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高原绿色守护者廖春花:半生植树 无愧初心

2018-10-30 03:37:18  阅读 112 次 评论 0 条

  她是高原的女儿,与大山朝夕相伴;她是高原的植树英雄,待树如子女一般细心呵护,她就是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联合村吴公村民小组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廖春花。荀子曰:锲而不舍,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是廖春花坚守一生的人生格言。几十多年来,廖春花半生植树、坚守初心,在家乡的山坡上种下了300多万株杉树,被称为高原绿色守护者。如今,她走过的每一片荒坡早已树木成林,郁郁葱葱,成为高原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1998年之前,迪庆州的财政收入以砍伐和销售木材为主,在“木头财政”的推动下,高原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当然,廖春花的家乡也不例外。受利益驱使,村里砍伐林木风气日盛,一棵棵百年老树在斧锯声中轰然倒下,一片片茂密的森林转眼间变成了萧瑟的木桩林。看着满载原木的卡车卷着漫天尘灰呼啸而过、茂密的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汩汩流淌的山泉水量明显变小、丰收的田野连年遭受虫灾......廖春花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急得留下了眼泪。

  看着一个个光秃秃的树桩,廖春花意识到,再这样下去,生态环境必将遭受毁灭性的破坏和打击,以后子孙后代还怎么在这里生活呀!山林是宝贵的资源,只要合理有效利用就会给群众带来巨大财富。“卖树不如多栽树,我要把被伐掉的树,一棵一棵地补回来。”廖春花暗暗下定决心。

  “植什么树?别人都在砍树挣钱,你却要花钱植树!”家里的老人第一个发出了反对的声音。丈夫吸着鼻烟沉思了好一阵,始终没有开口说话。

  廖春花见丈夫不发话,继续说道:“现在砍树的人越来越多,再这样下去,我们的山会垮的。山垮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还能依靠什么生活呀。我想带些人上山植树,能植多少算多少。再说了,栽活一棵树还有几角钱的收入,这个季节雨水好,植树的成活率肯定会高。”在僵持间,透过烟雾,廖春花似乎看到丈夫点了点头。

  “廖大妈一定是疯了,别人都在砍树挣大钱,她却要上山植树赚那几角钱?多不划算。”

  廖春花准备上山植树的消息传开后,一时间,村里像炸开了锅,各种议论纷至沓来。

  “我认定的事情一定要干下去,而且还要干好。”别人的冷嘲热讽并没有动摇廖春花的决心。第三天,她就带着几个小工、背上从森工企业苗圃领来的树苗和简单的植树工具,一头扎进了镇政府东边10公里远的夏遮古林区。

  回忆当年上山植树的经历,廖春花说:“当时还没有通公路,全靠人背马驮,上山差不多就要一天的时间,还要提前挖好土坑给树苗遮荫保鲜,别提有多苦。”

  在迪庆,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夏季雷雨说来就来,很多时候廖春花他们都冒雨植树,一天下来,身体累的够呛。饿了,他们就地生火煨茶,吃糌粑、洋芋充饥;累了,他们围着火堆就地睡一会儿。“走到哪儿,我们就住在哪儿、吃在哪儿、睡在哪儿。”廖春花说。

  两个月的时间里,廖春花一行人植树600多亩,手脚裂开了血口、嘴皮也肿得老高,直到秋天来临他们才走下山来。

  小学文化的廖春花没有从事过林业工作,也不懂得植树的技术。起初,只要天一下雨她就领着一帮人不断地挖坑植树。由于缺乏技术,加之高寒气候影响,最终植树的成活率不到60%。失败的教训让她意识到不懂技术盲目植树只会适得其反。于是她一边向当地有经验的老农取经,一边到县里的林业局咨询技术,在日积月累中,廖春花终于摸索出一套“双株保育苗棵互防栽种法”,得出高寒地区完全可以施行冬季育林的结论。

  1989年,香格里拉市林业局要在冬季进行450亩荒山科学育林的试验,考虑到廖春花有育林经验,便决定让她承担这项任务。廖春花果然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在专家考核抽查时,植树成活率高达99%,开创了在高寒山区、气候恶劣条件下成功植树造林的先河,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击了雪域高原冬季不能育林的说法。1998年,香格里拉市妇联汇同市林业局经过实地调查,决定在海拔3800至4000米高的300万亩重点防范区内的虫害重灾区试种3000亩林木。由于该区域气候恶劣且是虫害重灾区,大家都不能保证这次试种能否成功。接受任务后,廖春花牵着牦牛,一趟一趟把树苗和生活用品运到山上,并搭起牧棚,建起了临时的“家”。她和请来的工人同吃、同住,测距离、量面积、挖坑、下苗、防护,经过3个多月的艰辛努力才完成全部种植工作。植下这批林木的第一年,她驻守在海拔4000米的育林区度过了第一个春节。由于气候、虫害等一些原因,她毅然用了三年时间保苗、补苗,保证了苗木成活率在95%以上,圆满完成了此次植树任务。

  十年间,廖春花带领当地村民在海拔3800至4000米的雪域高原绿化荒山2.7万亩,种下了古木、夏遮古、罗高山、烈思古4片林区的300多万株雪松、冷杉,创造了在雪域高原恶劣条件下植树造林的神话。她在育林中投入的资金高达52万元,其中,有60%资金由她个人承担。最难的时候,她依靠贷款才支付了群众植树的工资,而她始终没有说过一句后悔的话。

  几十年来,廖春花在荒山育林工作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得到了国家级、省级、州级肯定和表彰,光证书就有一大摞。“这些荣誉不是我一个人的,是这一路走来帮助过我的所有人的,所以我要用获得的奖金做更有意义的事。”廖春花说。她拿出一部分奖金用于资助村里的贫苦学生,让他们享受更好的教育;其余的钱全部用在了树苗的投资种植上。“我植树的初衷是为了大家,为了子孙后代,一直没有变过。虽然我没有从中得到多少经济收入,但我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万古长青之树,心里感到无比欣慰。”廖春花说。

  1998年,廖春花在小中甸镇政府旧址附近租了8亩地建立了自己的育苗基地。多年来,她以承包山林种植为主,零售与批发为辅,一边育苗、一边植树,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随着大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村民们也尝到了植树的甜头,提出想和她一起做苗圃基地。2013年,廖春花让小女儿组织村里有意愿做苗圃基地的3个农户、1个贫困户以入股的形式成立了香格里拉市小中甸三八林苗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种植经济苗和绿化苗,目前,苗圃基地共有15亩、70万株云杉苗,每年每户收入都能保证在2万元左右。

  “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老百姓也慢慢有了觉悟。我成立这个合作社就是想让大家通过植树,让生活越过越好,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廖春花说。

  去年以来,联合村21个村民小组相继邀请廖春花帮助治理荒坡。今年,合作社承包了格咱乡翁上村3万株的山林苗木种植任务,并积极争取到了省林业厅7000多亩的山林修枝项目。仅去年一年就聘请了工人1万多人次,为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70多岁的廖春花腿部患有骨质增生,种起树来大不如前,但她却没打算要停下来。“能干到什么时候就干到什么时候,我干不动了,还有我的子孙后代帮我干。”廖春花说,“我希望合作社能够越办越好,带动更多的贫困户靠植树增收,也希望这个生态产业链能够一直延续下去,造福家乡人民。”(王瑄怡 和泰君)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31352.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