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梭,常常想起孔子的名言:“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这句话含有太多的人生哲理,是中国人定位人生时间的坐标。小时侯对于外部的世界,是好奇心强,什么都好奇,自已又找不到答案,万事都需要别人帮助,是一种外部依赖性心理。老师说的,电视、电影里的、书上写的,都是权威的,是知识的来源地。记得小时候,小朋友之间争论什么问题,常常是以“书上说的”为准,“书上说的”严然是尚方宝剑,是“金标准”。到了“三十而立”,就可以确定自已的人生道路,可以立业了。好奇心已经大大地减弱,对世界有个大体的把握,实际上是不需要太多的好奇心,对外部世界的依赖少了。但还没有到“不感”的地步,对世界的感知尚来透彻。
“四十而不惑”是真正到了对外部世界有了完全的了解,人生已经成形了,没有什么可以好奇不解的东西。不知道的东西是因为自已不干那一行,没必要了解。如果觉得“四十而不获”,是因为没机遇,没有一个好的平台。不过这个阶段的人,常常觉得心里着急,已到人生顶峰,再不作为就没机会了,年龄储蓄已将近用完了。
每想起光阴逝去,岁月不再,心里一半是惶恐,一半是不安,外带些着急上火。人生如果能到500岁,这些不安就会减少多了。
展开全部1幸福藏在糊涂里有两个落水者,一个视力极好,一个患有近视。两个落水者在宽阔的河面上挣扎着,很快就筋疲力尽了。突然,视力好的那位看到了前面不远处有一艘小船,正在向他们这边漂来。患有近视的那位也模模糊糊地看到了。于是,两人便鼓起勇气,奋力向小船划去。划着划着,视力好的那位便停了下来,因为他看清了,那不是一艘小船,而是一截枯朽的木头。但患有近视的人却并不知道那是一截木头,他还在奋力向前划着。当他终于划到目的地,并发现那竟然是一截枯朽的木头时,他已离岸不远了。视力好的那位就这样在水里丧失了生命,而患有近视的那位却获得了新生。有两个患有癌症的病人。一个人耳朵灵便,从医生的谈话中听到他们只能活三个月时间了。于是,整天郁郁寡欢,结果还没到三个月就死了。另一个人的耳朵有些背,别说偷听医生的谈话,就是你跟他直接说,他还听不大清。奇怪的是,他不但活过了三个月,到现在已是两年过去了,他还好好地活着。
在美国,有两家同样大小的公司,它们的总裁一个叫罗伯特,一个叫史蒂夫。罗伯特是一位精于算计的人,凡事都比别人看得长远。因为他早就预测到了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所以他决定将公司解散,还能给自己和员工们留一些生活费,不然到时肯定会负债累累。因为他分析到,在2008年,美国有30%的公司要倒闭,像他现在这样的小公司,肯定在那30%之中。
史蒂夫不但不是一个善于算计的人,甚至还给人一种愚笨的感觉。他憨憨地认为,未来永远是无法预测的,就算你将世界上最完美的计划放在他的面前,他也不会相信,因为未来还没有真正到来。他觉得自己的公司只要能够生存一天,他就一定要让它支撑下去。结果,他的公司竟然奇迹般地度过了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最终,会算计的人将公司解散了,而不会算计的人,却将公司比以前办得更红火了。
人生中,很多事,不知道的比知道的好,不灵便的比灵便的要好,不精明的比精明的要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难得糊涂。其实,人生本来就是糊涂的,所有的快乐和幸福都藏在糊涂中,一旦清醒了,所有的快乐和幸福也就跟着烟消云散了。
生命是有限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无法将生命延长到我们理想的程度,我们所能做的就只有提高这有限的生命历程的质量,使这有限的人生旅途更有意义。
要懂得珍惜。珍惜每一寸光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孔夫子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要把有限的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花在学习上,多读一本书,多学一点东西,多了解一点世界;花在工作上,多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真正做到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要珍惜一粒米、一寸布、一张纸、一支铅笔。“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享受的每一份服务,我们使用的每一件物品,都凝聚着人们辛勤劳动的汗水。我们吃饭时只看到雪白的大米,却看不到农民在烈日的暴晒下赤脚在田里耕种;我们用精美的铅笔,学习写字,却不知道制造一根铅笔从伐木到油漆包装直至送到文具店,要经过多少人的劳动。因此要懂得惜福。要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人海茫茫,能回首相聚就是缘分。要珍惜别人对自己的每一份关爱,哪怕只是一句问候,一个微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不能以怨报德。要懂得尊重别人,感受别人,体恤别人。
要有悲悯的情怀。人生在世,要心存感激,有一颗感恩的心。小时候,我们离不开父母的养育;长大了,离不开别人的帮助,我们吃着别人生产的粮食,穿着别人缝制的衣服,住着别人建造的房子;生病了,还要别人照顾。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别人。所以,要敬重别人、包容别人,常怀一颗慈悲的心去帮助别人。要把关怀别人、救助别人当做自己的天职,变成自己的天性。正所谓:“予人玫瑰,手
要有面对苦难的意志和勇气。人世间许多重要的事情,只有通过忍受磨难才能有所感悟,所谓“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有时候,通过忍受磨难,才能表达真理和爱,才能唤醒人性中的良知。一个人只有敢于并勇于承受磨难,才能锻炼成无所不克的意志,才能不断增长道德勇气,以至于可以无畏地直面死亡。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说的也是这个意
人世间,我们都是匆匆行者,沿途的风景再好,也不可贪恋,路上的客店再舒适,我们也只是过客。弱水三千,只能取一瓢饮。人赤条条来到世间,又赤条条离开世间,生时没有带来任何东西,死时也带不走任何东西,无论你是君主还是囚徒,是富豪还是乞丐,概莫能外。这是造物主给人的定数,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所以,要有一个明白的头脑,把人生想透彻。在滚滚红尘中,要学会“爱惜自己的羽毛”。王阳明说:“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精明明,无纤介染着,只是一无我而已。”只有进入无我之境,才能超然物欲之外,“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自始至终干干净净地做人,走完人生的旅程,这就是生命的品格。
约会那天下午,程准时到达水吧,可左等右等不见女孩的影子,心情就一点点地往下落。终于四十分钟后装扮一新的女孩闪亮登场,歉意地说因为做头发迟到了。程微笑着原谅了,可心里却有不可遏止的郁闷,可以随意爽约半个小时以上的女子绝对不是他所期望的。那次约会散场后,他确定他和女孩的关系只能定位在朋友而不是女朋友。
从那以后,程给自己做了一条规定:从到达约会地点开始,如果自己数到500对方还不出现,就毫不客气地撤退。因为这规定,两年中程错过了几个感觉很不错的女孩,可他竟然从没想过要推翻这个在别人看来有些古怪的规定。
直到今年春天在出差上海的飞机上,命里注定般遇到邻座的女孩。女孩的眼睛深邃而清澈,脸上是那种温柔而明媚的微笑,这种亲切吸引着程主动搭讪。开始只是有一搭无一搭地没话找话,可没想到越聊越投机,越聊越被对方的睿智和精彩深深吸引。走出飞机场时,终于忍不住互留了姓名和手机号码,女孩叫奕奕,是一个咨询公司的职业培训师。
整个出差期间,程一直着魔般地牵挂着奕奕,眼前总是晃动着奕奕那双漂亮的大眼睛,耳边也仿佛还回响着她清脆而动听的声音。这种感受好像让他回到了情窦初开的少年时代。
几天后,当程知道奕奕回到北京时,两人约定去吃烧烤。走进那家店门,程就习惯地数起数来。眼前回放着那次和奕奕在飞机上的情景,心里饶有兴致地猜测着奕奕是不是和自己口味差不多呢?迟到是因为工作忙碌还是路上堵车呢?等她来到后最好和她聊些什么新话题呢?不知不觉,嘴里的数字已经数到了499,可仍然不见奕奕的影子。程灵机一动,不自觉地往下数:“499.1、499.11、499.12……”
谢天谢地,两个数字之间足够一辈子也数不完的。终于程刚好数到499.228的时候,奕奕推门而进。天地良心,绝对在500以内啊。
那次烧烤成了两人关系的里程碑,接下来的日子,爱情顺理成章生根发芽,生机勃勃。
冷冷的,打在脸上身上,长长的头发变的象海底的水草,湿湿的腻腻的贴着皮肤,里外三层厚厚的衣服没有挡住一点点寒意。我沮丧地站在熙熙攘攘的街头等着去买票的朋友。心里在埋怨自己怎么找了个这样的鬼天气出门。
抬起头看到一个瘦瘦的男人,一张脸看着很脏也很苍老,而且还有一只眼睛是盲的,很让人注目,头上戴了一顶破帽子,伸出的胳膊下面还架着一支拐杖,背上还背着一个破破烂烂的包。而那只手却紧紧地拉着另外的一只手,一个神情痴呆的妇人。
我转过头去,几次上当的经历让我对这种事情和这种人已经没有了好感和信任。我脸上冰冷的表情可能让男人觉得没有了希望。伸出的手缩了回去扶着拐杖,另一只手牵着那个妇人,蹒跚地向我身后慢慢的走去。
我的眼神顺着他们走的方向扫过去,突然发现那个男人穿的鞋、让我触目惊心,那已经不能称为鞋了吧,只有两根塑料带子绑着一个鞋底,分不出颜色的裤子显得有点短,于是在这个阴冷的冬日里,那个男人露着脚踝处的一大截和一双赤裸的脚。我想骗人的人不会让自己受这皮肉之苦吧,即使再破再脏,也不会让自己冻着的。不就是要一个馒头的钱吗?给他吧。
我从兜里掏出了一个一元的硬币,转身塞给了那个老人,依然什么也没说。老人拿到钱的时候,很柔情地看着那个面无表情的妇人,好象在告诉她你可以有吃的了。他的神情让我心里有些惶恐。
男人转头来对我说,谢谢你,小姑娘,好人会有好报的。你们家人都会有好报的。我笑了笑,摇了摇头。老人可能看出我没有急着要走的意思就笑跟我说,你看,她是我媳妇,我40多岁才找到这么个媳妇,我又瘸又瞎的,而她还是个傻子。男人又摘下了帽子,笑着跟我说,你看你看,我还是个秃子……男人很快乐的跟我讲述着。
他说话的时候我打量着被男人牵着手的妇人,却惊讶地发现她很干净,脸部的表情有点痴呆,很安静的样子,看起来眉清目秀的,头发整齐的梳着。上面是穿了棉衣的,因为看起来有点臃肿,外面是一件灰色的外套,连领子扣都系的很严实。下面不知道里面穿的什么,但也应该不薄吧,因为整个身体都看起来都鼓鼓囊囊的,一双黑色的布棉鞋,头上还有一顶看起来不漂亮却很暖和的毛线帽子。
我的心突然变得温暖,这样一个又瘸又瞎,赤着脚的老人,却在这个冰冷的冬日把他的傻妻包裹得如此严实,如此干净。
老人很礼貌的跟我道别,拉着他的傻妻走向一个卖食品的小摊位,离得太远我不知道他是不是给他的傻妻买了馒头,但我知道她跟着他也许会挨饿,但最饿的绝对不是她。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爱情。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生活中,他们的生活可能跟爱情无关,因为他们的生活进不了爱情的套路,没有鲜花,没有钻石,没有烛光晚餐。居无定所,衣食不足,什么都没有,连自己的身体都不是完整的。
在匆匆忙忙的都市,生活中的很多细节好像都被忽略了。有些人归结于,是因为整个城市充满浮躁的气息;有些人认为,是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又有些人以为,自己早被这样一种快节奏的生活所麻木。
是因为浮躁吗?是因为没有棱角吗?还是因为真的麻木了?也许都有点,也许又都没有,只是在这样的城市,人们越来越缺乏的――是一颗感知的心。
曾经,我也这样认为,认为在这样物欲的城市,开始迷失心的方向,变的麻木,变得没有太多情感。不确定封闭自己的心,是因为害怕孤寂,还是在自我保护,只是不由自主地那样做了。情绪越来越少,笑容越来越少,有人会说我冷冰冰。终于有一天,一次感动,正如我之前文章中提到的,一次幸福的感动,改变了我。
是啊,生活是需要感动的,这样的感动不仅仅是爱情,更来自于友情,来自于亲情,来自于彼此的心心相惜,更来源于内心时时刻刻的牵挂。
感动,触动了我内心太多太多的柔软,从来没有如此深刻的感慨,从来没有如此柔软的情怀。正如此刻听着的“kiss the rain”,旋律如此柔和,如此温情,让人如此陶醉,让我忘却了尘世的诸多烦恼。
以前,从来没觉得感动如此重要,一直认为,生活就是那么一回事,一切的一切都将归于黄土,化为乌有。也许是因为看淡了生离死别,也许是觉得人生再感慨也不过是人世沧伤,终将渺小地画完句点,成为彼此的过客。可就在一瞬间,让我明白,生活是需要感动去支撑,去维持的。只有那样,心才不会孤寂,只有这样才能感觉到被爱。只有伸出自己的双手,才给了自己和别人握手的机会。
生活中一个细微的感动,可以带给人良久的心绪,而这些心绪需要心灵的感知。然后,怀抱感恩的心去生活,一切都将会变得美好。
付出和被感动的快乐同样让人拥有幸福感……也许,这才是我理解意义上的生活,不一定拥有足够的财富,却拥有无数的关爱,不一定拥有至高的地位,却拥有许多对你微笑的脸,不一定拥有控制一切的权利,却有人愿意为你付出,为你牵挂。
是啊,上帝是公平的,他为你关上门的时候,会为你打开一扇窗的。打开仅有的窗户,我同样可以拥有阳光,拥有空气,拥有美景,也许视野狭窄了些,但终究那是我的世界。
在这样的世界,我一个人翩翩起舞,在这样的世界,我安排好自己的每一步生活,在这样的世界,我享受一个人的孤单,享受一个人的狂欢,在这样的世界,我也享受着和朋友心心相惜。
总是牵挂着花花是否有美好的爱情,牵挂着戎戎是否适应韩国的生活,牵挂着大头总不记得给我电话,牵挂着代代是否偶尔还会感伤,牵挂着月的笑容是否依旧绽放,牵挂着静是否依旧执着。身边的,我努力去感知着,遥远的,我努力去牵挂着,而生活,总是感动着。
生活的点滴构成了美妙的诗篇,写出了最最真实的情感。选择了一个人的生活,不等于不期许爱情的出现;迷恋上雨季,不等于不喜欢灿烂的阳光,独自坚强面对一切,不等于不希望有温暖的臂弯。
十六年前的7月,我正站在高考的起跑线上,扣响了自己冰火两重天的未来命运之门。
公布高考成绩的那一刻,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470分,距离当时的中专分数线分,我呆呆地站在同学们当中,大脑一片空白,对周围的惊喜、欢呼、哀叹、悲鸣没有任何的感觉。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的家,当我把高考落榜的消息告诉家里人时,过去一直对我寄予厚望也对我充满信心的家人沉默了。
不能上大学,就意味着我将回村务农,很快成为一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民。我就像一支突然宣布破产的绩优股,在村里的地位一落千丈。
家里人都劝我去复读,但我却不肯接受任何人的意见,而且态度极为强硬,看着他们被我拒绝后的无奈表情,我的心里有一种快感。后来我真的成了孤家寡人,没有人再愿意理我。那时我的心情糟糕极了,动不动就发脾气。
就在这个时候,老婶一家人走进了我的视野,老婶家与我家并无亲戚关系,只是在农村都习惯这么称呼。老婶家成了我的避风港,我在吃完晚饭后时常去她家,与她们一家人快乐地谈天,无拘无束地说笑,感受最纯朴的乡情。那是我生命中最消沉的一段时光,幸好有老婶一家人陪伴,才使我没感觉到那么绝望。
高考落榜的那一年冬天,我毅然选择了从军之路。因为与家里人意见不一致,临行前,大家对我在部队的前途也非常担忧,年轻气盛的我却不以为然。部队的生活紧张而艰苦,但我却快乐无比,远离了熟悉的人群,让我的心理压力减轻了许多。不知有多少个节假日,当战友们纵情娱乐的时候,我却拿出高中时期的课本,默默地钻研、背诵,为全军统考做着准备。
在部队服役两年之后,我终于又迎来了参加全军统考的机会,这一次,我牢牢地把握住了机遇,将全军统考丛书背得滚瓜烂熟,再次经历七月的洗礼之后,终于以高出录取分数线分的成绩考取了长沙的一所军事院校,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的心情异常平静,一分汗水,一分收获,这是我意料中的事。我极为低调地处理了这件事,甚至没有与最好的战友一起庆祝一下。实际上,经历了那么多事,我对一切都已经看得很淡。大学之路,只不过是人生道路中的一条,即使不上大学,我仍然要快乐地生活。
十六年的时光变迁,让高考失败后的生活早已离我远去,但我仍然要说一声:感谢生命中的那次失败
我知道,这问题问得似乎很傻。那么轻盈的一滴,流过脸庞,常常只在瞬间。如果是那些琼瑶苦情戏里的演员,几秒钟就可以泪流满面。又何必问,一滴泪,落下的时间?
可我常常觉得,流下一滴眼泪,需要很久很久。人越长大,就越习惯于压抑内心的真实感受,不再放声大哭放声大笑,什么都只是淡淡的点到为止。好像越来越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让我伤心到立刻落泪,像是传说中丢失了泪腺的骆驼,再也找不出,释放伤感的出口。于是一滴泪,在渗出眼眶之前,早已在心中酝酿了许久,甚至可能在落下之前,已经悄悄蒸发。
一个朋友前阵子和男朋友分了手,一帮死党本来是要赶来安慰她受伤的心的,可她却笑我们太八卦,生生把电影里的伤感离别当成了现实。女孩天天照常上班,吃饭,讲荤笑话,活得滋润而充实,好像比分手前还要容光焕发。
然后一晚,几个死党开玩笑对着蜡烛许愿,又把蜡烛放的老远,说这样都能吹灭方能如愿以偿。几个人嘻嘻哈哈都成功了,轮到了她的时候,偏偏那烛火顽强起来,如何奄奄一息都能死灰复燃,在那里挑逗般的摇曳,于是众人起哄说你没戏了死心吧……
她的眼泪一瞬间喷涌出来,滚滚而下,还在兀自拼命吹着不肯罢休。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一种汹涌的哭泣,那不是在流泪,简直是飞流直下三千尺,仿佛她身体里的水突然绝堤。她就那样泪如泉涌的哭了很久,终于承认,她还喜欢他,她是在悄悄不争气的许愿,可以破镜重圆。
她一直辛苦的忍着忍着,不愿那么软弱,不想给人同情的借口,她不愿,让他以为她没有了他就不行。于是那么多悲伤的水,就在心里长久的堆积。她其实一直在流泪的,只是我们看不见,它暗暗流淌了。那么长时间,终于在那一刻可以,一泻千里。
有些怀念还是个婴儿时,那样随心所欲的哭泣,畅快淋漓。不仅如此,那时的眼泪,还往往会为我们换来温暖的抚慰和精心的呵护。其实一直以来,哭泣都是人类缓解忧伤保护自己的本能,不论男女,都同样需要如孩童般,用哭泣来发泄感情,湿润干涩的眼睛。只是我们终究是不敢不愿不甘心,在人前就这么示弱,落得当众撒娇之嫌。何况就算哭了又能怎样,擦干眼泪依然不得不独自承担,何必浪费时间?
有的时候感到难过,就一直对自己说,先不要哭先忍着,现在要去上学要去和爸妈吃饭,等过一会儿,回了家再关上门哭。于是很辛苦的仰起头深呼吸,仿佛把那滴眼泪又狠狠压回心里,神色如常的,奔波,忙碌,寒暄,微笑。可是好不容易回到家,已累得筋疲力尽,除了困也顾不上其它,还是洗洗睡吧还是不要再这么多愁善感,明天眼睛哭肿了会有多么难看,就让神经粗糙一点坚硬一点吧,我不哭。
有一天早上,天气很凉,披件长衣站在阳台上看,下雨了。我就一直那么站着,莫名其妙的伤感,难得有这样一个时刻,气氛如此阴郁,世界如此安静,我一个人站着看雨,在冷空气的侵袭下有些瑟瑟发抖。我对自己说不如就现在吧,和雨一起煽情一把,然后没有犹豫没有酝酿,泪就真的来了,心也开始尖锐的痛了,仿佛所有的感觉,突然间复苏了。如同用锋利的刀划开饱满的橙子,刹那间汁水四溢无法停止,那柔软的果肉就这么暴露在空气中,一切脆弱都无所遁形。
我不知道这是隐忍了多久的泪水,但它终于在这样一个湿润的早上,急速的落下,嚣张的释放。我想还可以有时间有机会自由的哭,总是好的;还可以狠狠的流出眼泪,就说明心还没有干涸;还可以感觉到痛,那是因为灵魂,还没有苍老麻木。
数千年来,人类便一直认为要四分钟内跑完一英里是件不可能的事,不过在一九五四年,罗杰o班尼斯特就打破了这个信念障碍。
他之能创造这项佳绩,一来得归功于体能上的苦练,二来是得力于精神上的突破。
在此之前他曾经在脑海中多次模拟以四分钟时间跑完一英里,长久下来便形成极为强烈的信念,因而对神经系统有如下了一道绝对命令,必须全力完成这项使命,果然他做到了大家都认为不可能的事。
谁也没想到班尼斯特的破纪录,却给其他的运动员带来无比的影响,在此之前没有一个人打破四分钟跑完一英里的纪录,可是在随后的一年里竟然有三十七个人进榜,而再后面的一年里更高达三百人之多。
之所以会有这个现象,乃是他的成就提供了其他人一个新的依据,大家所认为的不可能实际上是可能的。
人们常常会对自己本身或自己的能力产生自我设限的信念,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过去曾经失败过,因而对于未来也不敢寄望会有成功的一日,也有可能是没有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目标,对于愿望能否实现心存疑虑。长久下来他们便开始学得务实,而终于平庸。
在学生们都很努力但是却无法取得明显进展的时候,教师可集中力量帮助其中一名学生取得突破。一个人的突破往往会带动一大批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一个班级里,教师往往无法顾及到全体,班级里总有极个别优秀的学生,也会有一些不上进的学生,沉者自沉,浮者自浮,而更广大的是中间一批不沉不浮可沉可浮的学生。这批学生有向上的愿望,但离那些班级里的顶尖高手有较多距离,无法望其项背。反而若是他们之中有一人取得成功,对其他人的促进作用将会是巨大的,大家必将群起而效仿之。如此,教师的工作便可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果。
他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嗜酒如命且毒瘾甚深,有好几次差点把命都给送了,就因为在酒吧里看不顺眼一位酒保而犯下杀人罪,被判终身监禁。
他有两个儿子,年龄相差才一岁,其中一个跟他老爸一样有很重的毒瘾,靠偷窃和勒索为生,不久也因犯了杀人罪而坐监。
另外一个儿子可不一样了,他担任一家大企业的分公司经理,有美满的婚姻,养了三个可爱的孩子,既不喝酒更未吸毒。
为什么同出于一个父亲,在完全相同的环境下长大,两个人却会有不同的命运?在一次个别的私下访问中,有人问起造成他们现况的原因,二人竟然是相同的答案:
我们经常以为一个人的成就深受环境所影响,有什么样的遭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这实在是再荒谬不过了,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是环境,也绝不是遭遇,而得看我们对这一切是抱持什么样的信念。
有两位年届七十岁的老太太,对于未来也因不同的信念而有了不同的人生。一位认为到了这个年纪可算是人生的尽头,于是便开始料理后事;然而另一位却认为一个人能做什么事不在于年龄的大小,而在于是怎么个想法。
于是她给自己订下了更高的期许,在七十岁高龄之际开始学习登山,随后的二十五年里她一直冒险攀登高山,其中几座还是世界上有名的。
当她九十五的时候,她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攀登此山年龄最高的纪录。她就是大大有名的胡达o克鲁克斯老太太。
人生到底是喜剧收场还是悲剧落幕,是丰丰富富的还是无声无息的,就全在于这个人到底抱持的是什么样的信念。
来自于不同家庭的学生自然千差万别。但是,教师千万不要抱怨学生的不良家庭环境,环境虽然对学生的一生发展起很大的作用,但并不是决定性的。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学生的信念。更何况,我们也无法改变学生的家庭环境。
因此,教师应该意识到,学校里对学生的教育,最重要的一点是教会学生立志,这是每一位老师的责任。资产阶级的家庭里也会生出革命的人士,学生心中的信念所起的作用比他身处的环境要大得多。也许,我们以后每天见面应当相互问一句:今天,你教学生立志了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