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书籍盘点:各类书籍均有心灵鸡汤化趋势

2017-12-25 15:03:13  阅读 117 次 评论 0 条

  《新民周刊》第770期封面原标题:作为奢侈品的阅读盘点新世纪的中国人阅读史,一个强烈的感觉是:好书太少!从被无数中国人动来动去的“奶酪”,到穷爸爸、富爸爸,从张悟本的绿豆,到决定成败的

  从被无数中国人动来动去的“奶酪”,到穷爸爸、富爸爸,从张悟本的绿豆,到决定成败的细节回头看看才恍然大悟: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人皆知却根本不值得读的书啊!

  有人曾貌似赌气地说:看,那些无耻的书在畅销!但在阅读日趋碎片化、鸡汤化、趋同化的时代,看榜读书依然是大众最省心的做法。于是出现了越来越惹火的书名,越来越市侩的腰封 有业内人士总结说,书名带个“怎么”或“怎么了”就能畅销前者装着教你成功,后者装着帮你泄愤。

  进入新世纪,书价的涨幅当然不能与房价涨幅比肩,但阅读行为本身同样变得越来越奢侈:人生苦短,怎可轻掷。

  当然,好书少不是不读书的理由,就像食品安全令人忧心,吃货依然铺天盖地。尽情地吃吧,只是期待吃货们早日离开重口味的黑暗料理。

  15年里各类畅销书潮起潮落,但心灵鸡汤读物一直是普通读者的心头好。而且,无论经管类、学术类、历史类、教育类、健康类目前都有心灵鸡汤化的趋势。

  马伯庸在一篇谈“中国近古出版”的文章中提到,明代是中国刻书的一个高峰期,官刻、私刻、坊刻,不一而足,特别是书坊的兴旺,让出版业从写作、印刻到销售整个产业链活跃繁荣起来。当然,相对于经史子集、医书农书、道藏佛典这样的经典书籍,时人诗文和科举八股文选辑(类似于现在的高考作文精选)更有销路,而最受老百姓欢迎的无疑是通俗小说,如若加上线描插图,那就更加喜闻乐见了。

  以此反观当今的出版业,也是异曲同工。新世纪后的中国出版亦进入了一个快车道,且不说电子出版,仅纸质出版也是异常繁荣。根据《中国出版蓝皮书》提供的数据,2012年,我国共出版图书41.4万种,全国图书总印数为79.3亿册。而在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一次推出《中国出版蓝皮书》的2003年,全国出版图书19万种,总印数66.7亿册。目前,中国的图书出版品种和总印数早已位居世界第一位。请注意,所有这些数据都未统计盗版印数,而后者在国内还真不是个小数字。

  与明代相似,目前的书业繁荣,也与大大小小的民营书坊的参与和推进不无关系。另一方面,轻阅读、图阅读,也是畅销流行的主流。即使媒体年终推出再多的书榜和好书评选,类似《民主的细节》(刘瑜)、《梁庄》(梁红)、《忍不住的关怀》(杨奎松)等在知识界叫好的书,仍然不叫座,无法挤进以销量记录的图书排行榜。

  然而,存在即合理,畅销榜单自有它的意义在,可以观察整个书业生态和读者审美取向。我们从开卷(从事中文图书市场零售数据跟踪和分析的专业公司)了解到的近十几年的数据和榜单看,各类畅销书潮起潮落,但心灵鸡汤读物一直是普通读者的心头好,而且,无论经管类、学术类、历史类、教育类、健康类目前都有心灵鸡汤化的趋势。比如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的作品上不了年度畅销榜,但《谁动了我的奶酪》和《海底捞你学不会》这样的“软经管”却畅销无极限。如果没有于丹,像《论语》这样的经史子集里的“经”(古代很长时间只有大儒才被允许注疏评点的),是绝然不会在2500年后又重新登上畅销榜的,而《〈论语〉心得》本身也是鸡香扑鼻的。

  以今年的畅销图书为例,根据开卷的数据和当当网提供的网络销售信息结合来看,非虚构类图书,年初是《正能量》、《自控力》这样的翻译“成功学鸡汤”与国产“励志鸡汤”《我的青春不迷茫》以及台湾“鸡汤圣女”张小娴《谢谢你,离开我》之间的抗衡,年中是两大美女主播杨澜《幸福要回答》和柴静《看见》的争夺,下半年就是《看见》一枝独秀了。主持人早已成为畅销书保障,并屡试不爽,早年赵忠祥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岁月随想》就曾创过神线年代中期的百万销量跟现在不可同日而语,这大概是主持人畅销书的滥觞了。央视时政类主持人白岩松的书很受读者追捧,每每都能上畅销榜;因《非诚勿扰》而家喻户晓的江苏卫视主持人孟非出版的《随遇而安》也在去年的Top10榜单上。今年,还有一本书值得一提,就是三联书店出版的《时代》,厚厚一大本,但也在畅销榜单上。

  曾经红极一时的健康类书籍走下坡路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王林、胡万林等“骗子大师”越来越多地被揭穿。中国已逐步进入老年社会,健康是老年人最热衷的主题,所以,健康类书籍即使不能一骑绝尘,进入公众视野创造畅销奇迹也是随时可能发生的。只是目前跟风严重,鱼龙混杂,让读者莫衷一是。今年也有两本卖得不错的健康读物,一本是江苏人民出版的《只有医生知道》,江苏凤凰出版集团一直热衷推健康书,当年红极一时的《求医不如求己》、《不生病的智慧》等都是由它旗下的江苏文艺出版的。另一本是中国友谊出版的《重口味心理学》,这本书比较有意思,好比当年明月是把历史通俗化扒拉到网上,这个作者姚尧是把心理学嚼烂了放网上连载,后来才成书,因为是网络通俗写法,让读者接受度大增。到年底,另一本写精神病人的著作《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势头很猛除了身体健康,人们也开始关注心理健康了。

  近十几年里,教养类书籍(一般榜单都把教辅排除在外)也时不时占畅销榜一席之地,比如《哈佛女孩刘亦婷》、《告诉孩子,你真棒!》等等,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出江湖,其他的都成了抛砖引玉。尹建莉的这本亲子教育读物,从2010年开始,连续四年进入开卷的年度畅销榜单前十,在网上同样卖疯了。这本书并非生搬硬套教育理论,所有的故事案例都很真实温馨,感觉就是文火煲好的“教育鸡汤”。

  如果对比虚构和非虚构的榜单,就会发现,虚构类图书的销售额远远不如非虚构类。这也符合《中国出版蓝皮书》所分析的,文学类图书10年来一直比较低迷,直到莫言获得诺奖后才有所好转。难道小说没人看?恐怕没那么简单,一方面小说读者低龄化严重,另一方面,小说也是电子化最领先的一块。新世纪以来的虚构畅销书榜,基本就是韩寒与郭敬明两个人的战场,传统文学作家能上榜的就是莫言和余华,然后加上村上春树、丹布朗和马尔克斯等外国作家。值得一提的是姜戎的《狼图腾》,此书2005年出版以来,年年名列畅销榜单,硬是把一本畅销书做成了长销书,而且长江文艺还出版了由葛浩文翻译的英文版,此书在海外影响力也十分巨大,是中国出版“走出去”的范例。

  像杨红樱、郑渊洁这样的儿童文学作家一直是作家收入排行榜的常客,可见童书市场不可小觑。“笑猫日记”系列、“辫子姐姐”系列、“阳光姐姐”系列等都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读物,常年上榜,还有“少年小虎队”、“查理九世”等冒险类童书,是最近几年的新宠。书坊连同出版集团,为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儿童2-3岁就会有不同的阅读需求),设计不同读物,也算用心良苦。

  中国的书不少,但好书太少,中国人看的好书更少。回看新世纪阅读史,令人产生各种感慨。这些梳理挂一漏万,不过至少可以从中窥及图书出版的一些趋势,也让我们一起重温了那些陪伴我们的文字,无论精彩还是虚火,都留下了一些痕迹。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3011.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