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成都》这周刚上市。”6月23日,成都作家蒋蓝拿到了刚刚出版的散文集《散文成都》,却有件心事一直放不下。这本由蒋蓝主编的散文集收录了全国60多位作家描写成都历史文化的作品,其中有15位作家因为联系不到本人或亲属,没能直接支付稿酬。
为此,2个多月前,蒋蓝就将相关稿酬委托给四川省版权事务中心,不过至今也没能实现一笔转交。“我们在使用这些作品前,已经向其中40多位原作者取得授权。比如成都作家车辐老先生已经逝世,我们和他居住在上海的女儿取得了联系,签订了作品的授权书。”蒋蓝告诉记者。不过令蒋蓝感到很遗憾的是,几经周折也没能找到包括朱自清等15位作家或者作家后人的联系方式。
为了尊重版权,蒋蓝找到了四川省版权事务中心,与该中心签订协议,委托其联系作者授权许可使用并支付稿酬,并在《散文成都》的末页附上了一段声明,希望作品被收录其中的版权所有人与版权中心联系。“这是今年我们收到的唯一一笔由个人委托转交的稿酬。”四川省版权事务中心主任梁红告诉记者,此前委托版权事务中心转交稿酬的大多是出版单位,像蒋蓝这样个人委托的情况特别少见。梁红认为,将未能支付的稿酬交由版权事务中心,既是对原作者和版权的尊重,同时又有利于规避侵权的风险。“目前,我们收转稿酬有三种途径。对于知名的作家,我们可以通过作协与其取得直接联系。但对一些知名度相对不高的作家,直接联系他们非常困难。我们除了尽最大努力联系之外,还会在四川著作权保护网发布公告。”梁红告诉记者,该中心自1993年9月成立之初,便设立了稿酬收转的服务。20多年来,一直都有联系不到的作者。“没能转交的稿酬,有专门的账目记录,现在累计大概有几万元。”
裁判长着“电子眼”,足球有颗“智慧芯”……世界杯看的不只是足球,还有科技的变化。
进入6月,漫天飞的促销红包、预售、定金、满减信息,预示着“618”年中大促即将来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