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技大学开展两地书筑梦 家书成学员心灵鸡汤

2018-08-19 19:03:36  阅读 144 次 评论 0 条

  “23年青春都留在了雪域高原,珠穆朗玛、羊卓雍错……至今让爸爸魂牵梦绕。”4月初,父亲的来信让国防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大四学员杨光流泪了。

  发生在杨光身上的一幕,是国防科技大学开展“两地书,共筑梦”活动的一个缩影。该校领导说,目前,“家书”已从故乡延伸到了部队和母校,表现形式也拓展到网络、手机短信、微信等平台。

  “这就是你们逼我上军校得到的回报!”身背两个处分的杨光在给父母的信中狠狠地写道。

  “你爸痛哭一晚、病了,奶奶卧床不起,你怎么还长不大?一个男人怎能只考虑自己,不管家族和国家对你的期盼?”妈妈的信字字千钧。

  一个月后,一封沉甸甸的家书送到杨光手中。拆开一看,他呆住了,里面是父母前不久入藏故地重游的照片:

  数十年前曾驻守过的简陋营区成了果园,一面营房围墙上还留有示范拼刺刀动作要领的图案。一栋栋现代化的崭新军营拔地而起,父亲笑得那么灿烂……

  “一周后我们就开赴黎巴嫩了。你要学好外语和专业,回来也要带兵出国维和的!”4月上旬,一封来自第14集团军工兵团的信让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学员黄立志感到“压力山大”。

  身为战士学员的黄立志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然而,对部队了解、学习有的放矢,却是他的优势。“对于我们战士学员来说,部队是娘家。部队‘家书’是我学习深造的‘航标’。”黄立志说。

  让战士学员胡海军印象深刻的是第五十四集团军某团组织股秦股长写给他的一封信。那一次,学校组织学员到第五十四集团军实习。某团两位刚从院校分下来的排长截然不同的境况引发了胡海军的思考:一位虽曾多次在全团比武中夺冠,却总是和战士、指导员发生矛盾冲突;另一位刚到连队就和官兵打成一片,工作开展十分顺利。

  返校后,胡海军和该团组织股秦股长保持书信联系。“人聚在一起不叫团队,心聚在一起才叫团队……”秦股长信中写道。

  让人惊讶的是,炮弹和坦克竟是已经退役或濒临退役的“爷爷辈”装备。库存较多的老装备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这是国防科大毕业学员、沈阳军区某旅副参谋长张爽的妙招。

  “变废为宝,全靠老师指导!”演练后,张爽在给导师陈洪辉发去的“家书”中这样说。情况交流、技术启发、鼓励鞭策……翻阅信箱,记者看到,陈洪辉给他的37封“家书”催生了张爽将科技服务于部队战斗力的13项成果。

  “母校的‘家书’将我扶上马再送一程。”张爽的这番话正在被该校更多的毕业学员感同身受。“为了指导学员更好地为部队服务,我们将课堂延伸至部队,将50分钟课时延长至学员的职业生涯,书信邮件是重要渠道。”该校计算机学院教授周为国说。(蔡渭滨 吕 超 本报特约记者 张 喆)

  东莞外来工群像:每天坐9小时 经常...66833日本女生的冬天:真的是上身厚衣下...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24694.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