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素情感是散文不可缺失的底色

2018-10-15 10:46:20  阅读 118 次 评论 0 条

  2016年,我省著名散文家、白城市作家协会主席丁利的父亲患帕金森综合征病卧在床。他的父亲晚年失去爱人,从农村到了城市,病中,老人一直挂念儿女,思念故土,想要回家。丁利心中阵痛袭来,记忆里的故乡、老马、庄稼、草原、亲人一并涌入胸膛,以伴随家人多年的少时玩伴枣红马为主线万字的长篇散文《眼前飘来一道鞭影》。今年,这篇散文《眼前飘来一道鞭影》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优秀奖。

  丁利说,获奖挺意外的。作品邮出去后都淡忘了。一天夜里朋友告诉他获奖的消息,他不太相信,朋友把获奖名单发来,他才感觉是真的。但对他来说,获不获奖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声音,一个马的脚步声,一个家庭困苦中的快乐,一个远去时代的回声。除了表达真情,还表现出过去和现在生态的变化、人心的变化、父母与孩子间爱的反差。过去苦、穷,人却活得快乐,如今不缺吃少穿,人却没那么快乐,这些在文章中的揭示都是非常值得反思的问题。作家、《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彭程评价此文道:这是一部至情至性之作,大自然的气息到处弥漫飘荡。在这样的背景之上,对山川原野的迷醉,对故土的依恋,对亲人的牵挂,无不饱满酣畅,真挚动人。依托亲历性带来的真切体验,经由丰富细腻的感受,作者思考的触角伸向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人情与人性的美好、生活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主题领域,文字间充满了浓郁的人文关怀。

  丁利回忆道,父亲是村里的文化人,受父亲的影响,他喜欢读书写作,自小作文就好。17岁那年,第一篇文章《二哥订报》刊发在《红色社员报》上,用稿费给家里买了一口大锅。母亲用这口锅熬出酸甜苦辣,把他们6个孩子养大。那时枣红马就到了他们家。丁利作为家里的老大,早晨去草甸上放马,和枣红马感情特别深。1980年他17岁初中毕业考上了村里的民办教师,1984年考上了通榆师范学校,1992年调到了通榆广播电视台做了记者。1995年母亲病逝后,他把父亲接到了城里。父亲一直是他写作的动力,也是他的第一读者。父亲临终前,床头还摆满了他出版和编辑的图书和杂志。当作家是父亲一生的梦想,他一直期待儿子完成他的梦想。自己的成功,是父亲一生的骄傲。

  丁利的每一段工作经历都结出了文化的果实。在农村当教师12年,他主编了教育文集《烛光岁月》。在通榆县广播电视台当记者15年,他出版了专著《报道总理的小城记者》《远去的村庄》;任白城市作家协会主席、《绿野》文学季刊主编11年,出版散文专著《鲁院日记》《鸟知道》。丁利说,选择散文这种文体作为创作的主要形式,一是他认为散文是最能表达真情实感的文体,任何虚构都没有现实生活精彩;二是他从事记者工作15年,对社会现实题材比较敏感,以独特视角进行散文创作比较有优势。比如他的《报道总理的小城记者》是社会视角,《鲁院日记》是人文视角,《远去的村庄》则是乡愁视角,这次获奖的散文以枣红马的视角切入。三是他是个感情细腻、知恩图报的人,散文最靠近自己的心灵,适合他的表达。

  丁利2009年任《绿野》主编后,不断改版创新,自筹资金30余万元把刊物办得有声有色,2010年6月荣获省作协优秀期刊编辑奖。丁利一直以培养基层作者和年轻作者为己任。他说,他从最基层走出来,理解初学者的艰难。他一边发现作者,一边约名家作品,让经典走进《绿野》,让作者学有目标。相继约请铁凝、莫言、贾平凹、陈忠实、施战军等知名作家在名家栏目里和读者见面,让前沿的文学信息和深厚的文学理念融入白城本土文学作者创作理念中。

  作为一位写作多年的散文家,丁利对散文有着自己的看法。他很欣赏北京作家周晓枫的散文,觉得她的散文独抒性灵,表达真我,每一篇都带着鲜明的个性。他也很认同周晓枫的写作观:但愿我能获得能量和勇气,越过自恋、唯美和抒情的重重障碍,迫近生存真相。他钟爱鲁迅的《藤野先生》、朱自清的《背影》、龙应台的《目送》、余秋雨的《门孔》和彭学明的《娘》等名家散文,认为他们都有短小精悍、情真意切的特点。丁利说,他从阅读中发现,如今散文的朴素情感正在严重流失。哪怕站位再高,花样再翻新,历史再厚重,也不应缺失朴素的底色。他觉得散文最能震撼读者心灵的,不是语言华美或角度奇特,而是贯穿全篇的朴素情感。散文,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失这个最基本的真诚与淳朴,如果没有就少了灵魂,少了强身壮骨的钙质,时间久了,必然贫血。返回,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2989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