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青春叫“汪国真”(组图

2018-10-27 10:09:32  阅读 119 次 评论 0 条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朦胧诗的热度尚未褪尽之时,汪国真的诗“横空出世”,中国诗坛迅速刮起一阵“汪国真热”的旋风。那个年代流行港台文学,当时很多读者以为汪国真是台湾人或是外籍华人,其实汪国真就在北京,大家喜欢他的诗,是因为他的诗能与读者的心灵产生共鸣。

  汪国真告诉记者,他祖籍厦门,在北京初中毕业后做工人,后来以初中文凭考取暨南大学中文系。在校时喜读诗歌,其中有一首《学校一天》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汪国真自称其创作得益于四个人:李商隐、李清照、普希金、狄金森(美国)。追求普希金的抒情、狄金森的凝练、李商隐的警策、李清照的清丽。

  1990年4月20日汪国真的第一部诗集《年轻的潮》交稿,5月21日出版。此书连续五次印刷,印数达二十万册。紧接着又出版了《年轻的风》、《年轻的思绪》、《年轻的潇洒》等诗集,另外还有专收汪国真格言短句的随笔著作及其与他人的对话录。

  出版人张小波每年都会义务为诗人出版诗集,谈及汪国真诗歌的畅销,他表示,“汪国真之后,很多诗集都是自费出版,汪国线万册的神话不能空前,或许已经绝后。他的离去,带走了中国文坛诗集畅销的神话故事。”

  《青春在路上》收录了汪国真的多首新诗,格调积极向上、催人奋进。同时,书中还囊括了他新近创作的词、散文,并附有他的书法、绘画。全书可谓汇集了汪国真各方面的才艺。汪国线后的集体缅怀,不少人表示汪国真的诗句“是那一代人的青春记忆”,而这部新诗集更是引发读者的关注。

  著名作家、《的最后二十年》作者余玮是汪国真的挚友。他告诉记者,“自1995年9月起,我开始与汪兄接触,不久前,我还约请他出席‘著名作家官桥八组行’笔会,他没有接听电话,短信也没有回复,没想到他…… 儒雅依然,笑容依然,温和依然。这是汪兄给我的印象。汪国真脸上几乎看不出时光留下的印记,他的心也依然年轻,但没有想到他这么早离世。”

  曾有报道说汪国真“以卖字为生”,其实不实,但是说他当年“大练书法”倒是事实。1991年11月,汪国真应邀为北京大学演讲,学生们都拿着本子请他签名。汪国真少年时并未练过书法,故而他的字写得有些“对不起观众”。但面对一张张真诚的脸,一双双热情的手,他无法推托。果不其然,一位拿到签名的女生失望地问他,“汪老师,你的诗写得好,字却怎么没诗好呢?”一句问话,问得汪国真满面通红。回到家后,他决定从此练书法。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31055.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