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女作家吧啦:让文字流淌画面

2018-08-01 16:52:56  阅读 134 次 评论 0 条

  吧啦,原名李菁,80后,一名文静清丽的湘西女子,痴迷于传统服饰,喜好文字和绘画,追求素净的生活,曾赴宝岛台湾美术进修。现居西安,读书之余,自由写作。2014年1月出版散文随笔集《见素》,由著名作家、明星经纪策划人、资深杂志主编李愫生作序,著名作家雪小禅、黎戈倾情推荐,是吧啦的第一本素心散文集。

  湘西女作家吧啦的散文集《见素》上市的消息在其腾讯个人空间发布不足5天,该空间总访问量就突破31万人次。吧啦的文字充满画面感与烟火气息,凝结了湘西女子心底最真、最纯、最富灵韵的美和爱,意蕴深远。“她把最深沉的爱,缓缓道来,让你波澜不惊,于无声处听到心的惊雷。这些艳而不妖、哀而不伤的文字,读后让人清醒,向善向美。”著名作家李愫生在《见素》的推荐序中说道。

  2014年5月,青年女作家吧啦接受了文声而来网络电台《老友记》节目李姗姗的采访。

  主持人:吧啦姐你好,感谢你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到我们的《老友记》。今年年初你的第一本散文集《见素》问世,素心如简,字字句句温暖美好。如果请你评价下自己的文字,那你觉得自己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主持人:书中的插画配图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你自己的摄影作品,似乎写作+绘画+摄影成了你别具一格的自我表达方式,你是怎么找到这种方式的?我们可以怎样来寻找、界定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

  吧啦:我从高一就开始学习绘画,之后通过美术特长生的方式考入了大学,绘画是我的专业。写作是我的心灵依托,我从小就喜欢看书写文章。我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绘画是我的左手,写作是我的右手,拥有它们,我一定会成就我自己。”摄影我接触得很晚,去年才开始用微单。也许是因为有绘画与写作的底子,所以我在拍摄的时候会融入自己对美的思考与感知。文艺是相通的。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因为你知道,你痴迷于它,它就会在离心最近的地方。

  主持人:了解到你非常喜欢瓷质物品,易碎,所以喜爱得小心翼翼。生活中也有很多“易碎”的美,我们对其的爱是否该放弃?

  吧啦:是的,就像爱着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人。有些人或物,你需要懂得将其珍藏在灵魂的深处。在远处观望着,未尝不是一种更深的爱与牵念。你需要去做的,是将那份凉意转化为生命中永恒的温暖。朋友说,如果不是为了你的更好,没有什么会远离你。

  主持人:三毛的《我的宝贝》一书中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她所收集的非洲个性饰品,而你也十分偏爱民族风的服饰,是否也有大量收藏?何时开始的?书中有讲到想写一篇关于《蚀骨的美》的文章,现在进行得怎么样了呢?

  吧啦:读研之后,我开始收集民族风的服饰。在我的宿舍,挂了一排民族风的衣服,这些别具一格的衣服都是我四处旅行的时候淘到的,有一部分也是在网上淘来的,我喜欢的牌子有“裂帛”、“花制作”、“斜阳巷里”,最近发现了有一家叫做“相思树”的民族风店也很不错。《蚀骨的美》这篇文章想写我收集的各类别致的耳环,我有几十副民族风耳环,以前每一天都换着戴,现在只是偶尔戴,更多的是珍藏。有些爱着的物,就那样看一辈子,也很幸福。这篇文章还未曾写出来,写文章也需要缘分,缘分来了,笔端自然如行云流水般顺畅自然。前期是一个酝酿与积淀的过程。

  主持人:在所有配饰当中,为什么会偏偏如此深爱耳环?你眼中“灵动”的美是什么样的?

  吧啦:以前有一个朋友跟我说,“戴上耳环后会让一个女孩变得更灵动”,就是因为这样一句话,我开始尝试着打耳洞,戴耳环。我收集的耳环材质种类很多,有鱼鳞的、有软陶的、有苗银的、有藏银的、有木质的……并且它们的造型都很夸张,颜色大多很艳丽,我喜欢这些有着独特质地的耳环。

  “灵动”的美一定是要有一种属于自身独特的韵味,它就是属于你的,独一无二。

  主持人:还记得第一次邂逅民族风服饰用心雕饰自己的场景和心境吗? 你觉得女孩该不该花大精力注重外在修饰?

  吧啦:第一次邂逅民族风服饰是去一个古镇游玩的时候,当时见着衣服上面有绣花,既新奇又欢喜,觉得穿在身上一定很特别。女孩子当然需要懂得如何让自己的外在更美,如何搭配衣服的颜色、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款式、如何护肤这些其实都是女孩必修的功课,前提肯定是自己的穿着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其实,内在的修炼比外在的修饰更重要,也更难。因为那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是一点点的积淀。我反倒觉得,阅读书籍对女孩来说很重要,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你的内心会变得丰盈,会有一种柔软的力量。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

  主持人:书中有提到,初三毕业那年,你阅读了三毛的十九本全集,当时你受到她的影响大吗?

  吧啦:三毛是无数文学青年心中的女神,因为我考上了高中,所以父亲奖励了我这一套三毛全集。整整一个暑假,我都把自己关在卧室里,捧着三毛的著作如饥似渴地看着。在她的故事里,我亦喜亦悲。有时候看得动了情,竟是声泪俱下。阅读三毛的书籍,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文字所潜藏的巨大魔力。三毛退学后,开始学习绘画,这是她人生中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因为她的美术老师改变了她,读高中之后我也开始学习绘画,我的美术老师带给了我追逐梦想的勇气与希望。后来转过头回忆起来,觉得这都是有一种冥冥注定的安排。

  主持人:高考前的整个中学时代,你接触了大量像安妮宝贝、三毛、王安忆这类作家的作品,其中对你的成长影响最为深刻的是哪部作品?

  吧啦:应该是安妮宝贝的《莲花》,安妮宝贝的书,让我年轻的心得到了慰藉与救赎。她的文字是无人可取代的,就像一个人的胎记一样。

  主持人:价值观形成时期的你阅读量大过同龄人,会不会心智更早成熟,从而更加对周遭敏感?

  吧啦:是的,我从小就是一个敏感的人,读了许多书之后,就更加敏感了。中学时代的我常常多愁善感,动不动就掉眼泪,一个人躲到学校的后山上画画,或者唱歌,那时候,我总是喜欢独处。一个人总要经历过那样一个阶段,才会更加成熟。我现在依然对遇到的人和物很敏感,特别是对那些能打动我的人和物。我喜欢与有故事的人聊天,在谈话中对方有许多观点都会感染我,让我想要将这份共鸣用文字记录下来。我前几天写了一篇日记叫《写了一辈子,也等了一辈子》,写的很短,其实就是在一次听讲座的时候认识了一位陌生人,她对我讲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中有被触动到,回来之后我就记录下来了。我想,它能打动我,或许能打动更多的人。

  主持人:画国画、弹钢琴、学设计、爱播音、坚持阅读和写作……你的精神世界如此丰富,接触它们只是因纯粹的喜爱吗?现在很多家长在孩子很小时便给他们报各种兴趣特长班,你如何来看?

  吧啦:如果我的生命是一幅画,写作肯定是最初的那一个构图与框架,画画、钢琴、播音、舞蹈、摄影……这些都是不断在上面添加的颜色。如果一个写作者她只会写作,那他写出来的文章会非常的乏味,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涉猎,你的内心才会丰富,写出来的文章也才会有深度与厚度。家长总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从小就会让孩子参加许多兴趣特长班,这是无可厚非的,我读小学的时候也上了美术特长班,这对我很多年后继续学绘画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有许多家长把自己这辈子没实现的心愿再让孩子继续去延续,我觉得有些太强迫了。比如你有一个钢琴梦,但是因为自己小时候条件不好,没有办法实现,现在就省吃俭用让孩子来延续你的钢琴梦。我觉得不管让孩子去学习什么特长,应该根据孩子自身的兴趣爱好,这样才会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有帮助。

  吧啦:绘画是我的专业,是我的责任。写作是我最大的爱好,是我的心灵依托。只要我完成了自己在专业上的任务,我会把余下的时间都给予阅读与写作。大学的时候我白天要忙学业,总是熬夜写文章,最后身体也出了问题。现在不再这样了,文章都是白天写出来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把身体照顾好了,以后才能有能量写出更多好的作品来。

  主持人:有的人说把爱好变成工作是件幸福的事,干起来才有意思。有的人说当爱好成为了工作后就失去了那份单纯的乐趣。你的看法如何?

  吧啦:其实我也觉得把爱好变成工作是很幸福的事儿,所以我曾一度想要毕业之后当专职作者,想着每天都能读书写作,太美了。但是后来有许多长辈都给我建议,还是先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业余再写作,因为闭门造车是不会出好作品的,作者必须在生活中、在社会中修练自己,文字的厚度与作者自身的修为是成正比的。所以我现在也决定毕业以后先找工作,写作是一辈子的事,只要心里爱之入骨,没人能把它从你生命中夺走。

  主持人:艺考岁月带给你的最深的记忆是什么?在专业的选择上,你是从一开始就是笃定无疑的吗,还是也有迷茫彷徨过?

  吧啦:记得我们艺考那年冬天正好遇到湖南的冰灾,非常冷,那时候我在长沙学画,每天晚上凌晨下课之后我还要画到凌晨三点。当时有一个女孩陪着我一起熬夜,我们一起为了梦想奋斗。我还记得有一次凌晨过了,我趴在凳子上睡一会,那个女孩就把自己的棉袄脱下来披在了我的身上。那种温暖现在回忆起来也特别的感动。

  很多人都曾问过我,那么喜欢文学,为什么不读中文系,而是读美术系?其实文艺是相通的。如果没有绘画的基础,我现在的文字不会有这样的画面感。美学中的原理也可以运用在文字中。我其实很喜欢画画的,高中毕业那年我在学校的画室里当助教,每天傍晚上完课后我都会走田间小道回家,我拿着速写板画农人,画动物,画田野,还画路边的乞丐,我给了他五角钱,让他不要动,我就快速地画下了他的样子。那时候对绘画有一种莫大的热情。

  主持人:你很喜欢播音主持,如果现在有一个机会让你在这个行业中稳步发展,前提是放弃已拥有的成绩,你愿意吗?为什么?

  吧啦:大一的时候我去竞选我们学校的播音员,我当时就说,“我只想用我的声音温暖更多的人。”都到最后一关了,还是因为普通话不标准落选了。当时有一个姐姐问我,如果有一双漂亮的鞋子和一双适合你的鞋子,你会选择哪一双?后来我选择了后者,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事情,挡了一名通讯社的文字编辑。但是那并不代表我放弃了,我用了一年的时间苦练普通话,一年之后,我终于成为了一名校园播音员。每一周轮到我播音的时候,真的是非常开心,我很珍惜那样的时刻。但是我从未想过把播音主持当成我的职业,因为我知道我的普通话还有缺陷,也不是科班出身,我只是单纯的喜欢播音这样一件事。单纯的喜欢。

  主持人:读大学的时候,你参加了许多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你觉得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收获呢?

  吧啦:因为我总是在房间里用书写的方式与自己对话,所以缺少了语言表达能力,我不是一个能言善辩的人,每次参加比赛之前我都会在无人的地方练习几百遍,我就对着大树讲,对着空气讲,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讲,这个准备的过程对我来说就是一种成长吧。它让我懂得了,成功永远都是留给又准备的人。

  吧啦:写作的灵感来源于生活。在写作这条路上,安妮宝贝和雪小禅对我的影响很大,我看了许多她们的作品,不可否认,有时候我在写文章的时候也会带着她们的影子。初学者在行文中都会先模仿再创作,就像写书法一样,肯定是临摹了很古人的字之后,你才能悟出其中的门道。我希望自己能慢慢形成自己的文风,我就是我,不是第二个谁,是独一无二的我。我很感激安妮宝贝与雪小禅,因为是她们的文字让我找到了一条用文字表达自己的途径。

  主持人:书中提到在成长与求知的道路上,父亲的爱给你很大动力,那么让你印象最深刻最为感动的是什么?

  吧啦:父亲给我的影响确实很大,从小学六年级开始,一直到高三毕业,这些年我每天晚上放学,父亲都会来接我回家,因为我们家很偏僻,父亲怕我一个女孩子不安全。不管是酷暑还是寒冬,他永远在那儿等着我回家。高三美术联考前,我每天要在画室画到晚上十一点才回家,父亲就骑着单车来学校接我,有一次下了大雨,我们没有伞,父亲用那辆老单车载着回家,我躲在父亲的背后,父亲在前面迎着风雨。回到家父亲的衣服都湿透了,他当时说了一句话,“为了女儿,我什么都愿意。”没有谁的爱比父母的爱更恒久。

  主持人:“善待父母”的观念是何时开始行成的?青春期的你,据说也有过叛逆,也触碰过荆棘,那么那个时期做过伤父母心的事吗?

  吧啦:因为我有一个朋友非常喜欢摄影,他用相机记录下了女儿的成长,现在她的女儿五岁了,他给女儿拍的照片已经成千上万。我当时就觉得,父亲对女儿的爱真的很深沉很无私。如果这个女儿长大了没有心疼自己的父亲,真的是让人觉得悲凉。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22874.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