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是人文的渊薮。这些年,茅盾故居、丰子恺故居缘缘堂、侯波徐肖冰摄影艺术馆、金仲华故居等一大批名人文化场馆拔地而起,俨然成为了桐乡的地标性建筑。
这些场馆与其背后的一位位桐乡名人,不仅成为了桐乡的文化标签和文化印记,成为桐乡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张张金名片,更成为了每一名桐乡人都在继承与发扬着的桐乡文脉。
“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岁月的长河流去而不可往复,但记忆对人是不可缺失的。
“钱君匋先生曾有长跋巨印《钟声送尽流光》,时光飞逝,这方巨印,常常勾起我对君匋艺术院往事的回忆。”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时任桐乡县文化局副局长的鲍复兴,参与了与钱君匋洽谈捐赠和君匋艺术院筹建工作的全过程。
1984年8月,钱老写信给学生计安康,要他转交给桐乡县文化部门和有关领导,表达了决定捐赠书画文物的意愿。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促进桐乡文化建设和艺术繁荣的一件大好事,桐乡县领导以其远见卓识,十分热情地接受了钱老的捐赠。
为感谢钱老深厚的桑梓之情,桐乡特建造君匋艺术院作为珍品庋藏之库、展览陈列之馆、艺术研究之所、讲学传艺之院、书画创作之家。通过多次拜访钱老,接触商议,在1985年6月双方签订了协议,并决定建造“君匋艺术院”。
“对于这座艺术院,钱老倾注了全身心的精力,从最初的构想到建成后的运作,都有他独到的设想和计划。”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建设,1987年11月君匋艺术院建成开放。“众人拾柴火焰高”,其实当初筹建时,由于县财政紧张,为节约支出,许多项目是千方百计,动员社会各界力量——进门的单跨拱桥、浮碧小筑的玻璃顶棚、内部的园林绿化……都是依靠各方面支援而办成的。
当年君匋艺术院开院时栽种在院名碑旁的青松、广玉兰,如今已是高高耸立、绿荫如盖。如果说君匋艺术院在1987年是钱老用毕生心血孕育而降生的婴儿,随着岁月更迭,进入而立之年的君匋艺术院,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次惊喜,也让人感怀岁月峥嵘。
1987年11月10 日,在艺术院落成典礼上,钱老曾表示要艺术院开门办院,既为专家服务,也为广大群众服务,让广大艺术爱好者在这里得到营养,得到指引和启迪。“建艺术院是为了造就新人。如果把艺术院办成一把锁,一只保险箱,那并不可取。”由此可以看到这位艺坛前辈尽责于文化、遗泽于后世、施惠于学子的胸怀和一片赤诚。
君匋艺术院收藏钱君匋所捐赠明、清及近现代珍贵文物数千件(其中一级文物24件,二级文物97件),尤以藏晚清赵之谦印104方、吴昌硕印152方、黄牧甫印168方为海内外三家藏印首富而闻名遐迩。对于艺术院的馆藏,君匋艺术院负责人沈惠强如数家珍——“文物不作保险箱”,这是钱君匋先生当年提出的办院理念。
自建院以来,君匋艺术院曾举办高规格的书、画、印展览近400场次;院藏珍贵文物也先后赴日本、新加坡等国以及香港、澳门、深圳、西安、杭州等地展出;举办各类研讨学术活动百余场次……在彰显桐乡文化底蕴的同时,促进对外文化交流,提高了城市的美誉度。
“开门办院”,君匋艺术院始终如一,不忘初心。如今的君匋艺术院已是一座集典藏维护、藏品研讨、展览交流、艺术创作、名人研究、教育推广于一体的多功能文化设施。
2017年,经过景区化改造提升,君匋艺术院院内新增钱君匋书画印真迹展厅、钱君匋影像播放室、多功能讲堂、名家创作示范室等功能设施,并对浮碧小筑、水池、传达室及部分绿化设施改造一新。
未来,君匋艺术院还将增设藏品展厅、改造钱君匋艺术生涯陈列室等,进一步丰富展陈内容,延伸参观路线,以新的面貌、新的姿态迎接广大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的到来。
大力弘扬名人文化,积极推进名人资源有效利用,不仅在于它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更在于它所能带来的社会效益。名人场馆是开展名人文化的首要条件,是名人文化的灵魂所在和精神寄托。
上世纪80年代,茅盾故居、丰子恺故居缘缘堂、君匋艺术院被誉为桐乡文化上的“三只金凤凰”;1992年和2000年,又建造了侯波徐肖冰摄影艺术馆和金仲华故居,由此上升为“五只金凤凰”。随后,陆费逵图书馆、孔另境纪念馆、王会悟纪念馆、木心美术馆、钟旭洲钱币艺术博物馆、吴蓬艺术院等名人文化场馆拔地而起,如今已然成为桐乡的地标性建筑。
开展名人文化研究最终还得依靠人,所以建队伍是关键。基于这种认识,桐乡相继成立了茅盾、丰子恺、吕留良、太虚大师、钱君匋等研究会,设立陆费逵、沈泊尘、金仲华、沈泽民、张履祥等研究小组,来自学校、企业、农村的数千名文艺爱好者积极开展名人研究,举办研讨会、出版会刊、编写出版名人研究和普及专著,名人文化惠民活动不断丰富,名人文化品牌逐渐打响。
弘扬名人文化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形成一种持久的渗透、浸润和普及的教化作用,教育、激励、影响后人,让积极的传统价值观传承有序。因此,广大中小学生必然是名人文化的主要受众群体。
2000年,凤鸣小学被命名为全国唯一的丰子恺漫画学校,学校充分挖掘家乡艺术名人丰子恺的人文精神,创建了以子恺漫画特色教育为主,子恺文学、童心子恺为辅的校本课程;2011年,“徐肖冰侯波少儿摄影艺术学校”在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城北小学揭牌,以摄影之名,融入地方名人文化,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来,桐乡市先后举办了茅盾文学新人奖、“子恺杯”全国漫画大展、“徐肖冰杯”全国纪实摄影展、丰子恺中外散文奖等一系列大型国内外文化活动,以历史人文资源带动了桐乡知名度的提升。
自2000年第五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在乌镇成功举行后,之后桐乡又连续举办了第六、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据公开报道,为了把茅盾文学奖长久办下去,桐乡市政府还专门兴建“昭明书院”,用来举行颁奖典礼——因为1977年,茅盾曾写下“唐代银杏宛在,昭明书室依稀”的佳句。
“未来五年,将力争让‘茅盾文学奖’重回桐乡,打造更具影响力的桐乡文化品牌。”在2016年12月26日召开的中共桐乡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桐乡就鲜明亮出了这一目标。2017年8月25日,在市文化发展大会上,桐乡再次发出号召。可见,于桐乡而言,“茅奖”的回归,意义非比寻常。
正如鲁迅之于绍兴,茅盾等文化名人赋予桐乡的意义和影响深远而宏大。有序推进伯鸿城市书房建设、认真谋划丰子恺美术馆建设、力争让茅盾文学奖回归……这一切都让人感到桐乡是在将名人文化作为一项事业来经营,无不彰显着桐乡弘扬名人文化,打造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决心。
如今,名人文化在桐乡已不只是一个文化标签和文化印记,它体现着桐乡人的文化自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做大做强名人文化,不断扩大名人文化的内涵和影响力,方能用文化之美渲染城市之魂。在精耕细作名人文化这条道路上,桐乡走得稳而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