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明志·佐政

2018-07-28 08:16:57  阅读 109 次 评论 0 条

  古今中外,浩瀚书海,有关读书益身的说法数不胜数。汉代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宋代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明代功臣郑成功说“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俄国大文豪高尔基则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作为一名政府系统的领导干部,我对读书增智明志深信不疑。可以说,读书不仅让我提高修养,陶冶情操,更帮助我以理论知识结合实践,广泛应用于从政的人生旅途中,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怀感激之情,常葆进取之心,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读书是一种心灵的美容。在每天繁冗的政务工作之余,我喜欢给自己留一点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一个人静静地端坐书桌前,捧读一本喜爱的书,思绪遐远,与古代先贤对话,与当代名人交流。可以是历史著作《资治通鉴》、《曾文正家书》、鸿篇巨著四大名著,也可以是当代文学大师们的闲情或哲理散文,如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等。徜徉在一部部透着淡淡墨香的佳作意境里,流连忘返,心旷神怡。而且,汲取书籍之精髓,用之于从政之策,提升胸襟和气度。

  史学著作中,我对孔子的《论语》情有独钟。二十年前,我当中学教师时,就曾反复研读。孔子大半生周游列国,游说诸侯,推行自己的治政方略,从仁爱、博爱出发,构建伦理纲常,文治武功精要,终极追求则是实现“天下大同”,即现在提倡的和谐社会。《论语》中关于务政的思想是“学以致用”思想的具体体现。旧闻,古代某官员一生辗转各地从政,其行囊除衣物等生活必需品外,唯一的书籍就是《论语》,每到一处任职,均以《论语》之道治郡,在历史上留下“一部《论语》治郡太平”的佳话。我在改行从政后,特别是后来担任领导干部,更加感悟《论语》中一些有关治政的精辟论点:“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先之劳之”,“无倦”等哲言,言简意赅地概括从政者“要在位不松弛懈怠,执行政令要忠心,率先垂范,勤勉干事。”教诲之言循循善诱,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前不久,我在出差招商的旅途中,应企业界的朋友邀请,拜访一位资产百亿元的知名浙商林先生,这位浙商非常谦和,儒雅的外表中透着聪明睿智,气度非凡。他偌大的办公室摆设简洁清爽,倒是座椅后的大书架上,各类中外书籍琳琅满目。朋友介绍说,这位企业家治企严谨却行事低调,从不颐指气使,充满感召力。因为对方年轻时也当过教师,彼此喜爱读书,我们之间的话题一下子就拉得很近。浙商说他成功的要素就两点:一是读书学习,二是实践修炼。而不断读书学习提高精神境界,是他一生受用不尽的治企源泉。他说治企与治政相辅相成,同一个道理,给了我不少的启迪。

  近年来,党中央再三倡导新时期领导干部一定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立“以学为乐”的理念,倡导领导干部终身学习。去年9月份,我在东乡县召开的第十六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方面,首先就是要求打造好学、善谋、团结、实干的优秀团队,建设“学习型”政府。工作中,我坚持做好表率,经常组织读书学习活动,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学习、学以致用的良好氛围,不断用新理论、新知识武装头脑,在开阔思路、优化结构、把握规律中提高政府及其工作部门驾驭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能力。

  是非明于学习,名节源于党性,腐败止于正气。以读书汲取的精华营养,增强理论水平,提高执政能力,用之于为政、治政、施政之道,自觉增强一心为公、一心为民的信念,求真务实,为群众谋福祉。这就是我读书学习的深刻感悟和从政生涯的不懈追求。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2256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