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歌为媒话中英情谊

2018-10-06 12:24:06  阅读 113 次 评论 0 条

  90多年前,中国著名近代诗人徐志摩在英国剑桥大学学习期间,喜欢从宿舍窗户眺望校内康河畔的一处风景,后来据此创作了脍炙人口的名篇《再别康桥》。2008年,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在康河畔竖立了一座“徐志摩诗碑”,这是其建院近600年来第一次为中国校友立碑。如今,一座以徐志摩名字命名、也是剑桥大学历史上第一座中式花园——“徐志摩花园”,又在诗人当年凭窗远眺、目光所及之处落成。

  日前,第四届“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举办。同日,“徐志摩花园”正式向公众开放。

  1920年,徐志摩来到英国,后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特别生的资格进入大学学习。有人评价称,正是在剑桥的这段生活经历,成就了作为诗人的徐志摩。《再别康桥》既是徐志摩在浪漫主义诗句上的集大成者,也集中体现了新月派诗歌的特点,融合了理性、节制、情感与诗词格律。

  “徐志摩花园”由国王学院首席园艺师史蒂芬·科格西尔设计,虽面积不大,但体现了中西文化的融合特点。花园周边是英国本土树木,园中则栽种着玉兰、梅花、竹等,都是来自徐志摩家乡浙江海宁的植物。花园中央是以黑白石子砌成的阴阳太极图案,一条刻有《再别康桥》中英文诗文的小径从太极图案中穿过。英文诗的雕刻出自英国雕刻家蒂姆·乔克之手,中文诗则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艺术家姜宝林和书法家刘正成等书写。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应邀而来的中英两国近百位诗人、艺术家和学者在花园中诵读着。长椅旁,两国诗人代表正在举办读诗会,用中英双语朗诵以“花园与飞鸟”为主题的诗歌作品。

  英国诗人露西·汉密尔顿说,鸟和花园不只是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它们在英中两国诗歌艺术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莎士比亚和中国伟大的剧作家汤显祖都选择花园作为他们笔下知名爱情悲剧的故事场景,把鸟作为传情达意的信使。”

  “当今的中国以一种更为开放的姿态屹立于世界舞台,徐志摩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一个标志,他充满魅力的诗歌也成为连接英国和中国的一座美丽桥梁。”诗歌艺术节主席、国王学院终身院士艾伦·麦克法兰教授介绍,国王学院于2015年创立了“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旨在为英中两国当代诗人、艺术家和学者提供一个分享作品、交流思想、相互汲取灵感与养分的平台,以加深对彼此文化的理解。

  诗歌艺术节由英国“保护濒临消失的世界”基金会、剑桥康河出版社主办,并获得剑桥大学文化保护项目“康河计划”协同支持。经过4年的发展,“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已成为英国境内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中英文化交流活动之一。

  今年的诗歌艺术节活动内容更为丰富,邀请到了20余位来自中英两国的著名诗人,其中包括中国诗人喻言、李海洲、梁平等,他们在国王学院大宴会厅为数百名宾客朗诵了各自的代表作。艺术节期间还举行了8个艺术展,包括“国家艺术基金:瓷板画艺术展”“中英草本医药与艺术展”“飞鸟与诗:甘道甫青花艺术剑桥展”以及本届诗歌艺术节的主题艺术联展“花园与飞鸟”等。

  艺术节期间,来自商务印书馆的代表与剑桥康河出版社代表在国王学院签署协议,将共同出版《丝绸之路名家精选文库·诗歌卷》英文版。该文库以诗歌形式展现了中国丝绸之路沿线省区市丰富多彩的历史传统和习俗风情,同时收录“一带一路”沿线其他国家当代著名诗人的代表作品。

  在“徐志摩诗歌艺术之夜”晚宴上,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青年合唱团用中文演唱了中国经典名曲《茉莉花》。这首中国传统民歌由著名指挥家史蒂芬·克里欧贝瑞重新编曲录制成唱片,于今年1月向全球首发。这是该合唱团成立500多年来,首次面向全球发布中文曲目。今年9月,青年合唱团将赴中国多个城市巡演,用曼妙的歌声演绎中英两国人民绵延的情谊。

  专家建言:上合组织如何在复杂环境中行稳致远?6月初,上海合作组织第十八次峰会将在中国黄海之滨的山东青岛召开。届时,8个成员国、4个观察员国、主席国客人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及相关国际组织负责人将聚首于此,共商发展,共襄合作。 青岛峰会是继2012年北京峰会后上合组织再次回到诞生地中国…【详细】

  中日韩记者参观冬奥场馆 盼共享奥运经验人民网北京5月22日电(记者贾文婷)清风拂面、细雨蒙蒙。21日人民日报社组织中日韩记者团来到国际速滑馆、五棵松体育中心、首钢单板大跳台选址地以及北京冬奥组委首钢办公园区参观考察。 中日韩记者团来到位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西侧的施工现场,这…【详细】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29074.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