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平台“标题党”文章的传播效果研究——以大学生群体为例

2018-09-26 12:33:40  阅读 104 次 评论 0 条

  综上,对于本文的研究对象大学生群体而言,微信平台的标题党文章相较于普通文章而言,并不能提高文章的阅读量;标题党文章的转发量也略低于正常标题的转发量;同时笔者也乐于发现,读者对于对照组文章的认知、态度、行为等传播效果层面均比实验组积极。但是,无论是阅读量、转发率还是传播效果的认知、态度、行为等层面两者之间的差异,数据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缺乏明显差别。

  于是,笔者针对大学生群体自身的特点,随机对实验样本进行深度访谈,试图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并将访谈结果归纳和解读为以下几个方面:

  大学生群体相较于社会上的其他群体,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也具有较高的媒介素养和辨别能力,这使得“标题党”文章在传播过程中失去了原有的发展空间和传播潜力,带来不了所谓的“高流量”和“高转发率”,甚至会是完全相反的结果,而这点也在实验结果中得到了明显的验证。同时,这一发现也与笔者在文献调研期间关注的“逆反心理”相似。

  两组对象对于文章的认知、态度、行为等传播效果层面差异较小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无论是问卷的设计,还是实验对象的回答都是从文章内容出发,因此反映出来的结果也较为客观。笔者设计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文章,除了标题的差异,内容本身则完全相同,所以结果差异之小,是可以得到理解和解释的。

  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朋友圈乐此不疲出现“标题党文章”的原因,这一编辑策略虽然会受到一部分人的反感和抵触,但是这种操作不仅各方面成本都较低,而且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受众对文章的评价更多的还是从内容出发,而文章本身因为标题的改变而受到很大影响的可能性较小,因此这样的一种策略也在文章编辑中被长久、反复使用。

  笔者通过深度访谈发现,很多大学生往往能在访谈中很自然地流露出对“标题党文章”的判断能力和反感厌恶之情,正是由于这种“我越知道你的目的,所以我越不会点开看”的叛逆抵触心理,进一步削弱了“标题党”文章原来可能有的传播效果;同时笔者也发现,“沉默的螺旋”在微信平台这一社交媒体中依然存在,大学生在考虑转发意图的时候,很多时候会陷入在“别人会怎么评价我”、“别人是否赞同或反对该文章”这样的思考中……出于对自身个体形象的塑造和维护,久而久之,大学生越来越不敢、也不喜欢转发,最终沦为“沉默者”;最后,大学生群体存在着普遍的冷漠感,对朋友圈的文章或者社会热点缺乏应有的表达欲,他们或认为个体的力量无法对现状产生什么改变,因此保持无为状态;或认为事实和真相无从得知,而新闻的真假难知和反转之快更是促进了这一冷漠现状的形成。

  笔者忽略了实验本身可能会对样本产生的影响,虽然笔者已经尽力创造一种自然状态下的实验,但实验毕竟有别于自然状态。在真实的自然状态下,实验对象还是很有可能在明知是“标题党文章”,但依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点开阅读,做出与实验过程不一样的选择;同时在访谈过程中笔者也发现,文章由谁发出、经谁分享也是影响受众是否会点开阅读的一大原因,很多同学会在“名人效应”、“意见领袖”以及某些认为的“权威”的引导下做出不一样的选择。而这些,也注定会对本次实验数据产生影响。

  因此通过本次研究和实验的结果,从文章的标题编辑角度考虑如何提高微信平台文章的传播效果,笔者想从一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标题党“文章”一开始出现的时候,受众在新鲜感以及好奇心的驱使下,可能会过度消费“标题党”思路下制作的标题,但这样的情况多了,久而久之受众不仅逐渐会对这类标题产生免疫力,同时随着自身的判断力和对信息辨别能力的提升,新闻媒体如果还一味靠这样的标题来吸引受众的话,结果只能招致受众的反感,传播效果也会呈递减趋势,愈趋消极。

  因此在文章编辑过程中,要学会思路先行,抓住新闻眼,切中要害,而做到题文相符也显得尤为关键。

  如何在足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足够切中要害和纯粹博人眼球之间把握一个度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编辑者要学会把握受众可以接受的程度,利用一些技巧适当润色标题、进行科学转换,例如以第一人称来写,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但切记不要强行关联,无病呻吟;将干货知识或者显而易见的受益面放入标题中,吸引读者的眼球;标题中可以带有着明显的利益相关者,或者通过带有鲜明的情绪观点来感染受众。

  当标题囊括足够吸引人眼球的要素,又不至于沦为标题党,这种让受众产生的强烈想要点击阅读的欲望才能持久,并得以良性循环。

  微信平台现在的公众号太多太杂,很多文章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复或者交叉的。这无形中也增加了受众的负担,使得他们不得不在海量的信息中无可避免的重复阅读、反复挑选来获取所需的内容,这一方面浪费了受众极为宝贵的时间精力,也使得他们愈加盲动和茫然。

  因此,假如能在标题上体现出自身的差异,这就已经在海量的信息竞争中迈出了第一步,这样的标题就更能被需要的受众所选择,假使同时又能使文章质量得到保证,那么它的传播效果该是积极有效的。并且在微信平台中,转载或者照抄照搬现象其实远多于创造性的编辑,因此提高标题的原创性也很重要。

  微信平台文章的标题制作,在为增强吸引力而做出改变的同时, 要保持时效性和接近性等新闻要素。所谓时效性,是指标题要体现新近事实的变化;而接近性是指无论从地域性还是情感而言,标题要能引发受众的共鸣。受众无疑更愿意接受和传播那些离自己比较贴近、与自己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信息,无论是文章还是标题,接近受众的需求,这一点都很关键。因此,微信平台上文章的标题也要时刻满足受众的需求,关注时代的特点,保持赤诚的人文关怀。

  辞旧丹鸡鸣盛世,迎新瑞犬颂神州。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人民网总编辑余清楚以及全国多家党报网站总编辑共同为网友们送上新春祝福!祝大家新的一年万事顺意,节节进步!

  2017年,在习总书记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指引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网上主旋律高昂,正能量强劲,各项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网络空间更加清朗,网络空间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明显提升。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2806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