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丽江后面:“他留人”的婚姻及其他

2018-09-15 12:19:39  阅读 107 次 评论 0 条

  到了丽江,最先可以感受玉龙雪山和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丽江古城有土司的宫殿——木府,还有东巴文化和纳西古乐等等最为珍贵的纳西文化。除此之外,走在温暖的石板路上,感受蓝天白云,感受小桥流水,感受从容走过的纳西族老人… …纳西老人缓缓的脚步以及他们望穿岁月的眼神,让人流连忘返。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丽江后面更多的民族文化。

  丽江“他留人”,就是丽江后面最独特的少数民族,是彝族的一个支系。这种少数民族,大部分生活在丽江永胜的他留山上。

  在他留语中,他留人的意思是从远方迁来的人,或者说是“远方人”、“外路人”。这支号称“远方人”的他留人,他们的祖籍,一直都蒙上了一层面纱。多少年来,经过民族学家简良开在他留坟林中认真考察,才发现了碑墓上有关他留祖籍的记载:

  “原籍江西吉安府,迁澜仓卫(明朝,永胜县曾名澜仓卫——作者注)。自明时始祖蓝公喇太爷入永,身居北胜以来,遗流东部,迄今,于有年矣。发祯公乃十世后裔孙也… …

  根据他留人的坟碑上记载,他留人是“洪武调卫”到云南永胜来的。那么,我们有必要重复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是洪武调卫?《云南简史》记载,“公元1881年(洪武14年)农历8月,朱远东璋亲自部署,调集30万军队,以傅有德这统帅,蓝玉、沐英为副,对云南出兵进讨。”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在云南“寓兵于农”的“洪武调卫”。据载,此后又有三次湖南江西籍军队和屯农户入征云南的活动,共有八十余万人之多,光是到达永胜的人数就有二万多人。从他留人的墓碑上的文字判断,可以肯定,他留人就是来自明洪武年间的这些“调卫”军。

  湘潭有个韶山,韶山有个毛家湾。奇怪的事又发生了,与他留人相邻的程海边也有两个叫毛家湾的村子,而且,据考证下来,这两个村子的毛氏和韶山的毛氏同源共祖!《韶山毛氏族谱》载:毛氏始祖毛太华,原系江西吉水人氏,元末投奔朱元章的队伍,明初承随军远征云南,立有军功,任过百户长,后来又留滇“澜仓卫”军屯。《韶山毛氏族谱》还记载:毛太华到云南后,“娶王氏,生子八,以军功拨入楚省,唯长子清一、四子清四与之偕行。解组,侨居湘乡北门外绯紫桥… …后清一清四二公卜居湘三十九都,今之七都韶山焉”。

  根据《韶山毛氏族谱》的这些记载,说明:伟人的始祖毛太华,从永胜(澜仓卫)拨入楚省时,只有带走清一、清四两个儿子,其余六子留在了永胜。毛太华的六个儿子在永胜和当地土著结合,发展成了现在永胜的毛氏家族。现在永胜共有毛氏人口3000多人,和韶山现有毛氏人口大体一至。

  《韶山毛氏族谱》中说先祖毛太华从军远征,并在云南生有八子。可见,毛太华在云南的时间不短。毛太华在云南从军的地方,《韶山毛氏族谱》中说的“澜仓卫”,就是现在的永胜,这也是在云南各种版本的史志上说得非常清楚的。这就充分说明,永胜现在的毛家湾人氏,就是毛太华云南留下的后裔。

  值得说明的是,“澜沧卫”并不是现在云南的澜仓拉祜族自治县,这一事实,史书上记载得明明白白。据《云南简史》和《明实录.太祖洪武实录》载:明王朝设立云南都指挥司和云南布政使后,于洪武二十八年九月,调云南中卫于北胜州,置“澜沧卫”。澜仓卫取名的由来,是因永胜境内有澜仓山,县内的金沙江又名“东澜沧江”而得名。“澜沧卫”,只是当时的一种军队建制形式,和现在的军师旅团营是一个意思,并不特指某一个地点。

  1997年,的女儿李纳到丽江,也特地到了永胜,目的是寻根问祖。李纳也早就知道毛氏家族在永胜留有后裔,到永胜,她找了永胜县一些领导和文史人员坐谈,查看了有关资料,对韶山毛氏的族谱作了相关的介绍,增进了了解,促进了韶山和永胜之间的交流。这也更进一步增强了永胜文史工作者对永胜毛氏考查工作信心。

  多年来,这些从中原“调卫”到他留山的人与当地少数民族结合,生成了新型的民族文化。其中,他留人的婚俗最为奇特。他们婚俗的特点,不在婚后,主要表现在青年男女婚前的择偶方式——即在“青春棚”内选择对象的过程。他留山上的姑娘长大了,就要住到“青春棚”里去,在青春棚里和男子交往,选择对象。

  青春棚,实际上只是搭在他们的主房旁边的一间小房子,一间让青春期姑娘住的小房子。因此,也有人把它称之为“小房子”的。这间小房子刚好可以摆一张床,一把椅子,可供三两个人活动。这间房子,平时里没有人去居住,只有等到家里的他留小姑娘长到十六七岁,大人才让其搬到小房子里面去住,自由自在地接触小伙子,自由自在地恋爱。所以,一家人的青春棚,往往要住几代人。前一辈的女子住青春棚后嫁出去了,下一代女子长大继续住。接下来,下一代的女孩再住进去,在里面找对象,谈恋爱,直到结婚为止。

  在他留山上,有的人家夫妻双方不和,离婚了,妻子又可以住进青春棚去,直到重新找到意中人,重新结婚,开始新生活为止。在他留山上,一个女子,可以在青春棚里和多个男子过夜,男子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选择不同的女子进行交往。如果双方同意,两个人可以在青春棚里住很多个夜晚,如果不愿意,第二天晚上就可以换另外的人。所以,他留山上的女子,只有在进行串棚子的过程中,找到了如意人,才开始结婚。结婚以后,婚姻相对稳定,因夫妻不和而离婚的情况不多。

  在他留山上,姑娘初潮以后,父母就义不容辞地把她们交给男人,把她们推向社会,让其进入青春棚,进行交朋结友。进了青春棚,不可回避地要接触异性,接触“社会”。这些姑娘,在尚幼小的时候,就跟着大姐姐们到青春棚玩耍,耳闻目睹青春棚的内容,所以,进青春棚,也可以说是轻车熟路。有的姑娘,发育迟,成熟晚,总是对青春棚一知半解。这样,就得有一些大姐姐帮忙带路,进行言传身教。所以,姑娘进青春棚,他留山上总是有一套完整的仪式,必要的过程。

  语言和服饰是一种少数民族的个性所在。他留人进青春棚,也用服饰来作一些文章。一般来说,姑娘到了月经初来后,父母亲就让自己的女儿由穿白裙为穿黑裙,穿上黑裙,就可以进青春棚了。穿上黑裙,他留姑娘就开始结交男朋友,这时候,青春棚也就派上了用场。但是,在姑娘进住青春棚的第一夜,姑娘的母亲要进行一个仪式, 在进青春棚的第一天晚上,待姑娘们都到齐了,母亲拿出黑裙,请姐妹们帮忙穿上,请当地的“巫师”跳神,进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祭祀活动和祈祷仪式完了以后,由女孩的姐姐为小姑娘梳头。头梳好以后,小姑娘的头发由一辫梳成了两辫,表示可以成双成对了。这样,母亲退出了青春棚,一切都由姑娘们自己去操持。这时,姐妹们就不断地向姑娘传授“过七关”的经验以及交男朋友的经验。

  他留人用一种传说把青春棚的一种婚俗稳定下来,他们用一种传说让青春棚的婚俗更美丽、更具有传奇色彩。在这里,传说是一种婚俗的理由。或者,如果有人觉得这种婚俗有许多值得推敲的地方,但有了这个传说以后,这种婚俗就显得理直气壮,就可以理所当然地保留下来。所以,传说往往要比现实生活丰富得多,美丽得多。有时候,我们也宁肯相信传说,而不相信现实。在他留山上,我们不能想象没有传说的日子,他留人总是希望在传说中过夜。

  据考证,“他留人”属于“混血儿”,是从中原迁徙到他留山的汉族军士与当地土著人结合产生的后代。所以,他留人的婚姻,一是要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要增加上许多的枷锁和桎梏,封建思想相当严重。而当地土著在婚俗上就相当开明,所以,两种婚俗难免发生观念上的碰撞。久而久之,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年轻人的婚姻大事一直为父母所左右。那时候,在他留山上,年轻人的婚姻,一定得明媒正娶,父母不同意,他留青年有多深的感情也不要想结婚。因此,他留人长期形成的自由婚姻遭到了破坏,过惯了浪漫的生活的他留人,精神生活受到了压抑。久而久之,由于受不了封建思想的约束,为了争取婚姻自由,他留青年常常选择死亡来相抗争。选择死亡的方式很多,但最多的方式是青年男女到城堡外的梅林里上吊而死。当时,他留山寨外有一个梅树林,他留青年自由恋爱不成,就双双相约到梅树下吊死。久而久之,为争取婚姻自由在梅林里徇情成了不言自明的传统,每年都有好几对青年在此殉情。

  每年如此,死人的事经常发生,而且都是死在这些梅树下。死去的青年人越多,梅花就得越艳。这事将一些他留老人激怒了,就相约来砍倒这些梅树。不料,斧头到处,梅树血液飞溅,砍树人身上都是一身血。砍树人飞跑到古城堡报告,大多数他留人都认为梅树为神树,梅树流血,是神赐旨意,要让青年人自由婚姻。于是,他留人就用梅树为青年人在城堡外搭了青春棚,让他们自由恋爱,从此不再干涉他们的婚姻。

  因此,他留人到现在还称青春棚为“夜各阳”,翻译成汉语,即“草棚子”、青春棚的意思。那时候的青春棚是搭在城堡外的,不能搭在城堡内。说到底,青春棚一度还是被认为是有伤大雅的。

  “他留人”从前不叫他留,而是叫做“他鲁苏”。叫他留人这个名称,来自一个传说。

  过去很长时间里,他留山是旧时茶马古道,是云南通往四川的主要交通干线,大理南昭的主要城堡之一。明正德年间,大理南昭国后裔高氏土司在佛教盛地宾川鸡足山修建传灯寺,需要从四川峨眉山搬运两尊佛像,于是就派人千里迢迢到了峨眉山。佛像是不能单身自个出家的,于是,在运送的过程中,四川峨眉山命两个尼姑押送两尊铜佛像到鸡足山。一路千辛万苦,大队人马终于到了他留山黄泥山一带,在山上小恬。刚歇息不久,突然山摇地动,,他留山遇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地震,地震以后,一个尼姑和一个铜佛像被埋在地下,一行人就只好抬上余下的佛像去鸡足山报到。

  时间一年年过去,几年以后,大理国派往他留山的高土司到他留山黄泥山一带狩猎,发现一铜佛像被雨水冲刷出来,看这铜佛像,是一男性,上有“他愿意留下来”几字。送铜像的是一个尼姑,留下来的又是一个男铜佛像,这多少有点传奇,也可能属于杜撰。但听说高土司认为佛像现金身是天赐机缘,就在他留山修建成“他留大德寺”,原来居住在这里的“他鲁苏”,也就取学名为“他留人”。他留人这个名称,来历显得风情万种。

  在服饰上,他留人与彝族差别更大,尤其是妇女的服饰最有自己的特点。他留人男女穿的衣服都是用火草麻布在古老的织布机上织成,妇女们穿的是花格衣裳,大披领,齐胸对开。披领用各种颜色的花布做成,再点缀上一些花瓣。领口上也和披领相同,也是有各种花色作装饰。下身穿黑色短裙,也叫“百褶裙”。裙上有细致而匀称的皱裙,非常精致漂亮。少女的裙子为白色,上衣也为白色,显得清纯素雅。他留女子,她们的头上都有一块盖头布,盖头布为黑色,长一尺,宽八寸。盖头布的一头绣有花边,用一条彩色有带子系在头上,既简洁又漂亮。总之,他留人从语言服饰,婚俗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

  他留姑娘的服饰,还依赖于一条腰带,一条白色的腰带来统一。如果没有那条腰带,就没有她们的曲线,就没有她们的整体之美。她们的身上的任何一件饰物,都来自她们的劳动,来自她们那双勤劳的手。他留姑娘的衣服来得不那么容易,她们身上的每一件饰物,不是在街上买的,都是用手工制成。而且,他留人的服饰,不论是女装还是男装,都充满着山野之气。他们的饰物完全是用一种叫做“火草”的山草叶片上的韧皮,以及麻杆上的麻皮纺成线做成的。而且,这些衣服的用料,都是他留姑娘自己从山上采来,然后抽线,纺麻,再在古老的机器上加工出来。为了自己的衣服,他留姑娘跑遍了寨前寨后所有的山。她们要占用一年的农闲时间,才可能做好一身衣服,所以,他留人的服饰,最显得金贵,每套都要上千元钱。

  他留姑娘为一套心爱的服饰而劳动,一种服饰,来自于她们的精神,一种内心的表现形式。她们对美有独特的感受,她们有她们自己的审美观。她们的美总是出自于劳动,出自于她们的双手。一套服装,凝聚着她们的汗水和心血。服饰上也凝聚着一种想象,一种意境。服饰穿在身上,表达了她们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一种对自然的祟拜。我们何时才能她像们一样,用一种服饰来表达自己真正的内心。

  他留人的婚俗,最有意思的是“过七关”。过七关,意思是,他留女子在正式订婚以前,要和七个男孩子在青春棚里过夜,才能取得交朋结友谈恋爱的通行证。

  长大了的他留女孩进青春棚,首先要组织七个男子,分七个晚上和这个女孩在青春棚里过夜,睡上七个晚上。七天以后,七关过了,姑娘就可以自己在青春棚里交朋结友了,直到找到如意人为止。

  他留男孩也是一样的,到了十七八岁,也是由自己的堂兄长,组织七个姑娘在青春棚里等候,让这个男孩在七个晚上和七个姑娘过夜。七个晚上以后,这个男孩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去窜青春棚了,在窜青春棚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如意伴侣。

  他留人对过七关相当严格,过不了七关,就找不到好男人,就娶不到好姑娘。过七关,他留语叫做“叉无怠”,其中有必须经过的意思。如果过不了七关,就不可能有更多的窜姑娘房的机会,享受不到青春棚里的生活。

  “过七关”的整个过程中,在青春棚里过夜的这七个小伙子,是由小姑娘的姐姐或者是年龄稍大一些的好伙伴帮忙选定的,但还是要先征得小姑娘的同意,如果小姑娘不同意,小伙子夜里来到青春棚的时候,小姑娘就不会把房门打开。过七关的人选定了以后,选好的这个小伙子就可以到小姑娘的青春棚里来窜棚子。小伙子来到了小姑娘的青春棚以后,这天晚上就不回家了,而是和小姑娘在青春棚里面过夜。在青春棚里,小伙子和小姑娘可以明正言顺地睡在一张床上。一男一女睡在青春棚里,小姑娘显得有些拘束,小伙子就要说一些题外的开导人的话,就要不作出格的事,尽快地让小姑娘平静下来。等到小姑娘心情放松下来,小伙子才不失时机地谈恋爱方面的事。

  到了第二天晚上,小姑娘的青春棚里又重新换了一个小伙子,也是像第一晚上一样,两个人睡在一个床上。当然,两个小伙子的性格、兴趣都不会相同,和小姑娘说话的内容,也不会相同,因此,小姑娘在和不同的小伙子的交往中增加了许多和异性交往的经验。如此循环,一直到过了七个晚上才能正式谈恋爱,选择对象。当然,在过七关的时候,小姑娘对自己心爱的人就有了底,在过关时就暗中有了打算,一旦七关结束,马上就和一个心爱的人继续住在自己的青春棚里面,直到结婚前都在青春棚里面恋爱。那些在过七关时没有找到意中人的小伙子,又继续下一轮的串棚子活动,直到找到意中人为止。

  他留男孩过七关所需选择的姑娘,又是由自己的堂哥们帮忙选择的。堂哥们经常窜青春棚,和他留姑娘相当熟悉,他们就利用窜青春棚的机会,和七个姑娘商量好,帮忙自己的堂弟过七关。商量好的这七个大姐姐,就会组织好七个姑娘在青春棚里等待着,这个小男孩就在七个晚上分别去窜这七个青春棚,和这七个大姐分别睡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这个姑娘如果同意你过这一关,就会送小伙子一个烟荷包。所以,他留小伙子如果拿不到七个烟荷包,就没有谈情说爱的通行证。

  “他留人”的这种以青春棚为标志的婚俗到底属于什么样一种婚姻状态呢?还是在60年代,一位很有权威的民族学家试图把这种婚姻界定为“群婚”。他在他留山居住了近一个月,走访了他留山的老人,走访了青春棚,便毫不犹豫地为他留人下了“群婚”这个结论。这一论点当即受到所有“他留人”的反对,他们说,他们窜青春棚的婚俗,虽然看似“性开放”、男女关系不严肃,但仔细研究下来,还是有一定的道德规范的,并不是,不属于“群婚”的范畴。所以,又有人把它界定为“双系婚姻”:即“群婚制向一夫一妻制的过渡婚姻”。这一提法得到了大多数他留人的认可,因为,他留人认为,他们的婚俗,不是群婚,但也不同于汉族的婚俗。青春棚是客观存在。他们也承认,在早年的时候,这种青春棚里也有性乱的成份,但那只是在一定的时期内,在特定的条件下,不能把青春棚和群婚一概而论。

  “背着娃娃谈恋爱”,是《云南十八怪》中的一怪。他留山的男女,先在青春棚里恋爱,通过反复地交流,觉得可以确定婚姻关系以后,就请媒人到姑娘家提亲,把婚事定了下来。定了婚事,就可以在青春棚里发生性关系,就可以生孩子了。

  在他留山上,小伙子和姑娘在“青春棚”里恋爱、有了感情以后,就要告诉家里的亲人,请媒人到姑娘家提婚。如果双方同意,就可以定亲。事实上,在他留人眼里,定亲,就已经被视为“结婚”。但定亲只是被“视”为结婚,定亲后,姑娘并不接到小伙子家,而是要小伙子寄住在岳父岳母家里,待妻子有了孩子以后,才正式举行结婚典礼。这就是他留人“寄婚”的最大特点。一般说来,他留姑娘要到孩子两岁左右才举行结婚典礼。

  由于以上原因,他留人的“寄婚”习俗就一直保留了下来。“寄婚”以后,男女还是各生活在各家,只是到了晚上,姑娘家必须给小伙子留门,小伙子可以名正言顺地住在姑娘家里。这样一直等到姑娘有了孩子后,双方才选择日子结婚。结婚这天,新娘子也要梳妆打扮,擦粉戴花。生得的孩子,专门请一个人背上,送到小伙子家。

  近年来,他留人生孩子以前要先到乡政府办理登记手续,领取结婚证,并严格执行计划生育。

  他留人居住的地方,与丽江古城相隔140公里。从丽江出发,可以乘坐丽江至四川攀枝花市的客车或者夜班车,四个小时便可以到达。也可以乘坐中巴车先到永胜县城再转县内的中巴车前往,交通十分方便。

  乘车从丽江出发,便要走上大山和峡谷。沿途风景秀丽,一年四季,公路两边缓慢地发生着变化。春天,路边的山上开满了杜鹃和山茶花,鸟语花香,山花烂漫。夏天,路两边的林荫树枝繁叶茂,绿色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倍感神清气爽。到了秋天,映入眼帘的,是姹紫嫣红的野菊花,层层梯田里金黄色的庄稼让人感受到收获的喜悦。入冬,路两边的枫叶黄得十分可爱,松树却依然透出淡淡的黛青。山溪里,流水潺潺,叮咚作响。时有雪花飘来,万里江山,银装素裹。。。。。。。无论哪个季节,车行至山顶,极目远眺,群山起伏如大海的波浪,一层层推向远方,壮丽山河尽收眼底。

  公路全是新铺的通县柏油路,但弯曲特别大。特别是从丽江龙山到达金沙江边的三十多公里路程,公路千回百转,让人荡气回肠。车从海拔二千多米的山头下到一千多米的金沙江畔,完成这巨大的落差,需一个来小时。

  距丽江城40公里左右,有一座始建于1876年的古铁链桥横跨在金沙江上。古桥名叫“金龙桥”,距今己有120多年的历史。据《新编丽江风物志》介绍,金龙桥是我国桥面最宽、铁索最多的铁链桥。同时,金龙桥也是金沙江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铁链桥,处于“茶马古道”的要塞,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永北直隶厅志》载:金龙桥“在郡治西150里子里汛,西跨金沙江,为永郡通鹤庆、丽江要冲,计长28丈,宽9尺,系铁索18股,光绪二年(1876年)丙子,现援贵州提督鹤阳蒋宗汉炳堂捐资创修”。

  金龙桥共有铁链18根,每根链500个环,重约一吨。根据当时的条件,重一吨的铁链,如何一根根拉在江上,并使之平衡,实属奇迹。根据史料记载,蒋宗汉修建金龙桥,有一定的偶然性,说蒋宗汉修桥是他曾在江边受阻,发誓而修。由于工程巨大,共历时五年,死工人48人。

  金龙桥作为丽江重要的历史文物,近年来倍受国内外人士的关注。2000年,丽江七星国际越挑战赛的队员曾徒步跑过金龙桥,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见证。人们来金龙桥上,仰望丽江茶马古道历史的苍桑。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永胜小镇在历史上成为滇川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滇西最有名的茶马古道重镇。永胜地处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的结合部,自西汉以来,就是四川进入云南的重要军事门户。唐以后,就被称为“北门”,“入云南之门”,“北国胜门”。过去,永胜的名称是“北胜”,取的就是“北国胜门”之意。据冯苏的《滇考》载:元朝宗宪三年(1253年),忽必烈率大兵从甘肃出征,进攻大理南昭国。大兵自北而来,到大渡河,兵分三路,其中一路首先占领永胜,取得胜利,所以将永胜改名为“北胜”,意为自北而来,首战取胜之意。元十重要的地理位置,使永胜成了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特别到了明朝,永胜小镇一再进入皇帝朱元璋及他的南征将军傅有德和沐英的视线,多次对永胜调兵遣将,构筑城堡。许多历史资料表明,实际上,永胜小镇在历史上就是朱元璋的军队建筑的“澜沧卫城”。到现在为止,丽江纳西人称永胜小镇都不叫永胜,而是称“那擦厄”。“那擦厄”即 “澜仓卫”在纳西语中的转音。

  小镇的街道只有6米来宽,街面上都是一些矮房子。房子的屋檐只有二米来高,个子稍高一点的人,进门都得低下头来。我们在其他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座古城,都没有见到过这样的矮房子。关于这些矮房子,有三种解释。一种解释,说修矮房子是当时县长的意思。那时候,县长出门要骑马,县长骑马上街,不能让任何一家的屋檐高过他的头,挡住他的视线。并且,哪种地位家修多高的房子,县长都有明确的规定,那时候,小镇里地位高的人还不多,所以,全城都得修矮房子。另一种解释,是由于小镇经历了三次大火。一次火烧,锯了一截柱子,第二次还要再锯一截,所以,房子越来越低。第三种解释说是为了防震。永胜小镇处于横断山脉地震断裂带,曾发生过一次8级大地震,小镇毁过一次,重新修建,就都修成了矮房子——修矮房子是为了防震。

  三种说法,各有各的理由,似乎都能说通。但不管怎么说,矮房子是小镇最为独特的景观。我们可以看到矮房子里挂着的现代时装、传来的音乐… …傍晚,看昏黄的灯光从矮房子里弥漫出来。

  永胜油茶属于中国茶文化中较为特殊的现象,这种茶茶文化产生在边疆,没有人过多地谈到它。丽江流行着一句俗话:丽江粑粑鹤庆酒,永胜油茶家家有。在丽江,一提到永胜,就会想起他们的油茶来。永胜的油茶,普及到了各家各户,每一个角落。他留山也不例外。

  永胜他留人做油茶比较特别,不用大锅,也不象藏族那样用油茶筒打。他留人做油茶,是用一个拳头大的小沙罐慢慢来做。小沙罐又叫油茶罐,是罐厂特制成的,口小,中间大,象个小葫芦。茶罐的上方有一个到茶水的小嘴,倒起茶来十分方便。做油茶的东西主要的有三种:大米一小把,茶叶一小撮,猪油一小砣。做油茶都是在家里的火塘边上做。做油茶时,客人和自家人,都坐在火塘边上。先在屋子里烧一个火塘,火燃了,在火底上扒上一些火炭,把小沙罐放在火炭上烘烤。待把沙罐里的水汽烘干,再把米和猪油放到沙罐里,慢慢地把米烤黄。米烤黄以后,再放上茶叶,稍微烘烤后再往沙罐里注水。注上水以后,要不停地用筷子搅拌茶叶和茶米,茶水就浓起来了。这样熬制出来的油茶,有茶味,有糊米味,清香可口。有时候,把麻子,花生樁细,放在茶罐里一起熬制,味道就更加醇厚。还可以在茶里充上少量白酒,俗称“充茶酒”。充茶酒是过去茶马古道上的马帮发明的,在路途中感冒了,喝充茶酒可以防治伤寒。

  三川火煺作为一个国际品牌,在丽江早己家喻户晓。吃火煺,是丽江餐桌上少不了的一道菜,旅客,各国使节,政府要员,国家元首,都会品尝到来自三川的香气。

  三川火煺的好味道,来自三川人杀猪以及淹制火煺的那种认真态度。从杀猪开始,火煺的制作过程就开始了。三川人杀猪多了一套仪式。这个仪式是对来年的祈祷,是对猪的祝福。杀猪的日子,是请阴阳先生看过的,阴阳先生凭什么来决定杀猪的日子,这我们可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说属猪的日子不杀,反正也算是黄道吉子。

  杀猪后的日子,开始淹制火煺,其方法与任何地方都不相同。猪杀了,下火腿,然后用盐在铁锅里或者是木缸里淹一个星期。淹够了时间,把火煺取出来,晾干后,粘上一层白棉纸,凉得半干以后,再用灶灰焐起来,焐一年半载才取出来吃。真可谓是制作精良,色鲜味美。吃过三川火腿的人都说,三川火煺,一点也不比宣威火腿逊色。

  永胜小镇是滇西瓷乡,所产瓷器,可以和景德镇的瓷器媲美。永胜陶瓷生产历史十分悠久,据永胜县志记载,“永胜陶瓷生产始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乞今己有120年历史。”《新纂云南通志》载:“永北所产瓷土较皖、赣优良。近来永北瓷器与江西争胜,迤西务属皆用之。”永胜所产瓷器远销大理,保山,西藏,缅甸等东南亚国家。

  永胜县的陶瓷生产早己闻名国内外,除了民间日常生活用的不算,在国家一些重要会场馆所也使用和保存着永胜瓷器。如北京人民大会堂云南厅的清花瓷茶具,是专门从永胜定做,由小镇人专程送到北京的。云南艺术剧院的艺术杯,是永胜生产的一件艺术性十分高的瓷器产品。他留粑粑和粑粑节

  他留人用一种看似简单的食品——粑粑,用大米精制而成的粑粑来祭吊自己的祖先。祭吊祖先,是他留人一年当中最重要的活动,他们把这种祭吊活动作为一个节日,统一的时间,统一的祭物,集体缅怀祖先,对祖先迁徙、奋斗、创业,进行感恩。他留人对祖先的祭祀活动十分隆重,这和他们作为“远方人”有关,和祖先的浪迹天涯有关。

  他留粑粑细腻,光泽滋润,小巧玲珑,并印有各色花纹。他留人的粑粑在永胜十分有名,在滇西也久负盛誉。他留人送亲友的礼物爱用他留粑粑,到街天也爱做一些粑粑去卖。有一段时期,他留粑粑还是他留人的贡品之一,远送到大理和丽江。他留粑粑的名声好,主要是他留大米好,他留山上的稻谷虽然产量不高,但海拔适宜生长优质大米。而且,他留山上的水质好,适宜做可口的粑粑。

  他留人的粑粑节,是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每年的粑粑节都在旧历的7月15左右,和彝族的火把节时间相差二十多天。他留人过这个传统节日,动机十分明了,也十分单纯,目的就是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宗。纪念祖宗分三个层次,三层意思。第一是怀念祖宗从遥远的祖籍地迁徙到他留山上来,怀念祖先无尽的流浪,艰难地创业。第二是怀念那些在迁徙的路途中和在保卫他留山的战火中死去和失散的先辈。第三是为了宣扬他们优质的大米,做工精细的粑粑;宣扬他们优美的歌声和舞蹈。

  走在队伍前面的,是年长的“把师”,他们吹起自己带来乐器——笛子、葫芦笙,跳起了祈祷舞。舞姿不雕琢,不卖弄,乡土气息,原汁原味,古朴典雅。他们边走边跳着舞蹈,引导着队伍缓慢前行。舞蹈一刻也不歇,音乐一刻也不歇。

  大型歌舞开始。他留人就开始跳舞,到他留山上来的客人开始跳舞。由一个吹笛子的他留男人为先导,一个盛大的舞队组成了。他留人的歌舞简单而又热情,从看似简单的歌舞中,把他们高涨的情绪表达出来。他留人是龙的传人,他们跳舞最喜欢跳的是“龙摆舞”,所在的人,绕成一条彩色的龙,龙腾虎跃,让人振奋。

  跳舞的几乎是全村的他留人都参加,可以这样说,他留山上,任何一个人都是跳舞和好手,没有一个的舞是不地道的。有些老年人,平时看上去笨手笨脚的,但到了跳舞场上,却让你看得眼花缭乱。白天跳了还不尽兴,到了晚上还要烧起篝火,在他留山上跳一个晚上。

  他留河以他留人为主,杂居着傈僳族,傣族,白族,苗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各种少数民族融洽相处,各种少数民族的风俗民风互相兼容,使他留河沿岸的民风民俗更显得异彩纷呈。

  由于傈僳族的存在,教堂修建起来,《圣经》和《赞美诗》,也和他留河谷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所基督教堂修建在叫 “上四队”的村子里,这是地处最偏远,条件最简陋的一所教堂。教堂是一所平房,除了房子上红色的十字架以外,和一般人家的房子没有多大区别。但就是这所简单的教堂,每个礼拜天会有四五百名基督教督到这里来做礼拜,在这里听教义,在这里用傈僳语背诵《圣经》和《赞美诗》。

  据《新篡云南通志》记载:基督教从1877年就传入了云南怒江州,而且基督教徒大多数为傈僳族。基督教传到永胜,比怒江晚,最初,在三十年代中期,英国传教士安永靖等人即来永胜发展基督教徒。安永靖牧师到了永胜以后,先是在永胜县城发展汉族教徒,但永胜汉族大多来自湖南内地,受佛教影响较大,教徒发展没有进展。到抗日战争期间,英国人安永靖又来到永胜,依靠怒江傈僳族和永胜傈僳族在语言方面相通的优势,便把发展教徒的目标放在了山区,放在了傈僳族身上。经过多年努力,永胜成了基督教史上称的“垦荒时期”。永胜傈僳族的基督教传播,写进了英国的基督教史。

  他留坟林,又叫“他留宗支山”,位于他留山的玉水、营山、双河三个行政村的结合部。坟林占地面积有三平方公里左右,总共有坟墓一万多座。其中,立有石碑坟墓有六千多座,占总坟墓的百分之六十以上。他留坟林的特点是,坟墓相当集中,墓碑年代久远,建造技术十分精湛。坟碑上的动物,花草,都是经过精雕细刻,造型相当优美。

  考古博士宋豫秦看到他留坟林会发出由衷的感叹,把坟林的规模和孔林相比。但是,孔子是我国儒家的开山鼻祖,而他留人只是滇西北地区的一支少数民族,他留人的这种坟林文化不能不让考古博士关注。

  坟林中所立的墓碑,最早的是在明未,距今己是七百来年,以后到清代为最多,直到民国时才逐渐减少,最晚的,也是在百年以上。他留坟墓上的石碑,在汉墓文化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汉族的墓碑文化,融入了他留人丰富的想象。石碑上的图案,碑文的撰写,记载了一些他留家族的姻缘及历史,都增加了他留人自己的内容,这为考古学家研究他留文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墓碑上的书法的形式,都溶入了汉文化的精华。字体大多是楷书、律书或行草,其镌刻也工整,雕刻技艺也精湛,一看便知是墓碑工匠里的行家所为,其艺术成就让世人叹为观止… …

  墓碑排列是有一定的规矩的,基本上是一个家族埋在一处,坟林中所埋的他留人家族,以蓝、王、海、陈四家为最多,而且各个家族都按自己的顺序排列,做到有条不紊。远远望去,坟墓排列有序,华表气象庄严。整个坟林石雕艺术,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准。独特的艺术手法,再现他留人所特有的文化底蕴,一种高雅的艺术之气扑面而来。在他留坟林中,感到这遍坟林必将成为他留文化的一个亮点。(木祥)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27111.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