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歇后语,大家都能够说出几个,不管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但是歇后语是怎么形成的。歇后语在很早的时候是为了表达人们的一种语言文化的,最开始就是流露在田间地头的。在汉代的时候有“乐府”这样的部门,是专门负责在劳动人民中采风的,将民间的文化编撰起来。
歇后语虽然早在古代的时候就存在,但是正式出现在书中记载的,编撰成为歇后语是在唐代,唐代的《旧唐书》将这种表达形式称为“歇后体”。歇后语从先秦的时候出现,到有明确的记载的时候是在唐代。歇后语的这种表达形式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形式。有一种欲扬先抑的表达习惯,歇后语由本体和喻体两部分组成,但是本体又通常会用谐音、近义等等形式来表达;给歇后语又增添了一丝丝的神秘感。
有很多歇后语都是有含义的,我们可以先从字面上来理解它的意思。然后再明确它的形成背景。比如“穷死不耕丈人田,饿死不进萝卜圆”,字面上的意思是,对于外嫁的女儿,就算是夫家穷死,也不能耕种自家的田地;就是饿死了也不能偷吃别家的萝卜。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在农耕文化中,男性是社会的主力军,除了传宗接代之外,在古代的劳作耕田基本上是男丁在做,这也就说明了男子在家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而女儿是外嫁的,嫁了之后是跟夫家的姓氏,就不再是娘家的人了,所以娘家一般是不会在这样的情况下接济女儿的。何况家里的兄长也对自家的田产紧盯不放。所以啊,作为女婿是不能在舅爷们口中抢食的。
饿不进萝卜园,这又是为什么呢?虽然说胡萝卜在补充维生素上面有着独特的功效,但是却在其他方面是没有益处的。当人处于特别饥饿的状态下,萝卜是不能够垫饥的。相反萝卜还会收刮身体里的油,容易产生心慌,引起身体的全身浮肿,就像是中毒一样。所以在饥荒年代,人们选择去吃那些能够充饥的树皮、草根,也不会去吃萝卜。
其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其他的歇后语,都反应了当时的显示情况。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歇后语在传达的过程中出现了误传,在生活中人们这样下来,尽管有文人想要改正,但是长期这样相传已经形成了习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