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柏林墙到富士山,从凯旋门到武吉知马山麓,中国人在海外是什么形象?这一周,本报“闯荡世界的打工者”系列报道讲述了一个个真实的海外打拼故事,传递出奋发努力、积极向上的“中国精神”。
众多学者认为,这组报道为观察研究海外华人提供了翔实样本。同时,报道引起各方读者强烈兴趣和反响,而远在他乡的那些故事中人也纷纷以越洋电话、电子邮件形式表达了内心的感情。
市交通执法总队党委书记梁兵农一看到记者,立刻兴奋地说,“谢谢《劳动报》,让我找到失散多年的老友,更了解到他们成就背后的艰辛。”
本报在报道中讲述了戴北燕20年间从打工、开餐馆、办超市到实现开中医诊所的人生理想。读着她的传奇,梁兵农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因为,身在德国的戴北燕正是他已失去联系多年的老朋友。“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周遭有不少朋友奔赴大洋彼岸。”梁兵农说,“《北京人在纽约》这部电视剧之后,似乎很少有电视或新闻作品深入介绍海外中国人。”
徐汇区天平社区总工会副主席沈美凤是本报十几年的老读者了,“闯荡世界的打工者”系列报道一篇不落一一读完。“此次境外采访将镜头瞄准海外游子,打开了一片新视角。随着改革开放推进,走出国门的上海人和上海企业越来越多,这组报道让我们了解了他们的奋斗和成就,很受鼓舞,也很感动。”
闵行区颛桥镇总工会主席任燕飞笑着说是怀着几分好奇、几分感慨、几分满足看完这组报道的。她说,起初只是抱着想了解国外打工者生存状况的心态开始阅读的。然而当读完整组报道后,深感无比自豪。她动情地表示:“希望《劳动报》能再接再厉,多出这样精彩的报道,让我们和职工心连心。”
中智人力资源咨询公司常务副总应利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外出打工以蓝领居多,现在越来越多中国人进入了更高层次领域。早年,跨国公司讲究本土化,国内人才最多在中国总部谋得一职,随着劳动力素质不断提升,他们也有了更大空间被派往世界各地。
她认为,这组系列报道敏感捕捉到了人才市场中的最新动态,在考量人力资源全球化课题时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这组报道刊发后,文中人物原型们纷纷通过网站和转载读到了“故事中的自己”,他们打来越洋电话或发来电子邮件,再一次向祖国表达了内心最强烈的呼唤:中国,你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
李森平(新加坡樟宜二期的项目经理)我们已经在新加坡坚守了20年。在海外施工真的不容易,面对各方压力,特别孤独,这时候,来自家乡的声音绝对是雪中送炭,格外温暖。这样的报道对我们这些海外项目施工者来说,绝对能起到鼓励作用!
王成(中交三航局有限公司二公司党委书记)报道写出了“走出去”职工的心声,《劳动报》起到了企业与“走出去”职工沟通联系的“桥梁”作用,公司决定把报纸给职工在国内的家属都寄上一份。
何晓杰(新加坡大士南裕廊船厂项目预算员)虽然看的是劳动报电子版,仍让我们海外员工感觉亲切。我是“80后”,毕业后没多久就来了新加坡,在这里虽然艰苦,但是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藤川(荏原株式会社董事长)我们公司早就没有日本人和中国人的区别,中国员工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勤劳、智慧、勇于创新的精神让人非常钦佩。作为公司,要尽最大可能给他们发展的空间。
李杰如(东海橡塑株式会社)在海外打工的每个人,追随理想是从学会适应开始的,学会适应是种能力也是种信念,更是一种智慧。有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与信念的话,这种价值观在哪里都能被认可。
娄欣瀚(八十岛株式会社)在海外成功只靠一个人的力量做不到,重要的是全中国人共同的努力。
这是一群让人激动的中国人,从德国、法国到意大利,从企业家、中医、记者到设计师,形象建构有血有肉,奋斗故事真实感人。
表面上看,这组报道以地理位置划分了打工者故事,实际却从“中国梦”、“中国智慧”、“中国制造”延伸到“中国文化、全球共享”、“中国精神、改变世界”。这些高屋建瓴的主题,极富新意地从海外打工者这一群体透视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新形象、新成就,展现了知难而进、勇于创新的中国精神。更可贵的是,文章始终贯穿着浓浓的人文关怀。
“新一代”海外华人和祖国一起成长,一起经历了政治变迁,经历了传统文化解构与重构的过程。他们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由过去相对单一的种群构成变为多元化种群构成,带来的多元文化并存是200多年来海外华人史上从未有过的。热情关注和深入研究这些现象,可以有效地推动社会良性发展,为观察海外华人提供了新样本。
《劳动报》关注全球华人,以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为己任,引领舆论潮流,传递主流价值观,充分体现了新闻人深重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这组报道读出了中国文化在“走出去”之时的自强不息,善于变通。客观展现出中外文化交融时的动态变化。
从交流角度看,文化总是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流动。这一过程中,吸引了一批中国人往外走。中国人在欧洲开餐馆、做中医,都是在进一步让西方了解我们的文化。另一方面,现在留洋人群的素质、层次越来越高。
随之而来的变化是,以前他们带来的是一批万元户,现在则带回了增值财富的先进经验。陆晴;李蓓;刘骏;王玉君;李貌;陆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alfdls您好,欢迎您发表评论!(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观点)
从柏林墙到富士山,从凯旋门到武吉知马山麓,中国人在海外是什么形象?这一周,本报“闯荡世界的打工者”系列报道讲述了一个个真实的海外打拼故事,传递出奋发努力、积极向上的“中国精神”。众多学者认为,这组报道为观察研究海外华人提供了翔实样本。同时,报道引起各方读者强烈兴趣和反响,而远在他乡的那些故事中人也纷纷以越洋电话、电子邮件形式表达了内心的感情。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老友,谢谢!没想到老友在......
首页新闻股票基金期货期指黄金外汇债券理财银行保险信托房产汽车科技股吧论坛博客微博视频专栏看点问达培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