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副所长余渝

2018-08-03 19:25:29  阅读 106 次 评论 0 条

  大家好,欢迎您点击新华访谈。新疆农垦科学院是兵团直属的综合性农业科研单位,也是兵团的最高学术机构。该院成立以来,在科研开发扶贫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也涌现出一批不怕艰辛,默默奉献的科技工作者。我们的节目就先后邀请过新疆农垦科学院老一辈科学家来到我们的节目中作客。而今天我们为大家邀请到这位嘉宾是一位年轻的棉花专家,他就是来自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的副所长余渝。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余所长。余所长您好,欢迎您。

  是的,我老家是重庆的。我小时候出生在农村,在农村长大。1996年从塔里木农垦大学农学专业毕业以后分到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从事棉花裁培工作,在这个过程也做了进修。2003-2005年在中国农大攻读硕士学位,2005-2006年到北京大学进修了一年的基因工程。2006-2010年一直在华东农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工作一直在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分两个阶段,前期从1996-2002年主要从事棉花栽培和技术服务工作。2002年以后到现在基本上是以育种为主,在北疆的一些团场,包括四师、六师、七师、八师都呆过从事技术服务,这是我的学习和工作的经历。

  大概是这样的,分成几大块。在栽培这块主要在北疆有一些国家攻关项目,跟着我们老师的项目一起做,做科技服务工作。主要是在棉花为什么能高产上做一些文章,从资源的高效利用,主持人主要是我们过去的陈老师。在机理研究上也获得兵团科技进步三等奖,我是参加人。

  在棉花的品质区划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在兵团不同团场有十几个点,他不同品种分布,通过试验,最后调查数据。利用我们现在的数据统计上的分析方法对它的品质进行区划,目的就是看哪一个棉区,哪一个垦区适合种哪种类型的品种,能达到什么样的要求。从效益上来讲是优质优价,气侯条件特别有利,种一些好的品种,最后产量能够提高。这是我的硕士论文一部分,当时也获得了中国农业大学十佳优秀硕士论文的奖励。也得益于我的导师对我的指导,导师在基础方面给我做了很好的指导。

  第三,在品种选育方面。最早是搞常规棉育种,选一个品种出来让老百姓认可,老百姓觉得这个品种种了就比别人的好,这块逐渐地朝前发展。现在的品种不断的朝前发展,就跟人的生活水平一样不断的朝前发展。过去在某一个时期内确实还是有一定作用的。这个品种当年也获得了兵团科技进步三等奖。最后由于兵团棉花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产量,过去推广高密度地膜棉,在十一五期间,兵团提出棉花再提高产量要做哪些技术上的问题?比如说现在的杂交棉,大家最懂得就是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棉花也有杂种优势。这是我做的第四块工作。

  也是从数据统计上对它的的优势进行分析,分析出来之后选用了一个品种44号,当年审定的时候比市场上引进的标杂A1增产幅度在5%左右,但是它的品质明显提高。新疆棉花品质一直比较好,它的长度和品质比标杂A1提高了三四个点。这个品种现在正在逐渐的推广。因为杂交棉制种是我们的瓶颈,我们通过推广的过程中也获得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这个项目这几天快验收了,这是一个重点项目,支持力度挺大的。

  上博士期间,结合我们新疆的情况做了一些棉花基础研究工作。这块工作看起来比较抽象一些,出来的东西也不是一个品种,也不是一个技术,是以文章的形式反映出来。当时在华东农大在导师的指导下一直做分子标记。某一个人或另一个人不一样,是有特征的,外部看是有一个标志性的东西。人的基因组计划完成以后,比如说癌症的形成在分子水平上做了一些工作。包括棉花做的基因组测序完成了,但是必须有一些标记,我们的产量要提高,多结一个桃或者长度长一毫米,究竟控制它们的基因在哪个地方,就是要做到这种水平。现在讲的是比较简单的分子标记,而且用的是最广的简单重复序列的分子标记。在做的过程中,一方面通过设计一些标记引入来做,另外通过父本和母本的差异做了工作。

  还做了分子标记的图谱,2010年前做了2000多个SCI标记,这是棉花上密度比较高的标记。这个文章当时发表在SCI美国的一个杂志。现在国内和国外做水稻不一样,相对来讲是比较薄弱一些。棉花虽然是很重要的经济作物,但是它的重要性与粮食作物还是有差距的。因为人类的粮食安全更重要一些,先要解决人的吃饭。

  第六块工作是在科技服务扶贫方面。现在叫做科技特派员工作。北疆除了五师和九师我蹲过点,其他的几个师都做过科技服务工作。在服务的工作中也带一些课题做。我做的品种到有些地方去示范,有的技术去做机理研究。在做的过程中把技术结合起来,我过去和陈老师一起写了两本书,专门出了针对基层棉花苗情诊断图谱。作为科普读物来讲发行的不错,也包括翻译成维文版。上面是一些图,下面有简单的文字介绍,老百姓拿到地里去对照,如果哪一个指标没达到,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图下面都配了文字说明,这本书很好用。这本书也获得了农业部科普奖,兵团首届科学普及奖,也得到了大众的承认。

  因为我们服务扶贫,好多团相对来说技术落后一些。我们去了以后先了解它的气侯条件和生产条件,究竟产量上不来的瓶颈在哪里?能找到一两个问题,刚开始引进这种技术和新的品种。一方面通过科技培训,给职工讲这有什么好处。通过团场的组织和连队的组织,不断的给职工讲。另一方面,在他们那里做试验,把这个品种种在地里,让他们对比边上的品种,这个品种就是比以前的品种产量多一点,这样职工就能接受。

  农六师红旗农场稍微远一点,管理上欠一点。我们去了之后拿这个品种想播,农户不让我们播,他们要种自己的品种,因为他们过去就是那样种的。他自己有一套种法。我们说播种的要求密度必须要提高,必须要播我们这个品种。过去是膜下条播,现在要改成膜上点播。有些老百姓甚至给我们说,那你们来播。因为我们是搞农艺的,不是搞农机的,最后找了搞农机的,因为他们播的更直一些。到年底一收比以前的产量高出10-15%的水平,职工肯定愿意。

  第二年我们自己的品种也推广出去了,产量确实高了,按照我们的方法来管理。特别是在红旗农场蹲点一年多,得到了团里的认可,也方便我们到其他团开展工作。

  国家层面上的棉花前两天我看到了一个报道,不一定是完全的统计数据,大概是七千万亩的水平。新疆的地位是什么情况呢?前几年是两千万亩多一些,今年因为受到去年的影响,今年的面积适当有些扩大。今年的数据都不一定是最后的统计数据,是2470万亩,预计产量在320万吨。过去新疆的水平大概在290-300万吨。

  新疆的种植面积大概占了三分之一多一些,产量占全国40%多,兵团现在快八百万亩了,大概是这样一个水平,总产水平今年会在130万吨,就整个新疆来比,产量占自治区和国家层面上地位上是很重要的。对老百姓来讲,兵团1000多万亩地,将近有一半种植的是棉花。很多职工收入包括团场利润都来自于棉花。特别是农一师、八师这两个特别大的师,包括二师、五师、七师都以种棉花为主的,相对来说经济实力都还是不错的。

  在兵团推广棉花种植的二十多年来,在技术上自己摸索了一套提高产量的方法。包括前面说的高密度地膜植棉,特别是膜下滴灌技术。在推广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从技术层面上来讲,比如说我们的品种在产业化的过程中要求适合机采面的品种,灾面积扩大又不能够倒茬的情况下,特别是对抗病虫害上,品种的选育也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有些抗性稍微好一些,但是转移过来以后基因在里面表达调控的过程中丧失了抗性的问题。

  机采面要求早熟,产量还要接近,在机采面的加工过程中要求品质要提高,这是我们兵团在育种上要攻克的难题。稍微次要一点的,比如说抗病性好一些的品种等等,也存在很多问题。当然在栽培上也有问题,从1982年以来我们推广地膜植棉,有的由于土壤条件和生产水平的影响,可能地膜回收还欠一点,对土壤的污染,棉花以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都存在一些问题。病虫害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黄萎病的防治,在气侯变化的过程中,三虫两病施用农药,有的地方用的比较大,逐渐以生物防治为主,无公害当然对人类是更好的。问题肯定会很多。

  我们单位着力做的是先从品种上入手做一些工作,结合栽培做一些工作,尽量从科研上提供一些数据,给基层种植棉花的老百姓和管理部门的领导提供数据上的支持。

  我工作十六年,成绩不是很大,还是一批老科技工作者激励着我。我自己也总结了一下,我跟了一些好老师,现在想起来一些老师觉得心里还是很激动的。大学期间和老师一起坐设计的时候,本科应该说是很简单的设计,老师带着我们在地里跑。那时候是在农一师三团,我们老师都快退休了,兵团的条田很大,他都五十七岁了,一趟穿过去也很耗体力。对我的触动也很大。

  还有陈老师要求我们多下地看,多观察。我记得工作报到的第三天就把我带到了148团,一蹲就是两个月没回来,好多手续都没办完。回来的时候好多人不认识我。陈老师要求我们一定要多做基础数据的收集。当时兵团在栽培上也有很多问题,我就和陈老师做了几年。后来陈老师退休了,因为我当时工作才三四年,大的课题要不上,在服务的过程中做了小的试验,特别是转到了育种上。我们现在的李副院长那时候就到了我们所当副所长,那时候他才三十七八岁已经做出了那么大的成绩。他们那种精神,至少是给农业,为棉花科研奉献精神激励着我。

  另外从我的出身来讲,我是在农村长大,也看到农村的职工群众确实很辛苦。当时上大学考农学专业确实不是很热门的专业,既然上了就要热爱这门专业。后来到农科院工作,又到边境团场和贫困团场去服务时,看到这些团场相对落后一些。有一年到186团去看,那里就是一个界河,蚊虫特别多,那里的职工都能奉献,基层的职工群众实际上比我们更艰苦,他们为我们守国门。我们生活在城市,条件相对来说好一些。看到这些景象,自己觉得为农业,为棉花科研值得奉献,还是很可爱这个工作。

  应该从父辈们说起。我记得我们家老一点的姑姑来的早,我姑姑讲他们过去是挖大渠,挖到哪住到哪。十一期间南疆来了几个搞农业的朋友,也是基层团场的职工。他们说还没到石河子去过,说要到石河子看看去,有时候开玩笑说他的大哥还是在地窝子出生的。看到军垦博物馆的图片真的很激动,有热泪盈眶的感觉。

  我在兵团工作了,而且我们生活在好的时代,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所以我要好好工作,多在科研上出点成果,让老百姓能够实实在在用得上,也尽我的一份微薄之力。

  是的。我们院的老一代科学家,包括王院士和刘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们,他们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学习。我们现在也进来一些年轻的硕士和博士,我们所也是这样的。我们刚工作的时候什么也不了解,虽然说大学里上了四年,基本上是在教室和书本上以及实验室的工作,和基层团场的情况不太一样。在老科学家精神的感召下,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就会慢慢适应,不断的奉献着,并传承着兵团精神。他们跟着老一代科学家在地里工作,也会慢慢的适应,这可能也是传承兵团精神的一种方式。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2305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