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至1972年间,年仅23岁的潘嘉俊创作了油画《我是海燕》(如图),当时他完全没有想到这幅油画后来会成为红遍中国大江南北的美术经典。
他创作的女话务兵,勇敢,坚毅,乐观,充满了女性魅力,正如高尔基《海燕》中描写的一样。这一女兵形象成为当时千千万万革命青年心目中的“女神”,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很多人把这幅画挂在自己的床头,以此激励自己在艰苦的环境中继续努力。据说,许多女战士写信给潘嘉俊交流感想,军区美术组怕“出事儿”,都悄悄地给“扣”下了……
前不久,《我是海燕》学术座谈会在广东美术馆举行,潘嘉俊感慨地谈起了与此有关的诸多往事。
潘嘉俊说,南方多雨,海岛上更是风大。但即使是大台风,通讯战士也要检查线路,出了故障更是一定要去抢修,不管是或是枪林弹雨。这是战士的责任:用生命去维护和保障通讯线路。
潘嘉俊跟随海上军需服务队跑了好几个小岛,发现海岛的通讯是那么的畅通,从一个小岛到另外一个岛,一直通到大陆,用当时战士们的话说,“这个电话可以通到党中央,通到毛主席身边”。战士们的工作也令他很感动,他们每天去检查线路的工具箱都很重,还背着步枪、弹药、铁铸的脚扣、雨衣。战士们是在用生命保护电缆畅通,潘嘉俊听说过当年金门海战的故事:那时候,每隔一天大陆就向金门岛上开炮,有一次通讯线路被炸断,线不够长了,战士就用自己的肉身,手拉着线,这头接那头,用自己作为导体,让电流通过。
另外,海岛的艰苦也让潘嘉俊感触很深。很多岛上都是淡水很少,只能把雨水接起来用。遇到天干,要把淡水往山上、往至高点上挑。碰到台风了,很久不来一艘船,家信都是一沓沓收到的,报纸都是要看合订本的。艰苦的生活让潘嘉俊产生了刻画海岛战士的冲动。
第一稿画的是两个小伙子,在海边的礁石上检修海底电缆(如图)。潘嘉俊听到他们的呼叫,像“黄河,黄河,我是长江”、 “黄河,听到,我在某某号位”,那边回答“长江,长江,黄河明白”。原来每一个检修点都是有编号的,就像电线杆每个都有编号,他们不断地检查不断地呼叫,指挥部门就知道他们查到什么位置了,知道哪里畅通,或者出问题了。
构思时,潘嘉俊受到高尔基《海燕》散文的启发。当时,“海燕”的文学形象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而且当时潘嘉俊也是个年轻战士,都很向往这么一种情景,正如散文说的:“像黑色的闪电掠过海面,海燕骄傲地呼喊着: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潘嘉俊意在塑造一个战士:希望去拼搏、奋斗,迎接艰苦环境的考验。最后就产生了构思,画的题目就用了《我是海燕》。
潘嘉俊从海岛回到广州军区创作班,让大家一起看草图。但有人说看不懂,战士蹲在礁石旁边,拔着长长的电缆,像条蛇一样,不明白在做什么。不过大家都肯定了这个构思和画的精神内涵,所以潘嘉俊又重新修改,让画更明白。
当时在军队里面,也有很多女战士,跟小伙子一样出去检修线路。潘嘉俊最早是在“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积极分子代表”的发言里,听有些女战士讲到,小伙子能做到的事情我们女战士也一定能做到!你们不怕风雨,我们也不怕风雨,照样出去检修线路。后来各个军区部队的话务班女兵,去参加外线作业也成了普遍现象。于是,潘嘉俊产生了另外一种构思。
潘嘉俊到军区中心总站里借了单机单机可以背着出去,还借了有铁链扣着的安全带、脚扣等,套在身上就可以爬电线杆了。创作班的战友们,经常都是互相当模特儿的。潘嘉俊也请人爬上电线杆做动作,画速写,改构图,定稿后又以这个动作去拍照片。为了画好水的质感,还要打桶水往身上泼,然后再拍。那个时候已经是1971年的秋冬季节,很冷,但是为了画好这幅画,这一步骤必须实施。因为在画油画的时候,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湿的军装怎么表现?军装湿了,光线照下去,怎么表现?特别是闪电,应该有高光的,那高光在什么位置,才能跟人体的解剖结构结合才准确呢?所以要拍照片。天气冷,潘嘉俊只好自己当模特儿,因为不好让战友们去淋湿。于是他自己穿着军装,淋了水,让战友们拍,可一不留神拍得慢了,水流走了,只好又再泼水,重新拍。拍了好多张,一边倒,一边拍,就趁水还没有流光、光线还有高光的时候拍下来。
潘嘉俊说,当时对美术影响最大的是提倡“红、光、亮”。但画这幅画时,他发自内心地抵触这种模式,所以整幅画色彩的氛围并不很红。但后来变成印刷品,颜色却不可避免地越来越红了。
2004年大年初三,中央电视台播出“老兵你好”系列片,其中一集题目就是“我是海燕”。
2004年10月海南出版社出版《亚洲史》,把《我是海燕》作为插图以印证的话“妇女能顶半边天”。海外著作《BILLIONS》在研究亚洲问题的相关文章中也以该作品为插图。
2011年,该作品入选“光辉历程,时代画卷庆祝中国成立9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