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和“表演”会让你更加焦虑懊悔

2018-08-11 11:25:15  阅读 105 次 评论 0 条

  在生活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类人,思维活跃,极善幻想,今天想着自己应该成为这样的人,明天又想着自己要做那样的人,忽而看到别人做成了一件事,便激动不已,自己也蠢蠢欲动,忽而又看到别人又得到了什么,立马感慨冲动,心中跃跃欲试。有一颗非常好“动”的心,似乎什么东西都会对自己善“动”的心带来冲击和影响。他们热衷于名人成功故事、励志传记、心灵鸡汤、名人名言等,成功故事都会让他们兴奋不已,这些东西都极易触动他们敏感的神经和那颗好“动”的心,每次都会让他们情绪亢奋、血管喷张、心情激动,然后,就是在心里暗自赌咒发誓,或者给自己制定目标,考虑计划,暗下决心让自己从现在起开始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等到过上一段时日,这些触动就慢慢失去应有的效能,激荡跳动的“心”便开始平复,那天再看到类似的东西,又会重复上述这个过程。他们一直就生活在“激动”引发“心动”而到最后却并不“行动”的怪圈里,一直只是“心动”却从不行动,最后是一无所获。

  还有另外一种类型和第一种类型相似,但是比第一种类型更进了一步,他们往往“心动”以后也开始“行动”,但是,“行动”的程度十分有限。他们往往只是为自己“行动”所需的“硬件”的准备工作做到充分到位。比方说看别人外语考试过了几级,某某考过了雅思或托福,然后心动不已,自己就购买了大量的书籍、视听设备,一应俱全,实际结果书并未动几页,有很多甚至从未翻过,完全的新书,视听设备也在用,但是,可能看了不到十分钟的讲座,却看了几个小时的韩剧,戴着耳机听了没有多少发音,却是听了几十首的流行歌曲。当看到别人有八块腹肌,或者是看到人家人鱼线、马甲线、前凸后翘,曲线分明,然后就立马羡慕,又是健身卡、又是瑜伽垫,然后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偶尔去趟健身房,也是在健身器材上摆几个造型,发个朋友圈,炫一下我在健身,然后就在健身房开始刷屏或打游戏了。

  再比方身边有同学考上公务员了,在羡慕之余,去买了各种辅导教材,模拟真题等种类繁多,然后在朋友圈里发上祝今年一考成功,为自己加油之类的文字,然后该泡吧泡吧、该卡拉依然OK、首映大片一个不少。这些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这下群体和第一种类型的人相比所不同的就是,在“心动”的基础上稍微“行动”了一下,但只是“微动”,最终给人的感觉是“刘备摔儿——给别人看的”,更多的像是一种表演,也就是现在人们说的“假努力”,而这类的人同第一种人的结果并无二致,最终一事无成。

  不管是上面的“心动”者还是“表演者”,只要有了上述两种行为,在生活中更容易让人焦虑和懊悔,为什么呢?因为,在生活中如果我们对待成功和让我们羡慕的事情,如果我们采用这样两种心态去对待,便不会对自己产生多大的心理冲击和影响。一种是以淡定平和自然的心态去看这些事物,别人成功或者获得,那是人家付出和努力的结果,得到这些是很正常的,我们之所以没有得到这些,就是和人家在能力才华方面存在差异,五指伸出还有长短,而且我也没有去做这件事情,怎么会得到呢?这样看待你就觉得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你的情绪心态也就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和起伏。另一种心态就是看到别人成功或者获得,自己想得到就立即行动,不断努力、不断打拼付出,到最后自己也可能成功或者获得,即使不成功或没有得到,那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了,可能自己不具备人家成功者所具备的那些条件。而自己也真真正正、实实在在努力付出了,也就无怨无悔了。

  而对于那些“心动”和“表演者”而言,他们为什么更容易焦虑和懊悔呢?因为他们对别人这些成功和获得特别留心与在意,而自己却没有按照成功者之路去行动,他们就不断的徘徊在盼望渴望与失望之间,“心动”这一直处于不断励志却从未行动,陷于一种对自己的不断指责和无形的焦虑之中,对结果无望的懊悔。“表演者”不断在自己营造的“虚假努力”里,看似在做实则未动,最后依然一事无成、一无所获,然后不断表演不断后悔,也就是这两种人始终处于某个成功的事或某个人的所得,自己曾经都也想过都也动过,但是没有结果,就这样不断重复自己的行为错误,也就不断地陷于对自己内心的折磨,懊恼不已,周而复始。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23799.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