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籍华裔诗人陈咏智与多位诗人、学者一同发起以悼念南京大屠杀同胞遇难周年为主题的全球诗歌大赛,邀请不同国家、民族、文化背景的人用诗歌铭记历史,哀悼抗战亡魂。已有韩国作者提交以慰安妇为主题的英文诗参赛。
“历史的记忆不可以中断,这是国家、民族很重要的信息。希望年轻一代能把历史的火棒薪火相传”,谈及发起诗歌赛的初衷,陈咏智说。
据了解,本次大赛分为英文组和中国古典诗词组,对诗的格律、风格、创作形式均无限制,预计将在今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80周年纪念日当天,在美国华盛顿揭晓比赛结果并颁奖。
陈咏智告诉南都记者,他祖籍广东中山,生于香港,后旅居美国,曾担任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顾问,目前是美国诗人学院会员、美国交响乐团联会会员。
三四岁时,父亲陈庆就教陈咏智唱抗战歌曲。“我爸爸10岁在澳门参加广东珠海抗战宣传,1941年底香港沦陷,他跑到桂林,在飞虎队空军基地当后勤,旁边就是陆军营地。我爸爸天天听他们唱《义勇军进行曲》和《保卫黄河》。”
2007年,陈咏智应邀作为合唱指挥,带领12位美国声乐家参加南京大屠杀70周年纪念音乐会。在赴南京的飞机上,他写下一首《金陵祭》: “天涯咫尺祭金陵,箫管压弦倾挽情。起板招魂冤不息,落红离岸觅凄声。”
音乐会谢幕时,全场听众起立鼓掌。看到多个国家的人在一起哀悼南京大屠杀亡灵,陈咏智很激动,回到旅馆没有睡觉,脑子里就想着小时候学到的第一首歌《保卫黄河》。
“这就是历史的长河。我小时候学到这个歌,中学时在香港参加保卫钓鱼台运动时唱这个歌。当时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会参加南京大屠杀70周年的演出。”陈咏智说。
那一晚,激动不已的陈咏智写下一首英文诗。随后几年,他一直写相关主题的诗歌,并在去年出版了诗集《Mass For Nanking s 1937》(《一九三七南京祭》)。
因为觉得有责任在南京大屠杀80周年这个节点,让更多人铭记历史,陈咏智发起了全球诗歌赛,希望通过诗歌来传递历史,让年轻一代把薪火传下去。
诗歌大赛邀请了美国人文艺术学院终身院士周文中、《南京大屠杀》作者张纯如的母亲张盈盈和日本学专家谭汝谦作为顾问。今年95岁高龄的周文中,是东西方音乐艺术界泰斗,培养了周龙、谭盾等知名作曲家。
1937年“七七事变”后,周文中被迫背井离乡,辗转上海、桂林、重庆,期间因日军生物武器染上伤寒险些丧命,目睹自己长兄、姑母在战争中去世。今年夏天,当陈咏智邀请他担任比赛顾问时,他“二话不说一口答应”。
同样感到“义不容辞”的还有谭汝谦。“我相信诗歌具有无穷力量,可以振聋发聩,促使日本政府早日认错谢罪”,在他看来,诗赛不但是为提醒华人不忘历史,更是希望“诛奸谀于既死,发潜德之辉光”。
“我們不忘历史,并非鼓吹仇恨。认识历史就是爱国爱家精神的原点。”谭汝谦说。
此外,陈咏智还邀请了美国国会图书馆公共广播制作人Grace Cavalieri、前底特律 BFA 创意艺术中心英语教授Judy McCombs、美国国会图书馆高级馆员潘铭燊等6位著名诗人与他一起担任评审。Grace对陈咏智说,美国人可能不太懂中国的历史,但“基本方向,谁对谁错是明白的”。
活动发起以来,已有近10位诗人参加比赛,多为美籍华人。其中有一位韩国诗人,提交了以慰安妇为主题的英文诗,但因参赛者信息暂不透露,南都记者没能联系上这位诗人。
8月14日是世界慰安妇日。当天,由80后导演郭柯执导的国内首部获公映许可证的“慰安妇”题材纪录片《二十二》在全国公映,而影片中多位“慰安妇”受害者已相继去世。截至目前,中国大陆登记在册的“慰安妇”幸存者仅剩14人,最后一位起诉日本政府的“慰安妇”受害者黄有良也在4天前去世。
“他们在慰安妇问题上是心同感受的。”陈咏智谈及这首韩国的参赛作品时对南都记者说,海峡两岸、五湖四海的学者、诗人因纪念抗战聚在一起,“如果没有他们办不成这个比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