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买房故事 白居易做官十八年才买得起房 北晚新视觉

2017-12-22 01:14:36  阅读 97 次 评论 0 条

  从古至今,买房是中国人的一件大事,只不过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在古代,白居易、苏东坡等人都曾为房子奋斗过,在他们留下的诗词歌赋中,人们能感受其中的喜怒哀乐。

  公元800年,白居易二十九岁,到长安去,拜访了当时的文坛大腕顾况先生,名片一递上去,顾况瞥见了“白居易”仨字儿,调侃了一句“米价方贵,居亦弗易。”

  虽然顾况在看了“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又说了一句:“得道个语,居亦易矣。”但白居易后来的经历,证明了这一点:长安居不易。

  公元803年,也就是拜访顾况之后的第三年,白居易三十二岁,先后通过了礼部的科举考试和吏部的公务员选拔考试,有了第一份工作:在秘书省做校书郎。秘书省在唐朝前期负责管理宫廷图书,兼修国史,近似于皇家图书馆;唐朝中后期主要负责撰写政令、校勘图书、印发经籍。白居易所做的校书郎,有点儿像现在国营出版社的一个高级编审。

  白居易运气好,一入仕途,朝廷就调整了公务员的薪酬,不但不再停发、减发工资,而且还把京官、外官的工资标准都上调了,低级文官所能领到的薪水,比起李白做翰林供奉那会儿高多了——李白在翰林院工作,每月工资还不到2000文(按购买力折合人民币不足1000元),而白居易做校书郎,每月却能领到16000文。

  白居易就业后,安史之乱已经结束,社会经济恢复了元气,跟李白时相比,白居易时期的铜钱并没有贬值,还是一文等于人民币5角。他月薪16000文,折合人民币8000元,这个薪水不能算低。

  靠这些薪水,白居易能买房吗?不能。因为他刚参加工作,薪水再高,也得攒上一段时间,况且唐朝中后期京城长安的房价实在太高。

  白居易自己回忆道:“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常乐里,长安城中一个小区,位于东城根儿,是很偏僻的地段。关相国,名叫关播,唐德宗时的宰相,当时已经去世六七年,所以称之为“故关相国”。这段线年,白居易做了校书郎,单位不安排住宿,自个又买不起房子,跑到长安东城的常乐里,租了已故宰相关播家的一个亭子,在那儿安顿下来。

  那时候,白居易在常乐里租房,元稹在靖安里(位于常乐里西南侧)租房,李绅(就是写“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那位)在新昌里(位于常乐里南侧)租房。这仨人是哥们儿,租房也租得近,下了班,经常在一块儿喝酒。白居易有诗:“靖安客舍花枝下,共脱青衫典浊醪。”

  公元805年,白居易三十四岁,做校书郎已有两年,想把母亲和弟弟从安徽宿州搬到长安,跟自己一块儿住。可是,他在常乐里租的那座亭子住他自己再加两个仆人还成,再添丁加口,肯定紧张。如果在长安买一大套,以他目前的收入和积蓄,那是不可能的。怎么办呢?白居易去了趟陕西渭南,在渭南农村买了一所房子。

  古往今来,农村房价都很便宜,唐德宗贞元十二年(796年),一位名叫卢川素的官员,卖掉他在江苏泰州某村庄购置的院落,还包括房前屋后的若干田地,总售价才10万文。

  在农村买房之后,白居易让母亲和弟弟搬到了渭南新家,他自己呢,因为要上班,所以还得在常乐里租房住。不过每逢旬休(唐朝公务员每十天休假一天,十天为旬,故称旬休),他就骑着马去渭南跟家人团聚,第二天再赶回去上班。

  公元806年,白居易三十五岁,校书郎任期已满,退掉在常乐里租的亭子,跟同事兼好朋友元稹一块儿去靖安里东侧的永崇里租房,在那儿温习功课,准备参加公务员晋级考试。后来考试通过,被派到陕西盩厔县当县尉。

  公元807年,白居易三十六岁,从盩厔调回长安,做了左拾遗,兼翰林学士。这时候他的月薪是25000文,白居易还是没有买房,仍然租房住。在哪儿租房呢?新昌里。后来他又调任京兆府户曹参军,工资再次上调,月薪四五万文,此外还能领到200石禄米,每年总收入折合人民币30多万元。白居易租了一所大房子,位于长安南城的昭国里,不再住偏僻地段了。

  公元821年,白居易五十岁,在长安买下第一所房子。白居易有诗云:“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他说自己租房的时间长达二十年。二十年是约数,实际上是十八年。

  值得一提的是,白居易在九江做司马时,很闲,可以十天半月不去衙门上一回班,他经常出去逛,最常逛的地方是附近的庐山,以及庐山上的两座寺院:东林寺和西林寺。东林寺的和尚听说白居易文采了得,请他给一死去的僧人写墓志铭,白居易提笔一挥而就,和尚们很高兴,给他开了10万文的稿费,白居易就用这笔稿费在庐山上盖了一所房子。这所房子就是赫赫有名的庐山草堂。

  从古至今,买房是中国人的一件大事,只不过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在古代,白居易、苏东坡等人都曾为房子奋斗过,在他们留下的诗词歌赋中,人们能感受其中的喜怒哀乐。

  公元800年,白居易二十九岁,到长安去,拜访了当时的文坛大腕顾况先生,名片一递上去,顾况瞥见了“白居易”仨字儿,调侃了一句“米价方贵,居亦弗易。”

  虽然顾况在看了“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又说了一句:“得道个语,居亦易矣。”但白居易后来的经历,证明了这一点:长安居不易。

  公元803年,也就是拜访顾况之后的第三年,白居易三十二岁,先后通过了礼部的科举考试和吏部的公务员选拔考试,有了第一份工作:在秘书省做校书郎。秘书省在唐朝前期负责管理宫廷图书,兼修国史,近似于皇家图书馆;唐朝中后期主要负责撰写政令、校勘图书、印发经籍。白居易所做的校书郎,有点儿像现在国营出版社的一个高级编审。

  白居易运气好,一入仕途,朝廷就调整了公务员的薪酬,不但不再停发、减发工资,而且还把京官、外官的工资标准都上调了,低级文官所能领到的薪水,比起李白做翰林供奉那会儿高多了——李白在翰林院工作,每月工资还不到2000文(按购买力折合人民币不足1000元),而白居易做校书郎,每月却能领到16000文。

  白居易就业后,安史之乱已经结束,社会经济恢复了元气,跟李白时相比,白居易时期的铜钱并没有贬值,还是一文等于人民币5角。他月薪16000文,折合人民币8000元,这个薪水不能算低。

  靠这些薪水,白居易能买房吗?不能。因为他刚参加工作,薪水再高,也得攒上一段时间,况且唐朝中后期京城长安的房价实在太高。

  白居易自己回忆道:“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常乐里,长安城中一个小区,位于东城根儿,是很偏僻的地段。关相国,名叫关播,唐德宗时的宰相,当时已经去世六七年,所以称之为“故关相国”。这段线年,白居易做了校书郎,单位不安排住宿,自个又买不起房子,跑到长安东城的常乐里,租了已故宰相关播家的一个亭子,在那儿安顿下来。

  那时候,白居易在常乐里租房,元稹在靖安里(位于常乐里西南侧)租房,李绅(就是写“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那位)在新昌里(位于常乐里南侧)租房。这仨人是哥们儿,租房也租得近,下了班,经常在一块儿喝酒。白居易有诗:“靖安客舍花枝下,共脱青衫典浊醪。”

  公元805年,白居易三十四岁,做校书郎已有两年,想把母亲和弟弟从安徽宿州搬到长安,跟自己一块儿住。可是,他在常乐里租的那座亭子住他自己再加两个仆人还成,再添丁加口,肯定紧张。如果在长安买一大套,以他目前的收入和积蓄,那是不可能的。怎么办呢?白居易去了趟陕西渭南,在渭南农村买了一所房子。

  古往今来,农村房价都很便宜,唐德宗贞元十二年(796年),一位名叫卢川素的官员,卖掉他在江苏泰州某村庄购置的院落,还包括房前屋后的若干田地,总售价才10万文。

  在农村买房之后,白居易让母亲和弟弟搬到了渭南新家,他自己呢,因为要上班,所以还得在常乐里租房住。不过每逢旬休(唐朝公务员每十天休假一天,十天为旬,故称旬休),他就骑着马去渭南跟家人团聚,第二天再赶回去上班。

  公元806年,白居易三十五岁,校书郎任期已满,退掉在常乐里租的亭子,跟同事兼好朋友元稹一块儿去靖安里东侧的永崇里租房,在那儿温习功课,准备参加公务员晋级考试。后来考试通过,被派到陕西盩厔县当县尉。

  公元807年,白居易三十六岁,从盩厔调回长安,做了左拾遗,兼翰林学士。这时候他的月薪是25000文,白居易还是没有买房,仍然租房住。在哪儿租房呢?新昌里。后来他又调任京兆府户曹参军,工资再次上调,月薪四五万文,此外还能领到200石禄米,每年总收入折合人民币30多万元。白居易租了一所大房子,位于长安南城的昭国里,不再住偏僻地段了。

  公元821年,白居易五十岁,在长安买下第一所房子。白居易有诗云:“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他说自己租房的时间长达二十年。二十年是约数,实际上是十八年。

  值得一提的是,白居易在九江做司马时,很闲,可以十天半月不去衙门上一回班,他经常出去逛,最常逛的地方是附近的庐山,以及庐山上的两座寺院:东林寺和西林寺。东林寺的和尚听说白居易文采了得,请他给一死去的僧人写墓志铭,白居易提笔一挥而就,和尚们很高兴,给他开了10万文的稿费,白居易就用这笔稿费在庐山上盖了一所房子。这所房子就是赫赫有名的庐山草堂。

  苏东坡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苏洵进京赶考,名落孙山,启程回四川老家,途经嵩山,写了一首诗:

  大意就是嵩山风景真好,我要在这儿买地盖房。苏洵有没有在嵩山买地盖房呢?没有,因为他没钱。多年以后,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写文章提到这件事:“昔予先君,以布衣游学四方,尝过嵩洛,爱其山色,慨然有卜居意,而贫不能遂。”

  当然,苏洵虽穷,还不到赤贫的地步,他在四川老家还有100亩稻田和5亩菜地,完全能解决一家几口人的温饱问题。苏洵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可是每次都是名落孙山。直到五十多岁的时候,在欧阳修的举荐下,他终于可以不用参加考试,获得了一顶“霸州文安县主簿”的乌纱帽。主簿是宋朝最低级别的文官,相当于现在的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当时这个职务每月只有7贯铜钱的薪水。

  虽然苏洵的官位和薪水都非常之低,但是他很爱面子,一当上官,就在首都开封宜秋门外买了一所相当漂亮的花园住宅。前面说过,苏洵每月只有7贯铜钱的收入,而这所花园住宅的标价是8000贯,就算他不吃不喝连续工作95年,也买不起这所房子,他是怎么筹够房款的呢?很简单,借钱。苏洵的二哥苏涣是进士出身,时任利州提刑,官位和收入远远高于苏洵,所以苏洵买房的时候,主要是跟二哥借的钱。

  苏东坡和苏辙要比乃父争气得多,宋仁宗嘉祐元年,他们两个跟苏洵一起参加进士考试,苏洵再次落第,而苏东坡和苏辙都顺利考上了进士,当时苏东坡才二十岁,而苏辙才十七岁。

  按照北宋的选官制度,考中进士并不代表可以做官,进士只是一个学位,要想进入官场,还必须通过朝廷举办的公务员考试(制科考试)。宋仁宗嘉祐五年,苏东坡兄弟一起参加公务员考试并一起通过,然后在嘉祐六年又通过了另一场公务员考试,此后苏辙留到京城,苏东坡正式迈上仕途——去陕西凤翔做签书判官,相当于现在的副市长。那时候,苏东坡才二十五岁。

  二十五岁的苏东坡每月薪水20贯,是父亲的好几倍,此外还有400亩的职田。所谓职田,就是朝廷为了让地方官衣食无忧,专门划拨给他们的耕地。把400亩职田出租给佃户,每年收租大约在800贯左右。把薪水和职田加起来,苏东坡的年收入已经超过了1000贯,这个收入水平在北宋是很高的。

  但是苏东坡没有买房,他和他的妻子王弗、儿子苏迈借住在凤翔府学,直到三年以后调离凤翔。苏东坡为什么不买房?因为他把自己的收入都用来替父亲还债了。

  宋仁宗熙宁四年,苏东坡被调到杭州任通判,月薪涨到了30贯,职田增加到700亩,年收入大约在1800贯左右,稍微攒上几年钱,买房是不成问题的。可是苏东坡仍然没有买房,不是不想买,是钱不够。年收入那么高,为什么钱不够?因为他的开销太大。

  他去杭州赴任的时候,跟着他一起去杭州的可不光是他的妻子和儿子,还有他小时候的奶妈任采莲,以及他的侄媳妇和两个侄孙。苏东坡是个很看重亲情的人,奶妈哺育过他,所以他要把奶妈带到任上去享福。侄媳妇和两个侄孙则是因为没有生活来源,族里没人管,苏东坡独力把他们养起来。事实上,苏东坡后来得知某个堂姐死了丈夫以后,还慨然承担了供养堂姐及其子女的重任,直到堂姐的女儿出嫁,都是他出钱做的嫁妆。

  慷慨好施的苏东坡靠一人之力养活了一大群亲戚,同时还在继续归还父亲在世时欠下的债款,以至于他在杭州做了三年通判,离任时的积蓄只有几百贯钱。

  再后来,苏东坡去密州做官,薪水又涨了一次,年收入已经超过了2000贯,还是没有买房。这时候他已经还清了父亲欠的债,积蓄也相当可观了,但他似乎对房子的兴趣不大,总是把钱花在他认为更需要的地方。比如说有一年密州闹瘟疫,穷苦百姓没钱买药,苏东坡捐出50两黄金,在密州城里建了好几所福利院,免费给百姓治病。

  苏东坡后半生的仕途是很不顺利的,经常被贬官,被流放,薪水不断下滑,职田也被没收,就算他想买房,也已经买不起了。从他流传于世的诗文可以得知,老苏每次进京述职,都是借住朋友家的房子(苏洵在世时购买的那所住宅后来被卖掉了)。他跟驸马王诜交好,经常去王诜的府邸里借宿。他还有个老乡叫范镇,是退休的京官,在开封南城买了一所房子,也是苏东坡经常借宿的好地方。后来苏东坡的儿子在开封结婚,老苏没能力给儿子买婚房,只好让他们小两口借住范镇的房子。

  公元1084年,苏东坡将近五十岁的时候,为了让家人有个安身之所,终于在江苏宜兴买下第一所房子,也是最后一所房子。这回他跟他的父亲苏洵一样付不起房款,只好向身居高位的弟弟苏辙借了7000贯。

  “门面两间,二层,大小四间,只要三十五两银子。”当时一个姓温的秀才给西门庆当师爷,包吃包住,逢年过节发红包,每月还能拿到三两银子的工资。假设这个温秀才不乱花钱的话,攒一年工资,就够买一幢两层小楼了。

  《金瓶梅》是小说,写的又是宋朝故事(实际上反映的是明朝生活),说服力不是很强,我们找说服力强的例子:崇祯五年,安徽省休宁县居民金运出售双层楼房一幢,上下五间,占地一分,卖价只有30两银子(《中国历代契约会编考释》第972页《明崇祯五年休宁县金运卖楼屋红契》)。崇祯十三年,北京市崇文门大街居民傅尚志出售四合院一座,五间房,带门面,一分为二,卖给两个买主,总共要价56两银子(《中国历代契约会编考释》第996-998页《明崇祯十三年大兴县傅尚志卖房官契》)。由此可见,至少在崇祯年间,只需要花几十两银子就能买一幢独栋小楼或者一处小型四合院。

  其实不光崇祯年间,整个明朝房价都不高。以成化年间为例,跟朱元璋有血缘关系的那些亲王、郡王和奉国将军们,都能享受到免费分房的福利,如果国家没有房子可分,就直接拨给他们钱,让他们自己去买。拨多少,有定例:亲王应该住超级豪宅,拨给他上千两;郡王应该住豪宅,拨给他几百两;那些县主、县君、中尉、乡君之流,由于世代传承的缘故,跟皇帝的血缘关系已经七万八绕越来越远,只能住一般的住房,每人拨给几十两银子。几十两银子对这帮皇亲国戚来说,只能买到最低标准的住房,但在升斗小民们眼里,那最低标准肯定也在小康以上。换句话说,砸几十两银子出去,是绝对够当时一户普通家庭解决住房问题的。

  明朝中后期的物价,除了李自成起义那些年,相对都很稳定,像大米,从嘉靖初年到崇祯初年,常年零售价一直稳定每石0.5两上下。那时候一石大米重80公斤,现在售价400元左右,由此估算,当时一两银子的购买力相当于人民币800元,几十两银子也就是几万块钱。

  在整个明朝,劳动力都不值钱,清官海瑞在江南做官时,雇佣民工兴修水利,努力往高里发工资,每人每天也不过0.02两银子,月薪只有0.6两;万历时北京地区工价高一些,“每日每人工食银五分”,日薪0.05两,月薪是1.5两。所以可以这样说:明朝体力劳动者月薪在1两左右。那么几十两银子也就是一个普通工人几年的薪水。

  现在可以得出一个小结论:在明朝买一套普通户型的房产,只需要几万块钱存款,或者一个普通工人几年的收入。

  海瑞,41岁当县教育局副局长(南平教谕),46岁当县长(淳安知县),52岁进财政部当副处长(户部云南司主事),57岁当监察部副部长(右佥都御史)兼江苏省省长(应天巡抚),到58岁那年,才去海南老家买了一套房子。

  有必要说明,在买房之前,海瑞没有分过任何一套福利房,更没有动用职权强占或者低价购买过任何一套经济适用房。照我看,不是海瑞作秀,是他早先根本买不起。

  譬如海瑞当县长那会儿,年薪只有60石老白米,完了还要打折,本来该发新米的,发成霉米;本来该发粮食的,发成布匹;本来该足额发放的,打七折发放。这在明朝叫做“折色”,是各级公务员领工资时都要面对的变态现象。我们退一步,假定朝廷优待海瑞,对其工资不予“折色”,完全足额不掺水分的发放,一年无非也就这60石大米,全部卖成钱,撑死了30两银子,够买房吗?买小套也许是可以的,但是,有困难,因为海瑞不可能一年到头不花钱。

  海瑞是清官,货真价实,无可挑剔,但清官未必不纳妾。海瑞一生中,结过3次婚,纳过3回妾,大小老婆加一块儿至少6个,有过两个儿子和3个女儿,再加一个非常长寿非常抗折腾的老太太——海母,另外还有丫鬟仆人若干名,掰指头数一数,即使不上20口人,至少也有十几口人。这一大家子,吃的穿的玩的戴的全指海瑞一个人的工资,能不欠债就不错了,攒钱是绝对攒不住的。

  跟海瑞同时代的官员,工资比他低的人有很多,开销比他大的人有更多,但是,偏偏人家能攒住钱,能早早买上房子,能锦衣玉食醉生梦死,偏偏海瑞穷得叮当响,不光自己受罪,也让全家人跟着体验清贫。为何?他们贪,海瑞不贪。

  举个典型的贪官例子:严嵩。严嵩是内阁首辅,一品大员,乌纱帽比海瑞大,工资比海瑞高,不过再高也高不到哪儿去,按照明朝的工资制度,他一年最多能领到1044石的薪水。实际发放,自然也有“折色”,即使不“折色”,也就8万多公斤大米,折成人民币不过40万元。严嵩秉政20年,假设他永远不花一分钱,拿到工资就存起来,终其半生才有多少?无论如何不会上千万吧?可是嘉靖四十一年江西巡按奉旨查抄严嵩家产,搜出了价值222万两银子的财产,折合人民币大约18个亿!

  这还不算完,除了这18个亿的惊人财产,严嵩光在江西一省就有36处别墅!他们严家名下居然拥有房屋6600间、土地27000亩!

  跟海瑞同一时代的另一位权臣、后来被歌颂为“铁血宰相”的改革家张居正,年薪与严嵩等同,在职时攫取的非法收入也不在少数。万历十年朝廷派人抄他的家,搜出了黄金两千两、白银10万两、黄金器皿600多套、黄金首饰748件、珍珠玛瑙水晶象牙犀角玳瑁以及古玩字画不计其数。

  据说,当时查抄家产的太监给张居正位于北京的住房估了估价,认为能卖到10670两。按购买力计算,至少能折合800万元;如果从收入角度分析,当时一个卖力气挣饭吃的农民工永远不休息地干下去,需要攒上90年工资,才能买起张居正的豪宅。

  但是要买海瑞的房子,就容易多了——海瑞58岁那年从省长任上提前退休然后去海南买房,总共才花了120两银子。就当时普通户型的房价而言,120两银子也算得上是好房子,让一个农民工去买,不吃不喝只需要10年。

  在积水潭附近居住或者工作的人对汇通祠一定不陌生,出了地铁不到30米,“汇通祠”的大牌楼就矗立在道旁。据资料记载,汇通祠始建于元代,郭守敬曾在那里长期主持元朝的水利、水系的建设和设计工作。明永乐年间,汇通祠被称为法华寺,又名镇水观音庵,清乾隆

  作为京杭大运河北端的通州,拥有燃灯佛舍利塔、大光楼、漕运码头、皇木厂等一大批和运河有关的文物古迹。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通州区将以“一带四区”为依托,打造“运河文化”品牌项目。 作者:任德永 东汉潞县图 一带即运河通州段,展现历史文化遗

  2017年12月8日讯,“通过文物看历史。”这是三年前《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这本书中,我记住的第一句话。书中说,在充足的想象力的帮助下,通过物品讲述的历史比仅靠文字还原的历史更为公正。 源于希腊语“缪斯”的博物馆,自诞生之日起就和历史紧密不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以及诸多有历史的名城,西安、洛阳、南京、开封等八大古都有自己的建筑、人文述说着各自的风采,在国务院批准的近150座历史文化名城中,有多少值得去看一看,转一转,细细品味,慢慢回味。 山

  应对寒潮,众人纷纷解除了秋裤封印,我却在故纸堆里翻找起古人的御寒“利器”木炭。结果发现,它不仅是古代使用率最高的采暖原料,更是煤与石油未大规模开发应用前的国家战略能源,是推动工业、能源等文明发展的动力之一。 作者:赵柒斤 资料图 新华/TA

  2017年11月15日讯,作为保暖实用物品的帽子,在古代分工明确、与礼制紧密相连,是不能乱戴的,但其外形在时尚界相当长的时间里乏善可陈。谁成想,“千古一人”苏东坡特立独行所设计的帽子,却引领了一场男人头上的“时尚革命”。 作者:赵柒斤 资料

  2017年11月10日讯,千年前的古人在做什么?当时的世界是怎样的? 作者:黄 帅 一千年前,是个什么世界? 千年前的古人在做什么?当时的世界是怎样的? 1000年前,也就是公元1017年,正值北宋天禧元年,北宋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赵恒在龙椅上

  2017年11月3日讯,在前门东区西打磨厂街与草厂三条胡同交汇处的西北角,静静伫立着一座朴素的二层小楼。门楣和墙面没有花哨的装饰,朱门、青砖、大槐树是它最显眼的标识。这便是拥有400余年历史的北京临汾会馆。 临汾会馆康熙年间的木刻牌匾 北京

  2017年9月28日讯,唐朝时期,中国的古诗达到了井喷式的发展,遣唐使当然也不会错过那些优秀的诗作,都辛勤地把唐诗传到了日本,有趣的是,在中国名声斐然的李白与杜甫在日本虽然也很受欢迎,但却远远不及于白居易的声望和影响。 作者:黄夕子 宫内厅

  2017年9月28日讯,在中国人的文化记忆中,苏东坡是个既风雅又亲切的历史人物。人们提起他,不仅会想到他的诗文书法,还会想到作为美食的东坡肘子。这位活在宋代的文人艺术家,因其特殊的生活遭际,一生迁徙,走过中国最远的路程,又由此走出了中国文人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252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