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上午,山东女散文家沙龙迎来了第二期的名家分享活动,本期我们有幸的邀请到了著名学者、作家,山东省写作学会会长、山东散文学会名誉副会长王景科教授,就“散文名篇的欣赏与散文创作”这一主题为我们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分享。
8月26日上午,山东女散文家沙龙迎来了第二期的名家分享活动,本期我们有幸的邀请到了著名学者、作家,山东省写作学会会长、山东散文学会名誉副会长王景科教授,就“散文名篇的欣赏与散文创作”这一主题为我们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分享。
分享会开始之前,由山东女散文家沙龙执行主席于芳女士为王景科教授颁发了山东女散文家沙龙名誉主席的聘书,王景科教授为山东女散文家沙龙赠送自己的书籍《中国散文创作艺术论》。
本期分享活动由山东女散文家沙龙秘书长王力丽主持。分享会开始后,王教授循序渐进的为我们分享了如何对一篇散文更准确的进行赏析。首先要注意区分文章是小说还是散文,散文区别于小说最大的地方在于:散文所描述的皆是真情实景,而小说则是在反应事实的基础上,进行了故事人物和情节的虚构、夸张。
之后,王教授总结到:散文是真实的艺术,其中的人、事、物都具有唯一性,是不可被替代的。王教授还以自己的一篇散文作品《苦涩的父爱》为例,为大家详细的解读散文作品的真实性。其次,王教授指出散文是情的艺术,是写作者一种真实的感情宣泄,这种感情或是悲伤忧郁的,或是热情奔放的,但不管是哪一种,都是一种真实发生和存在的,都会让读者与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我们在阅读散文时,要善于去体味作者索要抒发散文是哪一种情感。此外,散文还是一种美的艺术,其中的语言之美,描绘的情景之美,都值得我们对其进行仔细的品读。
王教授同时还强调了,要想读出一篇散文其中的神韵,先了解作者的经历和生活背景,会让我们在读文章的时候,感觉像是在和一位长者聊天,一切都是娓娓道来的感觉,更加的自然。在这里,王教授还特地给我们介绍了包括杨朔、秦牧、刘白羽等几位知名散文作家的创作风格,并举例像大家说明,了解了作者的经历和背景之后,如何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品读他们的文章。例如,王小妮和舒婷,两位都是著名的诗人,所以当她们偶尔创作散文时,其中的诗性语言就成为文章语言上的一大特色;再如,杨朔先生是比较传统的散文写作代表,他的作品在结构上一直是比较优秀的,而秦牧先生的散文小品,则更具哲理性,在结构上不拘泥于形式,与杨式散文形成鲜明对比;而另外一位散文名家刘白羽,因为作者本身有着军人的经历,所以,他的文章有一种独有的气势,这种气势在其散文名篇《长江三日》中就体现的淋漓尽致。
除了这些知名的作家之外,现如今的文坛,又涌现出了一批以周晓枫为代表的散文新锐,他们的作品相比之前的作者创作的作品,在叙事风格和语言运用上,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也值得我们细细的品评。
与此同时,王教授指出,从文章的内容本身出发,一个好的文章题目也会让给文章增色不少,也是品评文章时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其次就是文章的结构,比如我们经常见到的首尾呼应式结构,还有文章的抒情方式,是张扬的还是内敛的;通过文章所描写的人、情、事、景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观察作者语言的运用,但好的文章不一定都是运用了华丽的语言,有的文章,语言可能很含蓄、朴实,但是描绘的细节却是相当出彩,这样的文章也不失为一篇好文章。同时,语言的节奏感,是否是充满诗性的语言等都是我们评判文章的要素。
最后,王教授用毕淑敏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其中一句“散文是蕴含着切肤之痛的标本”,切中了散文的真实性这一重要特质,散文是真实的,人物是真实的,情感是作者的真情实感,所以,散文在这么多的文体中,是最能打动人的,写文章,如此,我们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分享会结束的时候,王景科教授欣然为山东女散文家题词留念。
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常务副主任韩朴明先生也出席了本次分享会,并与王景科教授就散文创作展开讨论。
同时在分享会上,文友们争相发表自己的感悟和平时读书的体会,向王教授请教自己的疑虑。整场分享,其乐融融,王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引得阵阵掌声,也期待着下一次的分享中,有更多的文友来到现场,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