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幸存者偏差的三个启示你离才智又跨一大步

2018-07-30 03:36:54  阅读 119 次 评论 0 条

  有个人将一幅画给一个无神论者看,画上是一群正在祈祷的拜神者,他们在随后的沉船事故中幸存了下来。其寓意是:虔诚祈祷能保护人们不被淹死。

  暗自赞叹这个睿智的无神论者之余,我们是否进一步思考过,我们的生活工作中是否也经常被“幸存者偏差”所误导了?

  若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倒也罢了,但现实中,幸存者偏差明显更偏好于我们面临的重大人生选择、工作决策。这些情况,如果被幸存者偏差(或其变种)蒙蔽了伤眼,抱憾终身也并不为过。

  许多人迷恋过成功学,从比尔盖茨到乔布斯,从马云到雷军,成功者的共同特质看似明显:勤奋、专注、眼光、胆略……而且看似都是一些人人均可努力获得的品质。读完后鸡血沸腾,仿佛照着他们足迹走即可迎娶白富美,坐拥土豪宅。

  可是,那些跟他们同样拥有上述品质却穷其一生终无所成的芸芸众生呢,谁来替他们写自传、刻墓志铭?

  类似的变种,近年多见于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的老板、高管身上。笔者曾打交过的,无一例外极度迷信BAT的经验,或者迷信BAT出身的人。

  笔者自身曾直接参与过的一个项目,就被所谓的“业界大牛”拖向深渊。我自身最大的悲剧是因为与“业界大牛”意见不同而让老板变相夺权,而最大的幸运是我因而在项目失败之前就已经离开了。

  与成功学名人一样,BAT的成功亦得益于时机、市场、政策、信息不对称、运气、厚黑学的践行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其中相当部分属于冰山之下、不便曝光于世的因素。

  所以,我们进行决策时,脑海中一定要清醒:认理不认人,质疑成功者经验,警惕名人光环。

  另外一种情况,则是市场营销、产品运营、特别是创业者们经常会踩的雷区:被“幸存者信息”所干扰。

  我是这样定义:将我们的认知当做主体的话,能进入到视野中的信息就是幸存者信息。

  例如,我曾经运营一款企业级移动办公产品时,经常会收到很多热心用户提出的各种功能建议,这些建议五花八门、分布广泛,但也有小部分功能是重合的,例如支持编辑在线文档等。

  可是,这些功能真的是需要优先考虑的么?事实上移动端非常不适合与输入相关的功能,这引起我的警惕。我重新审视下后台数据,意识到,APP被卸载的比例高达40%多……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这40%的无声用户才应该是我应当倾斜资源重点整治的。

  如果你在经营一个面向大众的产品/商业,务必将注意力投放整个池塘上,而不是那小部分在水面蹦跶的鱼儿扑腾的涟漪。

  当今的媒体趋同性愈发强烈,一条新闻、一条段子、一篇文章火了,广大媒体一拥而上,争夺着内容红利带来的残羹剩饭。

  解决以上问题的思路就是:务必回归你自身面对问题的受众群体,点面结合,多个视角全面观察问题。

  例如,你负责运营一个产品,既要看有声的用户反馈,还要盯着无声的后台数据,既要与部分KOL进行深度访谈,也要坚定自身的行业沉淀的直觉。唯有参考多几个维度,当它们的反馈都指向同一个方向时,那才是合理的判断。

  这是幸存者偏差为我们带来的第二个启示:警惕易得性数据,决策前务必回归全局,开启你的上帝视角。

  这一点上,我相当认可智慧大师查理芒格的观点。他本人就非常善于用逆向思维避免失误,他认为,世间并无普世的成功定律,但却有普世的失败定律,你只要精通这些失败定律并尽量避免,那么,无疑就离自我成就更近一大步。

  例如,有目标的勤奋不一定能推导出成功,但是,毫无目标且懒惰却一定会导致一生一事无成;

  又例如,药物减肥不一定能真正让你健康苗条,但是,暴饮暴食、慵懒不运动却一定会导致肥胖;

  所以,我认为幸存者偏差能为我们带来的第三个深层启示就是:提升负向结论的决策权重。

  例如我们进行某项全新的产品规划或者创业设计时,在尚未获取该领域的用户喜好前,我们应当将重心放在:规避他们讨厌的元素方面。

  文章末尾,有必要谈下,当前的社会大环境,越来越倾向于过度抬高成功者,反之,愈发不容忍失败者。我想,前文的论述已经充分证明了这种仰慕或者轻视大可不必。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22631.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