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专题|华师名人名家的父子故事

2018-07-25 07:32:57  阅读 123 次 评论 0 条

  国学大师钱基博、革命领袖恽代英、中国图书馆学之父沈祖荣……,华师历史上这些耳熟能详的名人名家,同每位父亲一样,对儿子的成长倾注心血。父爱如山,每一对父子都有一段令人回味无穷的故事。

  古今父子皆为大师者十分罕见,钱基博与钱钟书便是这样一对父子。钱基博(1887年-1957年),字子泉,号潜庐,著名的古文学家、文史专家和教育家。1946年受聘于我校前身华中大学,直到1957年病逝。建国后,他将5万余册藏书全部赠给华中大学。1952年,他又把历年收藏的甲骨、铜玉、陶瓷、历代货币、书画等文物200余件,捐赠给华中师范学院历史博物馆。

  对于儿子钱钟书,钱基博是出了名的严父,不惜饱以老拳。据文史作者孔庆茂著书:“钱钟书出生后就出嗣给伯父钱基成,伯父对他采取放羊式教育,每日上半天玩半天,逐渐染上了晚起晚睡、贪吃贪玩的坏习惯。钱基博想惩戒儿子,又担心兄长不满,遂提出让钟书进入新式小学读书。钟书没有学数学,进入小学后跟不上班。钱基博为他恶补数学,可儿子就是不开窍,气得他拧儿子的皮肉,用以惩戒。”

  1920年,伯父去世后,钱钟书由父亲直接管教,他才思敏捷,只要静下心来读书,几乎是过目成诵,一旦与伙伴们玩耍时,就信口开河,臧否古今人物,钱基博便为他改字“默存”,告诫他少说多做,以防口生祸端。1923年,父亲赴清华大学任教,钱钟书已考上桃坞中学,检查课业时,父亲始终对他的作文不满意,要求钱钟书“单日作诗、双日作文”,他从此大量阅读,渐渐可以代父亲写信,由口授而代写,由代写信而代做文章。

  1929年,钱钟书考入清华大学,就读外文系,父亲钱基博已因病回南方,任教圣约翰大学。父亲时常写信给儿子,“做一仁人君子,比做一名士尤切要。”还希望钱钟书能“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我望汝为诸葛公、陶渊明;不喜汝为胡适之、徐志摩!”

  入校不久,钱钟书就因超高的国文、英文水平名震校园,父亲钱基博在信中说:“现在外间物论,谓汝文章胜我,学问过我,我固心喜;然不如人称汝笃实过我,力行过我,我尤心慰。”父亲对儿子的成绩很是自豪与欣慰。钱钟书也称赞父亲:“先君遗著有独绝处。”

  1938年秋,学成归国的钱钟书被清华大学破例聘为教授,次年转赴国立蓝田师范学院任英文系主任,因为父亲钱基博时任国立师范学院国文系主任。父子同校,钱钟书对父亲十分孝顺,在国外留学学会了炖鸡手艺的钱钟书,还经常亲自为父亲炖鸡汤。

  1957年因父病重,钱钟书返湖北省亲,作《赴鄂道中》五首句,11月,钱基博病逝于武汉。如父亲所愿,此时的钱钟书专注于文学研究,与夫人杨绛幸福美满,女儿钱瑗已经20岁。

  恽代英(1895-1931),1918年中华大学哲学系毕业后留校任中学部主任,是武汉地区五四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1920年创办利群书社,后创办共存社。1921年加入中国,1927年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共委员,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30年在上海被捕。

  临刑前,恽代英在狱中写下绝笔诗:“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1931年4月29日,36岁的恽代英被杀害于南京。那一年,其子恽希仲年仅2岁。为躲避的迫害,母亲沈葆英将恽希仲寄养在叔叔恽子强(代贤)家中。

  皖南事变后,恽希仲随叔叔奔赴苏北新四军参加革命。1943年8月,14岁的恽希仲历经千难万险,经苏北、皖、鲁、豫、晉步行数千里,穿越多处封锁线终于到达延安,终于与母亲团聚。长达12年的分离,恽希仲已认不出母亲。当天,周恩来派警卫员将母子二人接到身边,留恽希仲住宿一晚,并向他讲述恽代英的故事,从周恩来伯伯的口中,他第一次真正认识了自己的父亲,从此暗下决心,要做一名像父亲那样的人。

  虽然恽希仲记忆里并没有父亲真实的影子,但父亲伟大而光辉的形象却永留心中,激励着他传承父亲的革命精神。1946年8月,恽希仲在晋察冀工业专科学校加入中国,成为像父亲一样的党员。1949年至1951年,恽希仲赴北京华北工业学院俄文专修班学习,毕业后在第二机械工业部四局、北京航空航天局担任翻译。1953年至1959年,又赴莫斯科航空学院学习,学成回国后,他继承父亲遗志,始终保持革命本色,后调上海航天局从事国防尖端科技研究工作,任雷达微波天线单机和系统总体高级设计师,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中国的航天事业。

  恽希仲是党重点保护的47位著名英烈子弟之一,原本可以享受英烈子弟待遇,向组织提出要求,但他从未向任何人提及此事。他曾说:“与父亲相比,我对国家的贡献太小,我不会躺在父亲的功劳簿上,我要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为父亲争光,为国家多作贡献。”

  恽希仲同志曾于1985年8月和2006年4月两次莅临我校,参加“纪念恽代英诞辰90周年学术研讨会”和“纪念恽代英牺牲75周年暨《恽代英年谱》出版座谈会”,向我校师生宣讲恽代英革命精神。

  2012年8月26日,恽希仲因病治疗无效逝世,他生前只有一个愿望,希望去世后能到上海龙华烈士陵园与父亲相伴,父子再也不分开。

  2012年8月26日,恽希仲因病治疗无效逝世,他生前只有一个愿望,希望去世后能到上海龙华烈士陵园与父亲相伴,

  沈祖荣(1887-1977),湖北宜昌人,1905年毕业于文华书院,1911年获文华大学学士学位,1916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是中国历史上获得图书馆学士学位的第一人。历任文华公书林协理,文华大学图书科主任,文华大学、华中大学图书馆主任,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校长,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教授等职,被誉为“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之父”。

  沈祖荣对图书馆学和图书事业的热爱,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孩子们,三个子女分后求学或就职于文华图专,长子沈宝环更是一生在图书馆界奋斗,沈祖荣的家庭亦被称为“图书馆学世家”。

  沈祖荣的长子沈宝环,1919年5月20日出生于武昌,早期的沈宝环并不属意图书馆事业,即便父亲沈祖荣在国内外图书馆界获得的诸多荣誉也不曾打动他的心。沈祖荣一度难过地对夫人说:“如果我们自己的子女都采取这种态度,轻视图书馆事业,我如何能够鼓励人家的子弟进文华图专?”夫妻二人随即电话召回长子沈宝环和女儿沈宝琴,说服他们就读文华图专。

  沈宝环于1940年进入文华图专学习,此时文华图专已经独立成校,全名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毕业后的沈宝环还曾在国际问题研究所工作一年,1943年返回学校任讲师、总务长,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沈宝环逐渐喜欢上了图书馆学教育。

  带着父亲沈祖荣的嘱托与期盼,沈宝环通过了第二届留学考试,于1947年赴美国留学,到美后的沈宝环依然对自己热爱的国际关系学念念不忘,并撰写“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可能性”,该文章让丹佛大学研究院院长Dr. Edward Allen大为欣赏,特准沈宝环直接进修国际关系学博士。沈宝环转学的决定遭到丹佛大学图书馆研究所所长Dr. Harriet Howe的坚决反对,他说:“我是韦棣华女士的老师,而韦女士是你父亲的老师,你父亲让你进丹佛大学,是让你潜心图书馆学。”这个转折让沈宝环坚守了图书馆学,后获丹佛大学图书馆硕士。由于政治局势变化,沈宝环一直留在美国,边工作边攻读教育学博士。

  学成回国的沈宝环全身心投入图书馆事业。1955年,因当时无法返回大陆,转赴台湾,先后创建东海大学图书馆,任教于东海大学、彰化教育学院、台湾大学,还兼任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沈宝环在台湾图书馆学界的44年岁月里,发展建立了历史性的辉煌业绩,推动了两岸学术交流,在海峡两岸享有盛誉,被誉为“图书馆学界的巨壁”。

  因为父亲沈祖荣的缘故,沈宝环对华中大学有着深厚的感情。1993年9月,章开沅夫妇一行到访台湾,沈宝环专程陪同,在台北的华中大学校友会经常能看到他活跃的身影。

  2004年沈宝环因病去世,为了纪念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大师沈祖荣沈宝环父子,2004年起台湾开始设立“沈祖荣沈宝环纪念奖学金”,2005年由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和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共同发起和设立的“沈祖荣沈宝环纪念奖学金”,在大陆首次颁发,海峡两岸相互呼应,激励一代代品学兼优且经济困难的学子勤奋求学。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22249.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