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伟大剧作家不只莎士比亚

2018-10-16 13:57:18  阅读 104 次 评论 0 条

  马洛革新了中世纪戏剧,在舞台上创造了反映时代精神的巨人性格和“雄伟的诗行”,为莎士比亚的创作铺平了道路。

  英国诗人,剧作家。1564年3月6日生于坎特伯雷,与莎士比亚同年。1593年5月30日因在酒吧斗殴去世,享年仅29岁。马洛革新了中世纪戏剧,在舞台上创造了反映时代精神的巨人性格和“雄伟的诗行”,为莎士比亚的创作铺平了道路。

  翻阅了朱世达翻译、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选》(上下册),觉得这是一套很有价值的书。文艺复兴是西方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时期之一,而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戏剧是最为重要、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因此,选择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的代表作进行译介,无疑有助于加深对于文艺复兴、对于英国乃至对于整个西方世界的了解。

  “文艺复兴”是一个褒义词,意味着对于久已湮灭和失传的伟大、辉煌的古典文明的复兴。不过,这也是“复兴”这一概念所存在的问题:它既有较强的主观价值判断的成分,又强调了断裂——中世纪的漫漫长夜将古典文明与文艺复兴分割开来。这一隐含着价值判断而又突出了断裂的概念在理论盛行的20世纪后半叶受到质疑。今天,有些学者在有些场合宁肯使用一个替代概念,即“早期现代”(early modern)。“早期现代”意味着这一时期只是通向另一时期(即“现代”)的门槛、铺垫、前提;它意味着平等,这只是诸多历史时期当中的一个,并无超出其他时期的特权,虽然所谓“现代”一词连同它的诸多派生词,例如现代性、现代化、现代状态等等,已经包含着丰富的或好或坏、或正面或反面的价值判断。

  英国文艺复兴现今也常被称为英国“早期现代”,因为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它继承着古典的辉煌,承载着中世纪的神圣,又是通向现代的门槛。同时,它也不只是正面的复兴,还继承了或者滋生出各种丑陋、邪恶、残忍、贫困、疾病、杀戮、复仇等等。狄更斯的名句,“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形容文艺复兴或者早期现代也颇为贴切。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戏剧中,这两个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不过,在这一时代的作品中,大多数中国读者比较熟悉的只有莎士比亚的剧作,因为莎剧有多个中文译本,其中影响比较大的全集就有朱生豪、梁实秋、方平的三个译本,而单个剧本的翻译就更多了,而且现在还不断有新的译本出版。而在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其他剧作家的作品中,有中文译本的很少,中国读者(特别是中国大陆读者)也就相对比较陌生。例如,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的杰作、著名戏剧家马洛的代表作《浮士德博士的悲剧》的中文译本就寥寥无几,只有戴镏龄先生1956年的译本和张静二先生2001年的译注本。前者因为年代久远、未曾再版而不再流行;后者是张静二先生的力作,正文前有篇幅很长的导读,译文附有详尽的注释,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因只在台湾发行,大陆读者无缘读到。张静二先生亦出版了马洛剧作《爱德华二世》的中文译注本,同样是杰作,大陆读者同样无缘读到。

  因此,对于关注英国文学和西方文学的中国读者(特别是中国大陆读者)而言,这套戏剧选的出版无疑是个福音。戏剧选共收入5部剧作,包括马洛的三部代表作,即《浮士德博士的悲剧》《爱德华二世》《马耳他岛的犹太人》,和两部复仇悲剧的代表作,即基德的《西班牙悲剧》和米德尔顿的《复仇者的悲剧》。

  我选择性地阅读了部分译文,认为译文的质量整体不错;译者有很好的专业素养,工作态度严肃认真。当然,译文也有可以商榷之处,极个别地方尚有改进的余地;有的译文需要注释,对于版本和背景也可以有更专业的说明。仅以分量最重的《浮士德博士的悲剧》为例。在尾声中,致辞者说:

  这一段译文与原文和原意有一些差距:1、不仅是“做一番思考”,原意是只能思考或者尽力理解,而决不能参与其中;2、不是“深陷其中”,而是其“深奥之处”使人充满好奇,尽力理解;3、鲁莽的才子未被“他们蛊惑”,而是受“深奥之处”的诱惑,情不自禁地进行冒险。所以,我觉得可以改进为:

  在该剧的最初几行里,致辞者提到了剧作家先前的三部剧作;译文对此未做注释,不熟悉背景的读者可能会难以理解。另外,该剧的“第一版”和“第二版”其实是A本和B本,因为这两个不同的文本并非是“第一版”和“第二版”的关系:A本可能更接近原作的原貌,而B本则可能有后人添加的内容。不过,这都是翻译中小的瑕疵——有的甚至算不上瑕疵,只是吹毛求疵,对翻译设定了更高的标准而已。翻译永远是遗憾的艺术,只要是瑕不掩瑜,就是好的翻译。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充分反映了从中世纪到早期现代的过渡和发展。浮士德博士在欧洲中世纪最好的、也是最具革命性的威腾堡大学学习,获得博士学位后任教。这一中世纪的大学培养了马丁·路德这样的宗教改革家,也是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和霍雷肖这样的新派人物的母校。浮士德博士厌倦了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以及所有的传统学科,包括法学、医学、神学等等。他要追求绝对的知识、绝对的权力:知识就是力量和权力(power)。为了知识和权力,他与魔鬼签订了协议,将自己的灵魂出卖给魔鬼,以获得黑暗的魔法,获得观照一切的视力、掌控一切的能力。这就意味着:1、他背叛了培养、哺育自己的传统,成为反叛者和叛逆者,成为一个新时代的先驱;2、这种叛逆是以出卖自己的灵魂为代价的,背叛了当时的道德准则,受到了谴责;3、即使在新的时代,即早期现代或者现代,无论是不惜一切代价地追求魔法还是不惜一切代价地追求科学这一崭新时代的产物,都有可能陷入邪恶,带来毁灭自己也毁灭人类的巨大的力量。这是现代也是当代的一个重要问题。

  剧作家通过戏剧结构生动地表现出中世纪与早期现代之间的冲突。这是一部悲剧,但同时又是一部道德剧。在悲剧中,浮士德这一悲剧英雄为了追求伟大的理想而犯下致命的悲剧性错误,但他的追求却以艺术和美学的形式化为永恒:他运用魔法,超越时空,吻了特洛伊的海伦;这一吻使浮士德这一悲剧人物和海伦这一史诗人物一起永垂青史。然而,这一悲剧之吻同时也是堕落之吻,因为海伦不见得是海伦的真身,而可能只是一个女魔。浮士德因而进一步堕落,成为道德剧中邪恶的典型和警戒世人的反例。剧作的尾声凸显了这种对立和冲突:对于浮士德的史诗般的讴歌和道德剧式的谴责并存。

  《马耳他岛的犹太人》和《爱德华二世》也是马洛的重要作品。《马耳他岛的犹太人》涉及贯穿西方文学的犹太主题和反犹问题,剧中的犹太人巴拉巴斯反抗基督教社会的迫害,但走向极端、不择手段,成为英国文艺复兴戏剧中以马基雅维利为原型、但又对他进行了丑化的类型人物。该剧极大地影响了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爱德华二世》涉及同性恋问题,但又涉及宫廷的权力斗争,两者互相纠葛。在剧中,同性恋被政治化,成为躲躲闪闪、不见天日的禁忌话题;但同时又是政治斗争的工具,成为迫害异己或者他者的借口。同性恋本来就是“他者”(the other),而道德谴责又同政治迫害纠结在一起,这其实也是一个重要的当代话题。马洛用夸张、戏拟、嘲弄的笔法描写了犹太人和同性恋这两个典型的“他者”,指向了在今天的后现代社会里也有同样遭遇的他者:他者看似不正常,但看似不正常的原因正是他者有别于“自我”。

  《西班牙悲剧》是早期的复仇悲剧,而《复仇者的悲剧》则是后来更为成熟、更为复杂的复仇悲剧。弗朗西斯·培根说,“复仇是一种狂野的正义”;所谓狂野,就是不受任何法律、理性、道德的约束。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一种正义是何等的“正义”。复仇悲剧这一重要的体裁反映了人类生存的一种特殊状态:在缺乏正义的情况下,追求正义的行为就只剩下了狂野的行为,最终不仅无法追求到正义,还只能造成更多的邪恶。复仇悲剧这一体裁的发展也颇有意思:《西班牙悲剧》是直截了当的复仇;《复仇者的悲剧》则把复仇当成了乐趣和享受——邪恶也可以成为美学。后来,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则不那么直截了当了,而是对复仇的行为不断地反思和耽延,标志着这一体裁的变革,也标志着早期现代走向了现代。

  这套剧作集收入了5部剧作,都是这一时代的杰作,很有代表性,有的还很具当代意义;译文质量也较高,值得一读。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3002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