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好句:申论写作20金句积累

2018-10-07 16:19:45  阅读 113 次 评论 0 条

  ——摘自《中国青年报》6月7日文章《用活驴喂老虎对人类的伤害不亚于动物本身》,宋潇

  白居易说:“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天地孕育万物有一定的时空限制,土地的生产力不可能无穷无尽。与之相对,人的欲望有可能没有止境。地球可以满足人的所有需要,但无法满足人的全部欲望。

  ——摘自《解放军报》6月7日文章《为强军而转型,什么时候都不晚》,张连国

  “家中有无宝,但看门前草。”作为乡村人家,庄稼的长势好坏,基本代表这家人的家风。如果庄稼地田畦整洁、禾苗旺盛、少有杂草,就可以看出这家人勤俭持家、做人本分,亲事也就有了眉目。否则,这门亲事就值得思量。

  ——摘自《解放军报》6月7日文章《识人用人不妨看看“庄稼”》,董书豪 孙振飞

  几乎所有人都希望领导干部讲党性、有原则、遵法纪,处理问题公平公正,不搞亲亲疏疏、内外有别那一套。然而,现实生活中,又常常会出现一种与之相矛盾的情况,即有的人有某种需求时,希望领导干部办事能念及情面、照顾关系,甚至不惜触犯法规制度。如果达不到目的,就心生怨气,抱怨他们不近人情。

  古人云:“勿轻小事,小隙沉舟;勿轻小物,小虫毒身”。西哲也有语云:“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一个普通人的不良行为看似微不足道,但很多人的不良行为聚合到一起,就是一种歪风和祸患。

  仔细看,“干”字的“两横一竖”,多么像“一根扁担”“一根秤杆”,再加上“一根标杆”。“扁担”,意味着担当;“秤杆”,意味着公正; “标杆”,意味着示范。

  ——摘自《解放军报》6月6日文章《解剖一堂“有温差”的基层教育课》,李天文

  说书是药也好、粮也罢,“吃”进自己的身子,是益智还是中毒,真得好好掂量一番。说来说去,培养鉴别良莠的能力,练就沙里淘金的功夫,才能选准“所吃的东西”——真正的好书。

  “95后”这代人,是天然的“手机一代”,机不离手,时时刻刻挂在网上,在线生存、数字化生存是他们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甚至是潮流和趋势。存在就有其合理性,趋势就应顺势而为。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尊重规律。

  实际上,早在《宣言》中,伟大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就睿智地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未来社会的终极目标和最高价值追求。

  翻阅众多贪腐官员的忏悔录,发现一个普遍现象,那就是他们贪腐的缺口往往是从第一次未能拒绝发端的。对领导干部来说,深谙“拒绝”的辩证法,并将之运用于日常工作生活中,就很难被“围猎”,也不会走上贪腐之路。

  眼睛盯着位子,整日东张西望、患得患失,结果只会走进死胡同、钻进牛角尖;一心算计升迁,琢磨人多、琢磨事少,势必变得钻营投巧,最终主业荒废。

  把“唯有读书高”挂在嘴上,却以“偏无闲暇时”作为托词,实在是极大的悖论。读书不需要理由,不读书才需要借口,此言在理。

  竞技场上的好成绩源于平日里千锤百炼的苦练,这是个不断挑战自己“舒适区”的过程。一名运动员,如果总是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是上不得竞技场、拿不到好成绩的。

  ——摘自《解放军报》6月2日文章《走出自己的“舒适区”》,陈慧峰 高 娟

  面对正风反腐的高压态势,有人把主要精力用在了所谓“安全着陆”上:把正常的战备建设喊停了、把规定的合法福利取消了、把该拍板的事情上交了,成了不想出事也不求上进的“孙连城”;面对战备训练的更高要求,有人把更多心思花在了修身养性上:办公室里临摹书法、回到家里伺候花草、节假日里品茗打牌,成了看上去很忙其实很闲的“老干部”;面对编制体制改革后的新情况,有人把更多时间花在了“平稳起步”上:险难课目压缩了,夜间训练取消了,实战化指数降低了,成了指挥所里不闻硝烟味的“太平官”。

  ——摘自《解放军报》5月31日文章《你把主要精力用在准备打仗上了吗》,季志宏

  身处信息时代,为何常有人感叹“数据已经爆炸了,信息却仍稀缺”?原因在于,未经挑选、分析、整合的数据,只是一堆无用的数字而已。只有对数据进行加工、从数据中发现意义,才能把数据变成信息,才能实现从“钢铁文明”向“比特文明”的跨越。

  有人说微信拉低了中国人的智商,这个论点确实太泛泛了,就如同说金钱是万恶之源一样。可怕的不是金钱,可怕的是为了钱就可以不顾一切伦理而为所欲为。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2923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