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爱迪生》:放飞科技强国梦想

2018-08-14 23:28:42  阅读 119 次 评论 0 条

  人民网上海3月24日电 (记者 曹玲娟)霍金曾感言:“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要保持一颗好奇心。”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也通过微博回答了@TFBOYS-王俊凯提出的问题并对中国青少年们的“好奇心”点赞:“他的提问让我看到了中国千禧一代的年轻人对未来的思考和好奇心。我希望,当你们追求科学以及其他创意时,如此的好奇心和自信可以延续下去……

  今年登陆东方卫视的《少年爱迪生》就用“32个国家、数千名少年创客、72小时线小时作出一个全新发明”等一系列亮眼成绩单展现了这份“好奇心”的力量。节目一经播出后便收获“全国52城收视率”排名第5的好成绩。在收获满满好评之余,这档以着力展现青少年通过科创发明实现梦想的大型科技创新类节目其实已扎扎实实做了5年。

  截至目前,总计有来自全球近千名少年创客参与到《少年爱迪生》节目中。他们的发明作品涵盖人工智能、生物科技、航天技术、工程等多个学科门类。不论是前沿性还是专业度,都处于全球同年龄阶段科创作品的一流水平。

  比如上海交大附中高二学生王瑜亮发明的一款基于Li-Fi的全新定位系统。 Li-Fi的全称是可见光通信,简单来说,就是无需wifi信号,点一盏灯就能上网。然而国际上关于Li-Fi的研究基本应用于特种行业或大型设施,如何将其发展到民用生活鲜有提及。王瑜亮找到的手机移动端、摄像头和定位的应用方案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他所设计的“扫一扫灯光就能上网”的新模式,就能走进千家万户。

  16岁的饶帅运用自己掌握的计算机技术向难以攻克的癌症“叫板”,发明了一款“人工智能医生”。饶帅发明的“人工智能医生”是一套利用4种不同算法、对患者的医学检查数据进行全面分析的计算机程序。通过海量的案例数据比对,计算出最合适患者的诊疗手段。饶帅希望自己的“人工智能医生”可以辅助医生做出更准确的判断,提升癌症患者的诊断率和检出率,为人类造福。

  来自山西太原17岁的少年王文鹤,利用3D打印技术设计发明了一套外骨骼运动系统装置。凭借这一作品,他获得日内瓦发明大赛的金奖。为了发明这套作品,王文鹤曾打算推迟一年参加高考,这个想法遭到父亲的强烈反对。此时,学校校长武翻旺不仅做好王文鹤父亲的思想工作,还为孩子设立了科研专项资金。在校长看来,校园里并不缺考试达人或刷题学霸,反而是善于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未知的学生太难能可贵。

  17岁的女孩寇西卡来自印度,她发明的是目前全世界最小的一颗航天卫星,长度仅为3.8厘米,和成年人的一节手指差不多大,重量只有64克。寇西卡的这颗小卫星已经在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帮助下成功发射并完成回收。一直以来,性别的偏见让寇西卡在科创道路上,遭遇不少技术以外的难题,但这位印度女孩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科学梦想,她希望借助《少年爱迪生》的舞台让所有人看到印度女性的风采。

  正是这些有血有肉的故事一改人们往往对科技本身的“高冷”印象,都说孩子的梦想质朴而单纯,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往往会成为最打动人心的力量。在《少年爱迪生》的舞台上,既有“次时代”的顶尖技术,也让发明成为传递温暖和激励的载体。每一个发明都有一个“发明缘起”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人们被感动,被吸引。潜移默化中也让科学有了更多的亲和力和温度。

  发明家爱迪生曾说过,“天才就是1%的灵感+99%的汗水”,《少年爱迪生》也同样以弘扬工匠精神和勤奋努力为宗旨。《少年爱迪生》更像是一个“教育地图”,在这里,不仅能看懂中国的教育,更能看到世界不同文化背景下教育的真实生态。可以说,《少年爱迪生》节目不仅展示了科学,也反映社会热点、传递了人间真情,教育真谛。也正因抓住了社会民众普遍关注的热点,共情共理,传递正能量,五年来《少年爱迪生》节目才扎扎实实地走进了观众心里,成为了一档温暖人心、有温度的好节目。

  《少年爱迪生》第五季每周六上午9:00东方卫视播出,3月24日20:05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出总决赛。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2412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