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夫品读《飞鸟集》: 我对这世界情有独钟

2018-10-19 04:34:19  阅读 138 次 评论 0 条

  听台湾民谣之父讲读《飞鸟集》,订阅网易公开课精品课程点击下方蓝字,悄悄变聪明↓↓

  胡德夫身上有许多标签,台湾原住动先驱、吟游诗人、民歌之父…然而,直至知天命之年,他的故事才广为人知。

  孙红雷葬礼的那一场戏,响起的背景音乐《匆匆》,看着冯氏幽默的电影听着这首歌,电影本身就是一部带着些许黑色幽默意味的影片,是笑是泪分不清。

  开头的曲调带着葬礼意象的低沉,配合胡德夫浑厚独特的嗓音,似乎让人想到年轻时悲伤的回忆。但到中段,风格一变,从曲调到歌词中的“要学我们老祖宗。”

  这种来自人生智慧深处的幽默,不由得想让人会心一笑,不过不是那种开怀大笑,而是一种人到中年历经生活大喜大悲后释怀的苦笑。

  上世纪70年代,胡德夫与杨弦、李双泽推动了被称为整个华语流行音乐启蒙运动的“民歌运动”。

  2005年,55岁的胡德夫发行了第一张个人专辑《匆匆》,凭借歌曲《太平洋的风》,打败呼声颇高的周杰伦,获得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奖、最佳年度歌曲。

  白岩松这样形容他:“三十多年,一切都在变,可胡德夫好像还和以前一样站在那里唱着。在歌声里,有从前的岁月,黑白照片一样静默的山河。”

  身为“台湾民谣之父”,他的歌有一种独有的悲壮和苍凉感,加上那不加修饰,沧桑而真实的歌喉,使他的民谣歌曲让聆听者动容。

  他的每首歌都是他亲历的人与事,《牛背上的小孩》是他的童年,《脐带》唱给妈妈,《芬芳的山谷》是想唱出山谷里面美丽的记忆,而《枫叶》是他记录初恋的故事,这些歌曲连起来就构建了胡德夫的人生。

  胡德夫是一位面容沧桑,灵魂却永不苍老的歌者,胡德夫将自己简单,没有浮华的唱法称之为“海洋蓝调”。

  蓝调的诞生,可以用泰戈尔《飞鸟集》中的一句诗歌来诠释: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

  他在30岁的时候写了一首《最最遥远的路程》,就是阅读了泰戈尔的诗作之后创作而成的,他想告诉后辈,我们是出来装备自己的,等到有一天再回去,跨过最后一个山坡,去看看曾经的家园,那里有我们的语言、我们的传说、我们的未来。

  历经六十多载风雨人生,他通过自己的感触和对泰戈尔诗作的感受力,精心创作出节目《胡德夫拼读飞鸟集:我对这世界情有独钟》,带来《飞鸟集》的最高诠释版本。

  独家翻译、朗诵、解读,并亲自创作配乐、钢琴弹奏、现场演唱,道出福至心灵的处世哲学,为你解答不同阶段必然会遇到的人生命题。

  他将以不同人生阶段为线索,从少年、青年、壮年到暮年,再回归到活得最通透的童年,为你找到不同时期的指引与光亮。

  他的正直,怜悯,率真,对家乡的无限热爱,对自己民族的满腔柔情,对世事的犀利观察,深深地渗透在他写下的每一句歌词里。

  如今他以满头白发的样子归来,带着在大地上漂泊后的嗓音,沙哑淳厚,充满了苍劲的质感。

  泰戈尔的诗里有星辰大海,胡德夫的歌里有岁月山河,如歌的诗与如诗的歌,有了心领神会的契合,这些来自于两人相似的境遇或感怀。

  即使是世界那么伟岸的东西,面对爱情,都放下了身段,变成一首情歌,变成一个温柔的吻。在电影《诺丁山》里,哪怕是当红明星,在爱的人面前,也只是一个“等爱”的女孩,她说:“我只是一个女孩儿,站在心爱的男孩面前,等他爱我。”其实在爱情面前,我们每个人都仿佛初生般赤裸。我们仿佛变回了最纯粹的模样,所有高贵的面具都被放下,而即使卑微的灵魂也可以放声高歌。

  在我的回忆里,也有像诗一样的爱情。她是我的学妹,当时我读高二,她读初三。

  每天放学,我都会早早地去她回家的必经之路等她。黄昏的时候,阳光透过枫树,斑驳在道路上,而她就出现在道路的那头,裙摆跳动,眼眸闪烁。她走到我的眼前,轻轻地点点头,叫我一声“学长”,然后我就目送着她的背影,消失在道路的尽头。

  这就是我年少时的爱情故事,仅此而已,停留在暗恋。很多年后我写了《枫叶》这首歌,寄托的就是当年对她的爱恋。多年后我再见到她,我哽咽着唱完了这首歌,也唱完了年轻时懵懂的爱情。

  苦涩,或是甜蜜,都是爱情的一部分。我们将它埋在心中,多年以后都会以另外一种形式绽放。于泰戈尔,是诗,于我,就是歌。而这些诗与歌又会走遍四方,走进少年少女的心里,伴随他们的爱情故事起起落落。

  这一句讲的是目标感,如果你的目的地是远方,就不要纠结眼前的毫厘。人生前进的道路,有得有失,但这都不是止步的理由,休息片刻,要记得继续前行,迈开大步Keep walking。

  当初我北漂到台北的时候,我们整个原住民的部落开始解构,整个村庄剩下妇孺,男人们要奔波到台湾各地,做最粗重的体力工作,换得孩子们的教育和生活。我们在海边唱歌的时候,总是唱最高的调,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只能挖最地底的矿,出最远的海。

  我是第一波从部落走出来的小孩,看到社会逐渐形成层次高低,人们抱有自卑的民族心理,我开始写传达思想的歌曲,来和大家一起面对。

  我30岁的时候写了一首《最最遥远的路程》,就是阅读了泰戈尔的诗作之后创作而成的,我想告诉后辈,我们是出来装备自己的,等到有一天再回去,跨过最后一个山坡,去看看曾经的家园,那里有我们的语言、我们的传说、我们的未来。

  这首歌写出来后的第二年发生了海山煤矿爆炸,同胞的问题浮上台面,工业安全、同工不同酬、儿童被买卖当童工当雏妓等等,我成立了台湾原住民权利促进会,和学生、劳工结合,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30222.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