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字 扬州滋养了朱自清人格文字

2017-12-20 23:17:05  阅读 125 次 评论 0 条

  推荐语:脍炙人口的中国现代散文名作,作者朱自清,自称扬州人,散文感情真挚,清新朴实,令人百读不厌。《背影》既是他家喻户晓的名作,亦是其散文集名。其中不少名篇佳构,脍炙人口,《背影》一文被誉为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字。朱自清先生具有诚挚、诗意、富于公共承担和道义情怀的精神品质,对于当下的文学写作都具有强烈的借鉴意义。

  父亲节刚过,在微信流行的时代,很多人都会在朋友圈里写上一段对父亲的感恩文字。父爱如山,可是往往对父亲的爱,又是最难说出口的。在朱自清散文《背影》中,他讲诉了一段自己父亲的故事。文字朴实无华,却感动了亿万国人。

  有些文字,在历经时光之后,依旧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那是因为,这篇文字触及了内心中最柔软的部分。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写于1925年,至今已经过去了整整90年,可是在任何时候读起,都会在心底生出丝丝暖意。

  当时,朱自清的祖母去世,父亲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的差事也交卸了。办完丧事,父子一起来到南京,父亲送朱自清上火车北去。在那特定的场合下,做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爱护,使儿子极为感动,特别是父亲爬上爬下月台,为他买橘子的场景,成为了天下描写父爱最为经典的画面之一。对于朱自清来说,父亲的印象经久不忘。几年之后,想起那背影,父亲的影子出现“在晶莹的泪光中”,使他不能忘怀。对于读者来说,这样的文字何尝不让人热泪盈眶。朱自清看似朴素的笔调,读起来清淡质朴,却是情真味浓,蕴藏着一段深情。所谓于平淡中见神奇,才是文字最大的功力。

  众所周知,朱自清自称“我是扬州人”,而他又是素以美文著称的,比如他的《绿》、《荷塘月色》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绝美文字,《背影》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最深沉的爱。《背影》不仅是一篇散文,还是朱自清的第一部散文集名,集中所作均为个人真切的见闻和独到的感受,以平淡朴素而又清新秀丽的优美文笔独树一帜。其中记述秦淮河风光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抒写静夜里独自漫步池边的《荷塘月色》,都是永留中国散文史的名篇佳作。

  这样一篇散文名作也是中学教科书的必选作品,然而在几年前却有过争议,那就是《背影》是否应该在教科书中删除,原因在于父亲的形象不够美好,并且上下月台,穿越铁道违反了交通规则等,此论一出,引起轩然大波。

  曾任扬州朱自清故居负责人的李江华就说,用现行的交通规则去约束一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难免有点过分,甚至是一种吹毛求疵的行为。一篇散文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是散文本身散发出来的人文魅力,能够穿越时空,成为经典。仅仅用现代的交通规则,就去说朱自清父亲的不是,纯属鸡蛋里挑骨头。

  至于有人说父亲的形象“又很不潇洒”,李江华更觉得是“无稽之谈”。她说,当时朱自清父亲的年龄已经比较大了,所以身体难免松弛,看上去就有些肥胖。而当时又是冬天,穿着棉衣,就会觉得臃肿些。话又说了回来,谁都没有权力强求作家或者作家的家人,都必须英俊潇洒,或者美貌动人。以貌取人,实在是过于肤浅。

  朱自清的嫡孙朱小涛也说,以今天的文明标准来衡量,不一定合适。虽然时代在变化,可是大家对于经典散文的喜爱不会变,在朱自清的所有散文中,他也特别偏爱《背影》,因为这篇散文传递出的是人类至真至情之爱,具有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扬州可谓是朱自清的故乡,他也一直自称“我是扬州人”,扬州这座城市,对于朱自清的人格文字的滋养,是显而易见的。而扬州,也在用自己的方式纪念朱自清先生。从2010年开始,扬州设立“朱自清散文奖”,逢双年颁发,向先生的诚挚、诗意和富于公共承担、道义情怀的散文精神致敬,表彰汉语散文写作的卓越成就。该奖至今已经成功举办过三届,张承志、阎连科、龚鹏程、王小妮、贾平凹、蒋方舟、李娟、梁鸿等15位作家获奖,可谓大家云集,文星耀眼。

  朱自清散文奖主办方之一《人民文学》的主编施战军说,朱自清先生自先秦文学,延及中古,而至现代诗文,学术研究与散文写作均成宗师。以他名字命名的散文奖,作品越来越接近于由他那一代的学人所构筑和践行的人文理想。和“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不同,“朱自清散文奖”是专门为散文设立的奖项,而且是双年奖,看两年的作品,就会有沉潜的气质,又对散文写作产生及时的刺激。“朱自清散文奖”就是要让人看到,什么是真正的散文,只有真正懂得散文的作家才能获此殊荣。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2274.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