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一直以为这个话题只会在宝妈之间讨论。和一个身高190+的大汉讨论,怎么教他家姑娘看书,感觉好怪异……
由此不难看出,无论是宝爸还是宝妈,都在倾尽全力地想把最好的未来给到孩子。
带着这些疑问,我选择向同为宝爸的“科学男神”——Dr. 魏求助。别误会,当然不是直接面对他本人,而是他最新出版的一本书——《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
也就是说,时代对思维能力、情绪理解能力、语言发展能力、运动能力,以及创意能力的要求是亘古不变的。只要人类生还生存在这个星球上,对以上5项能力的需求,一定是必须的。
那么,今天我们就通过对这本书的解读,为我的同事、以及有着同样困惑的朋友们,提供一些关于“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切实方案。
第一个是因果关系,表示事件发生是有前因后果的,能够很好地解释清楚故事的逻辑。比如好故事都有一个好的提纲挈领的开头,一个漂亮的结尾,开头和结尾有严密的逻辑链。从这样的故事中孩子可以弄明白事情的因果逻辑链。
第二个是冲突,故事里的主人公一般有个目标,然后会发生很多事情阻碍他实现这个目标,于是主人公要去克服这些阻碍,这样故事才有看头。
第三个是多样性,好的故事情节要多样。不只是童话故事,你自己的生活经历、周围人的真实故事,包括一些名人的故事,比如航天员、运动员等,也都可以讲。孩子听的故事越多样,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会越好。
第四个是角色。一个好故事是围绕各种有趣的角色展开的,孩子通过故事探索自己与他人思维的差异,揣摩不同人的思维活动,他的社会情绪能力也能得到相应发展。
我们都是听着妈妈的故事长大的,而妈妈们是听着姥姥的故事长大的。似乎从很久以前,父母们就会不约而同地,选择用故事来陪伴孩子成长。
Dr.魏在书中,为我们系统地解释了:为什么一定要给孩子讲故事,以及其对成长的积极作用。
首先,相比其他内容,故事更容易被大脑接受和记忆。这就像扔一把盐在水里,很快就会溶化。而如果是一颗石子,即使浸入水中,也很难被同化吸收。故事之于我们的大脑,就相当于盐与水。
其次,很多时候,我们不用事必躬亲地去体验生活,而听故事,就是最好的代替方式。也许,这辈子我都没机会到魔法学院学习变形术,但并不妨碍我在哈利波特的故事中当个麻瓜(不懂魔法的普通人)。这种体验,对于涉世未深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就好像我们带着他预演了部分人生,多划算!
最后,故事能够让我们发现更多解决问题的方式。故事中的人物在面临挑战时,是怎样抉择、如何渡过难关的,无形中也为我们开拓了另外一种思路。
没错,故事对于孩子来说,很有用。但任何事情都有好坏之分。只有好的故事才能发挥出最佳的积极作用,因此为孩子选择好故事,是每一个家长首要掌握的本领。这也就是片段一中给出的——好故事的四个标准:
每次,我想图省事给儿子讲“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的时候,小家伙都会抗议说:你这是欺负小孩!呵呵,没错,按照标准,既没有因果逻辑,也没有冲突的故事,甚至都不能被称作故事。有了情节矛盾和发展逻辑,故事才会在我们大脑中立体起来,成为有营养的盐,而不是单纯地“灌水”。
除了情节与逻辑,故事中的人物角色也十分重要,因为,孩子会把自己当做“TA”。他们会想象着自己和主人公一样,见到同样的人,遇到同样的事。
最后,我们还要注意多样性的选择。这段时间经常讲童话,那就不妨换个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试试。有时候,我会和儿子玩“一个人说一句”的游戏。我讲一个白天遇到的有趣事,他讲一个幼儿园里的好玩事。这样轮流发言,既交换了彼此的经历,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