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恢复高考的年代。高考作文题目还带有一些政治色彩,同时反映中国社会“大梦初醒”的状态。比如北京卷的作文题目《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折射了当时人们迫切要求国家走上正轨的焦虑心态,似有一种大梦初醒的渴望国家富强的信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多元化带来社会意识多元化。鼓励创新、鼓励尝试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旋律。1994年的高考作文《尝试》、1995年的《鸟的评说》,1996年的高考作文是《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漫画,在当时引发了极大的社会反响,讽刺现实,直面社会阴暗面。
2004年,是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的转折点,中国高考作文命题进入异彩纷呈的“黄金十年”。
高考作文命题对“互联网时代”的拥抱和反思:2003年到2013年,是互联网在中国的“黄金十年”。同时网络也走进了高考,例如2004年全国卷的高考作文题目,曾给出一段材料,竟然来自“某网站4220聊天室”,神圣严肃如高考作文题,终于也可以并非出自圣贤之口,而来自不知名的芸芸众生。理性文化到“自我”的萌芽:十年之中,历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体现了越来越多的人本思考,能够清晰地发现命题的天平逐渐从理性文化向感性文化倾斜。这一阶段的作文题目明显流露出理性向感性靠拢的痕迹,人的自我已经开始萌芽。
“意林体”励志小故事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绝对主流:通过梳理2003年至2013年全国中高考作文试题,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励志小故事”在整个中高考阅读理解和作文命题范围中占有65%的高比例。被学生亲切地称为“意林体”。可以说,高考作文以及中考阅读理解命题中绝大多数励志小故事在报纸杂志中都能找到。据了解,2013年《意林》分别命中全国卷以及辽宁、上海、山东、湖南、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等九个省市的高考作文题!
恢复高考至今已有35年,高考作文题目与中国发展紧密相连。下一个十年,中国的高考作文又会呈现哪些发展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