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电影亮相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飞扬的青春》感动师生

2018-08-07 13:30:00  阅读 102 次 评论 0 条

  (记者李正穹)“在大山的怀抱里,有一双期待的目光。我们和明天有约,一起出发,一起向往,一起追赶那初升的太阳。”4月18日的夜晚,北京科技大学教职工礼堂,天花板上的日光灯全都熄灭,礼堂上的幕布在变幻光影,台下的观众在轻拭双眼。

  这里是第二十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一个缩影。此时此刻,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北京科技大学分场幕布上放映的,是中国首部感恩支教志愿者的青春励志院线电影《飞扬的青春》。

  自4月11日开始的第二十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为许多优秀国产影片提供了重要的展示舞台,而真实反映共青团青年志愿者支教生活,完全由青年志愿者自编、自导、自演的《飞扬的青春》,更是还原了发生在贵州山区感人肺腑、可歌可泣的支教故事。

  在昨晚的放映会上,观众们时而因影片中“山娃子”的调皮可爱而哈哈大笑,时而因支教志愿者和贵州山区当地职工的鞠躬尽瘁眼含热泪。在放映结束后,《飞扬的青春》的主创人员也来到现场,与北科大的同学见面,交流拍摄体会。

  见面会上,导演陶明喜坦言,自己正是从贵州山区走出来的,电影中孩子们经历的欢乐与艰苦,也是自己经历过的。尽管坦承拍摄一部公益志愿题材的商业电影,需要承担比较大的压力,但陶明喜认为这很有意义。

  “我在电影中没有运用很多电影技巧,比如镜头的转换,我希望通过平实的讲述,把志愿者的生活展示出来,向他们致敬,也希望更多人能够像他们一样,尽力为别人做一些事。”陶明喜说。

  在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飞扬的青春》的三位主演宗峰岩、何美钿和蒋一萌一致认为,在深入山区,和当地孩子打成一片的过程中,自己也有着深深的感动,同时也更希望能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在与现场大学生观众互动中,《飞扬的青春》的主创人员表示,目前很多大学生选择志愿支教活动,可能或多或少抱有一些其他目的,但这无可厚非,最重要的是能够为偏远闭塞地区的人们带来外面世界的知识,为他们开阔视野,而经历与城市生活不一样的生活,也能更好地帮助自身提高。为此,主创人员特别提到了刚刚启动的2013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进入2013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经历了十年成长。实施十年来,西部计划始终围绕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高扬理想主义旗帜,探索了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建功立业的新途径,共有14万多名青年志愿者参加西部计划,1.6万多人服务期满后扎根西部,有效地促进了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搭建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青年健康成长的新平台,唱响了“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青春旋律。

  在4月16日,2013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正式启动。据西部计划全国项目办负责人介绍,2013年西部计划全国项目整体实施规模保持在17000人左右,继续派遣一万名左右志愿者赴民族地区服务,实施基础教育、农业科技、医疗卫生、基层青年工作、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新疆、服务西藏等7个服务专项。同时,今年将全面落实服务省面向全国高校开展招募工作,以扩大毕业生的报名选择渠道,贴近西部地区的实际需求,提高新招募志愿者的生源质量。各级项目办将大力推动相关政策的落实,更好地为西部计划志愿者搭建扎根基层、创新创业的舞台。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23424.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