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清幽别致的四合院、三棵枝繁叶茂的古槐树、几间青砖灰瓦的清式平房……曹雪芹的故居隐于京西植物园的山水间,质朴又安静。
近日,随着第四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之“大师与经典:文化遗产的国内传承与国际传播”论坛的召开,这一宁静被打破。值曹雪芹逝世250周年之际,莎士比亚、托尔斯泰、巴尔扎克、曹雪芹4位文化伟人故居地的负责人相聚于此,为曹雪芹故居保护把脉支招。
“从曹雪芹个人出发,把他自己的故事讲好。”东道主、北京市海淀区宣传部部长陈名杰谈了对曹雪芹故居保护的想法。
莎士比亚出生地国际信托基金会主席戴安娜·欧文对此很赞同,“展示名人本人,和保护故居同样重要。”据她介绍,在英国,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都要研究莎士比亚,学习他的作品。
不同于西方的“以名人为本”,在中国,对名人故居保护的理念多是“以物为本”,即仅限于对故居建筑的修复、利用,而忽略其人其事的研究、宣传。
“大家都知道曹雪芹写了《红楼梦》,但有谁知道他的另一著作《废艺斋集稿》?有谁知道他曾参与圆明园的设计和建设?有谁知道北京奥运的曹氏风筝是他的发明?”论坛上,红学专家频频发问,难倒了不少人。
如何讲好历史名人的故事?托尔斯泰纪念馆学术研究部主任加莲娜·阿列克赛耶娃打了个比方:“名人像一个碎成片的镜子,每个碎片都展示其真实生命,传承其人就应通过各种活动来点燃一盏灯,照亮他的整个人生。”
如今,国人正在尝试点灯。据悉,北京海淀区在建的“曹雪芹西山故里”、白家疃红学小镇等,就是为了让人全方位了解曹雪芹、欣赏“红文化”。
莎士比亚故居所在的小镇斯特拉福,人口不过3万,每年的游客却有50万。由此,陈名杰建议:“要利用好名人故居中的产业机会,鼓励社会各界的参与,促进文化的可持续新生。”
在国外,自筹款是名人故居资金的主要来源,而非政府拨款。赚来的钱用于维修建筑、收集文物等,从而吸引更多游人,形成“良性循环”。
而国内名人故居的“冰火两重天”,也表明经济效益已成为决定故居生死的关键。当老舍故居沦为大杂院,齐白石故居成闹市孤岛,张爱玲故居却在“张爱玲热潮”效应下翻新、修葺,甚至出现“爱玲书房”。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看似可行,但有网友质疑,这理论上“双赢”的做法,可能会在实践中“变味”。按理说,这出戏该由“文化”来唱主角,却时常成了“经济”的独角戏。戏唱完了,人们的腰包鼓了,但说好的“文化保护”却忘了。
对此,戴安娜表示,“莎翁故居”依靠旅游来维系,但却建立在对其严谨的保护之上,不仅一如既往遵循固定原则,甚至细致到老宅的温度和湿度。也就是说,经济再强,却仍应以文化为标尺、为目的。
“文化名人是世界的,加强国际交流,传播其重要思想,反映人性、探讨人的价值,比像博物馆一样收藏更重要。”加莲娜说,“中国的发展令世界瞩目,但世界对中国的认识还不够。曹雪芹是展示中国魅力的一张靓丽名片。”
曹雪芹的地位得到世界公认,但国际影响力仍然有限。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知名学者傅光明发问:“我们纪念莎士比亚,但外国人会纪念曹雪芹吗?”
由此,北京曹雪芹学会会长胡德平感慨道,传承曹雪芹等历史名人,不应“关起门来搞保护”,更要“以自信、包容、开放的态度面向世界。”
当下,如何打响本土名人的国际知名度?法国巴尔扎克纪念馆馆长伊夫·卡涅提醒,展示名人的形象,不仅要用各国观众都理解的方式,更要不断创新传播手段。
据介绍,法国近年在世界巡回办展览,把“巴尔扎克的故事”送到各国人民家门口;英国则借网络发起电影节、戏剧节等,吸引了60—70个国家的选手参赛,培养了更多“莎翁迷”。
“文化需要交流,文明需要对话。”陈名杰说,“这次国际文化论坛是起点,今后应探索建立长效的交流机制和平台,把历史名人的研究、传播、产业等资源聚一块儿,让本土文化越来越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