材,结合时政注意教材修改的部分,如对经济生活中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等加强复习。

  比如《生活与哲学》,从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基本上都是小切口,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社会历史的主体”、“意识的作用”等,这种小切口的题目就需要同学们不仅掌握世界观、方法论,还要能结合材料进行具体分析方法论在材料当中的体现。关注时政,尤其是十九大报告和2018年两会。关注时政并不是去猜题,而是把相关时政了解清楚,当时政作为材料出现时心里不紧张,能够从容应对。那么2018年高考备考中,尤其要关注一些“首次”出现的新现象,比如把建设魅力中国写进党章、写进宪法等。还要关注一些十八大以来的常考点,比如科技创新、文化强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

  提升学生考试能力,向规范要分数。建议对试题的难易度进行适当安排,不能全部是难题,也不能全部是简单题,文综三科也要协调。还要高度重视各种细节,注重答题规范,比如开考前5分钟一定要浏览试卷,确定试卷的难易度,适当安排做题顺序等;结束前15分钟一定要提前把选择题的答案先涂在答题卡上;卷面整洁、字迹工整也很重要。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2195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