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听过小丑的恐怖故事为什么你也会被那张脸吓得头皮发麻?

2018-07-24 05:30:25  阅读 132 次 评论 0 条

  红白条纹服饰、黄色工装裤,一头红色的摇滚爆炸头与龇牙咧嘴的招牌式灿烂笑容。

  他把自己的脸刷白,画上顽皮的大红唇为象征的滑稽面部表情,穿上怪诞的服装,在复活节的哑剧舞台上首次展示了这个形象。

  果然,夸张的形象一经露面就让观众捧腹大笑,格里马尔迪的表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小丑元素的一股潮流风尚自然也从美国百老汇的哑剧舞台,吹到了更加平民化的马戏团中。

  1966年,麦当劳采用当时大火的电视节目Bozo Show中的小丑形象作为品牌吉祥物,并将其命名为Ronald McDonald。

  然而一部分小朋友打小就莫名地对笑脸常开的麦当劳叔叔产生厌恶与恐惧的情绪。

  根据曲线图发现,随着实体与人的相似度提高,人类对其好感度先升高到一个峰值。

  这个理论最初是用来描述人们对机器人外观的反应,从而调整其外貌,达到符合人类审美的标准。

  这就很容易让人们出现认知的失调与矛盾,从而产生无以名状的恐惧等负面情绪。

  2009年普林顿大学的葛赞法教授给一组长尾猕猴展示了不仿真、仿真、真实的三组猴脸影像。

  实验发现在一定时间内,实验猴子对仿真组的影像视觉停留时间是最短的,而不仿真组与真实组的实验数据接近。

  三年后他有分别给6、8、10、12个月大的婴儿展示了人类真实面孔、恐怖面孔和极逼真面孔。

  这也解释了为何一些尚未理解小丑符号的小朋友,从小就“另类”地对麦当劳叔叔表现出恐惧。

  例如电影《史瑞克》在制作的时候,设计师就刻意降低费安娜公主的皮肤真实度。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常在慈善会等公开活动上扮演自己设计的“坡格”小丑形象。

  他利用工作的关系,先后拐骗了至少33名男孩或青年男性,进行性侵并残忍地杀害。

  而2016年在西方国家街头广泛爆发的小丑恶作剧事件,则进一步将小丑恶魔化的形象从影视作品拉到现实生活中。

  他们手上拿着伤人的利器,发出恐怖的笑声,突然朝下车查看情况的人奔跑而来。

  这样的恐怖事件最初起源于美国,很快也蔓延到欧洲、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国家。

  人们对于小丑的恐惧也像病毒般迅速蔓延,由此直接诱发了“小丑恐惧症”的心理现象。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这种“去个性化”的心理状态更容易导致暴力和反社会行为。

  因此许多喜剧演员卸下妆容恢复正常人的生活,性格往往表现出于舞台上截然相反的一面。

  对于大部分的恐惧症而言,恐惧其实并没有实质性的伤害,而是一种强加给自己的内心顾虑。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22104.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