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苑麻老搜寻遗失的中医瑰宝

2018-10-28 21:45:01  阅读 122 次 评论 0 条

  在今天,提起血液病,很多人还是首先想到毕淑敏作品《血玲珑》、日本电视剧《血疑》或者某一部韩国影视作品,并且认为这是绝症,通过骨髓移植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但在我国医学界和血液病患者之间,不知从何时起,已经流传起血液病不用愁,西苑医院找麻柔的说法。麻柔是谁?难道有三头六臂?他究竟有什么手段可以对抗血液病?在北京西苑医院的实验室里,这位瘦削矍铄的老人,以生动风趣的语言,为记者揭示了中西医结合对抗血液病的奥妙之处,同时也分享了他与这一切结缘的经过。

  记者第一次到北京西苑医院拜访麻老,正赶上他坐诊。他坐在电脑前,带着一次性口罩给一位老人看诊。他问:夜里发烧吗?一般是什么时间发烧?老人认真地思索着回答,他的家人们不时补充两句。麻柔点点头,认真地做着记录,又说 :来,让我看下舌头。老人连忙把舌头伸出来。麻柔把眼镜推到头上,仔细看过之后,在病历上又认真做起记录,他说:舌头有点红,我先给你开点小药,先把发烧压下来。麻柔所说的小药都是费用低而有效的中药。在他开处方的过程中,家属又问了一些注意事项,麻柔一一作答。对于确诊的患者,麻柔最后还不忘叮嘱他们说:这是特别慢的慢性病,别着急,吃中药慢慢调理。平时不用去管它。诊室的墙上贴着一张血液科麻柔主任就诊须知,麻柔和学生们会提示患者拍照记录。上面提示了复诊和改约复诊时间的流程,以及服药注意事项,包括:中药的煎服方法、青黄散的服用方法、服药期间饮食注意等。这就是我国著名中医、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专家、北京西苑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麻柔。他用青黄散联合补肾中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 D S)改善率可达 80% ,国外这个数字为 50% ;用司坦唑醇联合健脾益肾中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效率可达 80% 以上;用参桂益气温阳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远高于西药;用益气补肾法治疗急慢性白血病 (微小残留白血病 )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且费用更少。医生和血液病患者中间流传着血液病不用愁,西苑医院找麻柔的说法。

  麻柔不仅医术高超且医德高尚,总是竭尽所能地为患者着想。刚跟着麻柔学习的学生都很奇怪:老师好像不太喜欢用西药。因为每次碰到用西药就可以解决的问题,麻柔总是要斟酌良久,最后开出精炼的中药方子。学生实在忍不住了,就把疑问提了出来。麻柔回答说 :来这里看病的人,很多都承受不起昂贵的药费了,我们必须在药效尽可能理想的情况下,用最经济的药物。麻柔也已年过七旬,看诊的时候还是经常一坐几个小时,水也来不及喝上一口。虽然如此,还是一号难求。常常是,他看诊结束刚要出门,就又被加号的患者拦下。如果精力允许,麻柔总是会说:给他加个号吧,患者从五湖四海来求诊,诸多不方便,为医者要给他们方便。为了给患者方便,甚至在相濡以沫几十年的老伴弥留之际,麻柔也没能给予更多的陪伴。当记者问及此事,麻老神色黯然,只说:那时候,她病情突然恶化,需要手术。但是已经约了患者了,没法改了。

  麻柔是山西繁峙人,父亲年轻时就参加了革命,虽然只念过三四年私塾,但是很重视子女们的教育。麻柔和四个妹妹都先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这一家出了三个医生,两个科学家。麻柔笑称:我们兄妹几个都是这样,只对学习的事情在行,社会知识知道的都很少。麻柔很瘦,一直到现在,他的体重也没有超过 90 斤。而他之所以从医,也跟体重有着莫大的关系。

  我考大学是 1965 年。前一年,也就是 1964 年,咱们国家第一颗爆炸成功了。我特别激动,就下定决心要投身事业。当时,我们报志愿只能填报两类 10 个志愿,以现在角度看就是一类院校报 5 个,二类院校报 5 个。我报的专业都跟相关。回忆起当年报志愿的情景,麻柔还是很有激情。麻柔理科成绩很好,至今他还清楚地记得,第一志愿报了清华大学原子化学系。本来,他很有信心,可是录取通知书到了,却让他大跌眼镜。北京医科大学!我记得并没有报过这个学校啊!麻柔跑去问教导主任,教导主任就说了一句,回去问你爸去!原来父亲早就意识到体重可能会限制专业选择,所以偷偷改了他的志愿。麻柔真是哭笑不得。我爸当时还说呢,我也没多改啊,就改了两个。原来他分别改了第一类的第二志愿和第二类的第二志愿,而且都改成了医学院校。就这样,麻柔走上了从医之路。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麻柔看到了当年自己报志愿的资料,上面贴着一张纸条,提示该生因体重等原因,特殊专业限考,原子化学就在其中。麻柔无疑是幸运的,而更幸运的是他的父亲。他 90 多岁的时候,心脏病发了,我把他拉到医院,给他做了个支架。现在老人家 97 岁了,身体还挺好!说到这里,麻柔爽朗地笑了。

  虽然投身事业的愿望落了空,但是麻柔并没有特别沮丧。他说 :这就是我的性格吧,随遇而安。后来麻柔成绩还是很好。1970 年,麻柔大学毕业留校任教,与他一同留校的,还有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留校时间不长,北京西苑医院就提出缺少医生,向学校申请能否派人过去。麻柔就这样进了北京西苑医院。麻柔回忆说:有一段时间,医院安排我和同学一起在外科工作,还是我的体重问题,又回到了血液科。不久,中国中医科学院开设了中西医结合班,鼓励西学中,麻柔便去学了中医。

  怎么会没效果?麻柔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我发现问题出在思维方式上。我是学西医出身的,所以满脑子都是西医思维。西医主要是针对病,属于对抗治疗,而中医是要调动起人体自身的能力去对抗疾病。以西医思想开中药,自然难以起效果。为了培养自己的中医思维,麻柔开始大量阅读古代经典著作,包括:《伤寒论》、《黄帝内经》、《易经》等。渐渐地,他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有了新的认识,疗效也越来越好。

  特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cITP),是常见的血液病。麻柔用参桂益气温阳汤治疗 cITP,效果较好,目前已获得国家专利。这实际上是病人的免疫系统出了问题,识别不了敌人,把血小板当成敌人给消灭了,这是免疫过强,同时表现出免疫力不足,慢性炎症下不去,慢性炎症又反过来影响血小板,如此恶性循环。患者主要是儿童和老人。这是西医的理论。中医理论看,就是胃气不足,或者说是由于正气不足引起的,所以,我就在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时候加入了桂枝汤,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对儿童效果更好。麻柔说:中医里有桂枝动血之说,如果从西医思维出发,不敢用这味药,我当时就是从中医理论出发,这么用了,效果也不错,后来倒回来看,我发现好几个血小板减少的症状都治好了。教科书上写的,血小板减少属于出血性疾病,治疗时要止血凉血,不能用热药,但桂枝汤就是热药。那时候我正在学习《金匮要略》,脑子里都是中医思维,所以敢这么用,而且也没出现过动血的情况。

  关于血液病的发生原理,中医有自己的理解。麻柔说 :我讲课的时候也经常用这个比喻。骨髓的造血功能如果受到打击,就好像一片庄稼遭受了天灾,庄稼都毁了。至于后来长出什么,就要看治疗过程和患者自身素质情况了。会有很多种可能。如果庄稼长好了,病人的病就治好了。如果其中长出了其他的苗苗,比如 M D S(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人就得了 M D S。而在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打击和确诊为某种血液病之间有一个发展的过程。麻柔说:有很多患者来我这里,拿了一大堆检查的单子,说: 我做了这么多检查,受了这么多罪,怎么哪个大专家也不能说清我这是什么病?这是因为西医确认患者的疾病,必须是患者的症状、指标符合某一种病的条件,如果患者的症状、指标哪个病的条件都不符合,也就没办法给出明确的结论。而这个时期恰恰是中医治疗非常好的时期。这时期也是非常关键的,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使病情向好的方向发展。所以我说,皇帝轮流做,今天到我家,我们要尽量让好皇帝当家,不要让赖皇帝当家。

  补阳、补肾、补脾的中药是麻柔处方上常见的内容。血液病在中医上属于阴实,需要补阳。麻柔说,这就像植物生长。植物生长周期可以分为生、长、化、收、藏五个阶段,也就是从发芽、生长、结种子,到种子成熟、收割,最后储藏起来,这么一个完整的过程。正常情况下,这五个阶段应该很均衡而且都很好。但如果植物在化的阶段进展不顺利,没有结种子,而是继续疯长,到了该收的时候,种子就不成熟。很多血液病都是造血干细胞不分化造成的,比如白血病的成因其实就是因为造血干细胞没有分化为成熟的粒细胞,和植物生、长、化、收、藏的道理是一样的。按照中医理论,脾主化,所以临床上我就用补脾的药来促进干细胞分化。但如果没有藏好,第二年的生长周期中就会出现不均衡的情况。肾主藏,所以补肾的中药也是常用的。

  在治疗上,我只是把好的传统都继承了。比如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也就是再障。这是一种由骨髓造血功能衰竭,造成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临床上以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所致的贫血、感染和出血为特征。现代医学最新的研究发现再生障碍性贫血与免疫有很大的关系。这是对的,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这个理论在病症刚发生,或者持续一段时间内是成立的,但是到了后期,如何解决患者骨髓干细胞的减少才是主要问题。现在国外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是免疫制剂和骨髓移植,没有涉及如何升血的问题。而我国老一辈医学家用了几十年的时间研究,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临床效果非常好。我现在用的这一套方法,就是他们的研究成果。如果再障刚刚发病,我也要用免疫制剂,但是对于 5 年以上的慢性再障,如果还是只用免疫制剂或者环孢素,血象就升不上去。我用雄激素加补肾中药,三个月或者半年,血象就都正常了。

  1984 年,麻柔曾到日本研修半年。在这半年里,给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日本患者的无奈。日本治疗白血病也主要是西方的方法,最先进的就是骨髓移植,日本人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但几十年来,这种方法的疗效并没有显著提高,成功率在 50% 左右,这里面还有一半的患者会饱受并发症、排异反应等问题的困扰。接受骨髓移植的患者中,只有 25% 的患者确实获得了新生。现在如果有患者咨询要不要做骨髓移植,他说 :如果你是我的家人,我不建议你做骨髓移植。

  现在很多人说中医不治病,其实是我们没有传承好,把传统中医里好的东西都丢了。对于中医的传承,麻柔有很深的使命感。在带教中,他把问诊、把脉、观舌苔、记录等倾囊传授。在第六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的颁奖典礼上,麻柔说:中医深深扎根于中华文化,简单地说阴阳五行是中医的根,阴阳五行的根是古代的天文学。阴阳五行不是随便想出来的,是有科学依据的,有人说我们中医不科学,这是不对的。但是现在的中医没有把祖先的先进思想,完整地传承和接受下来,我们这一代人和下一代人要继续努力,把祖先的先进思想继承和发扬下去,肯定可以治好更多的病人,为更多人服务。

  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不断加深,麻柔越来越感受到传统医学的魅力,但同时他也说:西医有西医的优势,比如西医的检查手段,很精确,对临床治疗很有帮助。所以,我觉得最好的医疗,就应该是要以中医思想为指导,现代检验技术为支持的诊疗模式。

  M D S(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 / 祖细胞的获得性克隆性疾患,以骨髓无效造血、长期的进行性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高风险向急性白血病转化为特征。这种疾病异质性大,西医综合治疗花费高,可达上万元甚至数十万元,且患者耐受性差。麻柔主要以古方青黄散联合补脾益肾中药施治,改善率可达 80% ,优于国外疗法。青黄散含两味药青黛、雄黄,其中雄黄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

  本来骨髓粒细胞的分化过程是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成熟粒细胞是塔形结构。如果不分化了,只是大量增长,就会形成肿瘤,这是 M D S 发病的机理。体外实验已经证实,雄黄不但可以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也可以诱导分化。这也就是它为什么在治疗 M D S 中起效。但是,砷是有毒性的,用少了没有用,用多了会中毒,所以要随时掌握患者体内砷的含量及其与疗效的关系。为此,北京西苑医院专门购进了一台 100 多万的专业仪器。麻柔说: 患者血液中的砷含量的单位是 μg/L,很少,很难测。以前,都是拿出去测,结果很不理想。现在数据很稳定了,我们心里就更有数了,患者体内砷含量达到多少了,就该起效了。

  麻柔说 :现在很多人都是科学迷,迷信科学。中医阴阳五行也是一门学问,是与西方科学理论并列的。随着阅读的古代经典著作不断增多,麻柔越来越感到我国古人的智慧一点不输西方。他说 :我们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些比西方科学更合理。最基本的一点,我们的祖先讲究顺天道。什么是顺天道?就是符合自然规律。举个例子说,现在为什么那么多人得代谢类疾病,比如糖尿病。这就是不顺天道,不尊重自然规律,乱吃东西的后果。我国自古以来的食物是五谷、五果、五黍、五畜,这些是我国古人经过多少年,从自然界找出来的,最适合人类食用的东西。而且古人讲究要选其中气味相和者食之,以补益精气。这就是说,凡是你想吃的,吃着舒服的,就可以吃,而不是吃其他人认为好的。这都是非常合理、非常科学的。再比如在动植物分类上,不像西方分为动物、植物、微生物这么复杂,我国古代只有中根、外根之分,但是这两者把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都涵盖其中了。动物用胃肠吸收营养,是中根;植物用根吸收营养,是外根;微生物中,营养型的就是外根,需要吞噬其他东西的,就是中根。

  他认为,传统文化的根是好的,经是好经,但是有些人把它念歪了。今人在面对传统的时候,固然不能全盘接受,但也不能全盘否定。由于西方科学的冲击等原因,我国很多好的传统医学技艺还是失传了,对此,麻柔很痛心:倒洗澡水,把孩子也倒了!多年来,搜寻挖掘遗失的传统医学瑰宝,成了麻柔工作、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他掰着手指头笑着说 :我每天有五件事十个字,就是看病、读书、吃饭、走路、睡觉。除了看病,读书是最主要的。麻柔的书房里有很多传统医学经典著作。说起这些,他如数家珍:最近我又买了一套 60 册的《正统道藏》,因为我发现《黄帝内经》里有一些遗失的部分,在这套书里能找得到。说着,麻老从抽屉里拿出一本厚厚的《正统道藏》(第 36 册)和《黄帝内经》对照着讲解起来 :你看,这是黄帝内经素问六气玄珠密语,这是难经⋯⋯很多我们中医现在失传了的东西,都藏在这些道教的经典里。我想从这里面把我们中医丢了的东西都找回来,不知道还找得回来不。

  麻柔,1945 年 7 月出生,我国著名中医、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血液细胞实验室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内科血液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重点专科血液科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第四批、第五批名老中医师带徒教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12 年被评为全国郭春园式好医生。2014 获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2017 年获评第六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从医40 余载,麻柔在临床、教学、科研一线苦心专研,先后获得各类成果奖 16 项、以第一发明人身份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 项,在刊物发表论文60 余稿,出版了12 部专著。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3118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