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孩子的励志故事

2018-10-22 02:30:44  阅读 134 次 评论 0 条

  19岁的姜博雍的“高考字典”里,除了勤奋、用功,更多的是心酸———高考前三天,其他毕业班的学生前脚儿刚退校,姜博雍和他们宏志班的同学便冲进学友寝室一顿“狂扫”,整整几麻袋废旧资料、练习册,在废品收购站换来数目可观的“班费”;8日考完当天,姜博雍就迫不及待地找了3份家教的活儿,那时他还不知道理科693分的好成绩,让他

  贫困、勤奋、再加上生活上的特别简朴,宏志班的学生无疑成了这个城市中独生子女的励志样板。有很多学校想请宏志班去做“成长”报告。然而,姜博雍和同学们却常常犯难,“痛苦的事真的不愿与人‘分享’。”姜博雍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便双双下岗。患脑血管痉挛的妈妈严重时会昏厥,全家只靠父亲在市场卖钢材的每月600元钱度日。他已记不清有多少个除夕夜,趴在窗台前听别人放鞭炮声的无奈。

  “吃苦”是宏志班每个孩子的强项,他们背后都有一段坎坷的故事———班上的一个男孩子当年从家乡赶往三中报到时,坐了一宿火车竟憋了一宿尿,从没出过门的孩子竟不知火车上还有厕所。来自延寿县农村的贾龙,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年迈的爷爷和母亲身体都不好,家中唯一收入就靠那几十亩土地。他曾在炎热的夏天趴在垄沟里耨草,6岁时就蹬着土坯站在锅台前给家人做饭。补苗、插秧、割地他样样都会。弯着腰、手和脚长时间泡在冰冷的泥水里都没了知觉。

  艰苦的环境,让这群苦孩子都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宏志班”有几个明显特征———寝室里的台灯经常亮到凌晨的,是“宏志班”学生。有时实在太困了,他们就站在走廊窗边吹吹风,精神点了继续回屋学习;每天间操的整队期间,掏出小本背东西的,是宏志班的学生;“五一”、“十一”等假期留校不回家的,还是“宏志班”,他们中很多孩子舍不得一二百元的路费。

  没有MP3、随身听和名牌运动服,宏志班学生课余的共同爱好是:躺在被窝里听958音乐广播,跟老师和同学们去植物园亲近大自然。学校老师与他们结帮扶对子、高年级学生捐助学习资料以及社会各界的关爱,为宏志班孩子曾经柔弱的内心注入力量,“我们努力学习的目的不是赚钱、当官儿,而是要报答父母和社会的恩情”,姜博雍的话语道出了所有学生的心声。

  宏志班的学生虽来自贫穷的农村,但一点儿都不自私,而是更懂得关爱别人。一名同学腿骨折了,全班男生轮流背他上下课;学校搞活动,他们主动当志愿者做义务劳动,不怕苦、累和耽误复习功课;他们“狡猾”地骗到班主任杨老师的身份证,在她生日那天的课堂上捧上祝福的生日蛋糕……

  对于孩子们的未来之路,班主任杨老师还心存淡淡的隐忧:尽管学校特别注重对他们心理上的援助,但他们内心深处的自卑与孤独感还是无法抹去。

  送走了这届宏志班,今后还会有更多的优秀的贫困孩子涌入城市接受优质教育。哈三中校方负责人说,设立更有效的激励机制,让他们“昂首挺胸”地面对人生,是宏志班下一步要面对的课题。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3049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