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康杰,男, 1890年10月12日出生于山西夏县其毋村,1939年11月18日遇害,时年50岁。曾两度赴日留学,北大毕业。1927年加入中国。历任中共河东中心县委书记,河东特委组织部部长,绛县红军游击队、中华苏维埃晋南红军游击队负责人,中共晋豫特委委员、军事部长,晋豫边游击队供给部部长,中共晋豫地委委员、军事部长,夏县抗日游击队第9中队队长,8路军晋豫边抗日游击支队第7大队大队长,晋冀豫区区委委员和党的“七大”候补代表。康杰同志对中国革命的贡献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六点:教育救国育人,贡献突出。康杰在1922-1934年期间创办了两所小学(其毋村以太小学、韩家岭平民小学兼夜校)、6所中学(堆云洞平民中学、运城平民中学、运城中山中学、太原中山中学、临汾康衢中学和财神庙中学),为革命培养学生3000多人,播下了无数个星星之火,在之后的革命斗争中迅速形成燎原之势。四处招兵扩军,贡献突出。在一个月时间里,他奔走在河东大地,赶庙会到学校,写封信稍个话,像春雨滋润,像阳光普照,招兵旗下2200多名河东优秀儿女集聚,奔向抗日杀敌战场。恢复重建组织,贡献突出。1932年,面对稷王山暴动的夭折、河东新生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的局面,嘉康杰会同山西省委委任特派员阎子祥于1932年初深入到晋南各县组建和发展党的组织。凭借嘉康杰昔日多处举办革命教育的感召力,到1935年在晋南36个县中,就重新组建了32个党组织,发展党员400余名。与此同时,阎嘉二位还和夏县县委负责人联手,在夏县44个村都组建了党组织。组织武装暴动,贡献突出。早在土地革命时期,他组织领导了平陆夺枪、稷王山暴动、绛县华山庙插红旗、中条山武装暴动,打响了党领导下的河东地区武装斗争第一枪,具有里程碑意义。参加组织运动,冲锋在前。他参加了反袁斗争、五·四运动,组织闹学潮攆走解英辂、组织反对阎锡山山西矿产资源协议运动、反阎加收房税捐运动、反阎公债摊派运动、反对盐斤加价斗争、反郭中兴的群众运动等等,在一次次抗争中、在一声声怒吼中,驱散着乌云,呼唤着黎明。心善若水楷模,史无前例。小时候,他见穷人孩子会把自己手里的馍馍掰半个给他、见要饭的到自家门口会跑回家取两个馍馍给他、见长工家人病了愁眉苦脸会给母亲要钱给长工;长大后,他替四叔到韩家岭收租,竟然把天捅了个大窟窿:管了佃农一顿饭,免了佃农一年租,给了佃农一袋粮,烧了佃农借的账,教了佃农抗租的法;他办学校的对象是平民子女,不收学费还发铅笔、纸张等等;走上革命道路后,他遇到穷人战士总会与你换穿戴,把新的换成旧的、把棉的换成单的;把自己家分给穷人;唐司令给了他一匹马,他叫伤员们骑。你说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一件不可圈可点可歌可赞!他心善如水,对待佃农穷人、同志像一团火,对待贪官污吏、敌人像一把刀!
1952年5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决定:将解放战争中创建的太岳5中正式命名为“康杰中学”。 运城康杰中学校歌(词):中条苍苍,黄河泱泱,我校诞生在解放的战场。新的青年一代,团聚在一堂,战斗学习活拨紧张。高高举起的旗帜,踏着康杰烈士的血迹,为了自由,为了解放,不怕困难,不怕困苦,前进!前进!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放出万丈的光芒,放出万丈的光芒,放出万丈的光芒!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