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在椅子的脊背上,品着茶,望着窗外。窗外,一些黑点,从遥远的天际飞来,大了,大了,是一群洁白的鸽子,在校园的建筑上盘旋了几圈,又朝远方飞去,小了小了,变成黑点,消逝在天际。我慢慢地高兴起来,突然想起,高二开学的时候,我让学生写一篇《新学年感想》的文章,其他同学都写写得满满的,只有他只写了一行:“男人,就应该少说多做。”
我到丽江古城的时候,已经是子夜。绵绵的细雨在华灯的照耀下,纷纷飘洒在黑黑的屋顶上,雨水沿着黑瓦叠成的沟,滴落在大石头铺成的街道上,碎成一朵朵颜色各异的花。
我从入口沿着河流悄悄地走入古城。古城的河流只有一条——玉泉河,水从附近的雪山上流下来,清澈而纯洁。聪明的纳西族人,把这条河流一分为三,然后沿着三条支流,砌上青色的石板,建造了整齐的街道,古城的骨骼就这样奠定了下来。
小憩片刻,我继续前行,走到四方广场。四方广场是三条支流重新碰头的地方,又是重新奔向四方的地方。广场有两个篮球场那么大,由无数个小小卵石组成。雨水一落到地上,就顺着卵石的间隙流入小河。据说,这是茶马古道出丽江的最后一个驻足地。古老的马队硬是在靠近天堂的高原之上,沿着崇山峻岭间的谷地,踩出一条连接云南、西藏的道路,从这条道路,勇敢的先民们就可以到达尼泊尔、缅甸、印度。正是这条道路,在抗日战争期间,在滇缅国际通道被切断之后,使战略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入中国,为抗战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我立在四方广场中心,听着雨水溅起的声音,脑海里仿佛出现各民族的汉子,他们在这里吃米饭,喝奶酒,跳舞,喧闹的人声和马儿的铃铛响成了一片。不久,马队就驮着满满的货物,走在凶险而充满理想的古道上。
广场的四周,是四条街道,从广场向四方发散,因此被称为四方街。我顺着其中的一条——新义街走下去。两旁的店铺已经关门,路上剩下三四个行人的影子,只有清脆的雨水声伴着我脚步的节奏,只有斜斜的影子亲密地跟随着我。
我顺着这条街道,走下去,走下去,灯火渐渐稀疏,一个在屋檐下烧烤的丽江老太大声叫唤我,并使劲用手指指这条深不见底的街道。好半天,我终于明白了她的意思:“下面没灯了,路还长着哩。”我才停驻了脚步,从她手里买过几条羊肉串,一边嚼着,一边问她一些问题。她一边忙碌地烤着给几个像我一样的旅人,一边大声地回答我。我不知道她在说什么,或许她也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我抬头看着她被火熏染的脸,已经黑上加黑了,皱纹如古树的根,盘错在脸上。我大声对她说:“谢谢!”她听懂了,露出一脸的笑。我也笑了起来,夜旅古城,让我感悟到,只有避开日里豪华富丽的店铺,躲开白天密密麻麻的旅客,才能倾听到古城的心跳。
于是,我索性爬到被大多数旅人遗落的建在丽江古城北边山顶的万松楼上。在楼前的千年古柏下,我俯瞰着古城黑色的瓦,连绵的古宅,灯光下时隐时现的柳树,仿佛窥到了被古屋高墙遮蔽了的院子,听到了那流水的声音。
虽然说项羽出身贵族,但是他跟叔父项梁躲到江东时,已经 “非有尺寸之地”,只是靠“拔剑斩守头”的勇武,“乘势起陇亩之中”,举吴中精兵八千人,扬起反秦大旗。从此项羽驰骋疆场,“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推翻秦朝,称霸天下,号令诸侯。这中间就寄托了无数中国人的共同梦想:从一介平民扶摇直上而成帝王,实现了“王侯将宁有种乎”的神话。陈胜没有实现的理想在项羽身上得到了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项羽是第一个从平民走到帝王之人,是第一个实现了平民帝王梦的人。不仅如此,项羽的兴起还带有很强的戏剧性,寄托着国人暴起的幻想。司马迁赞叹说:“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仅仅是三年,项羽率领的诸侯军队就摧毁了强大的秦王朝的军队;仅仅是三年,就让项羽从社会之底层走到了颠峰。这样富有戏剧性的兴起连太史公都怀疑他是舜的后裔!
项羽的身上,还凝聚着国人勇武的性格理想。项羽之勇,天下无双。他斩守头而起江东兵,他斩杀卿子冠军而统率楚军,他破釜沉舟救赵巨鹿,他嗔视楼烦令其不敢发箭,被围之后单枪匹马三胜汉军,直至于乌江自刎。这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勇武之人。他颠覆了中国男人柔弱和儒雅之风,树立了无人能够企及的刚猛的丰碑。
他的身上凝聚着功亏一篑的人生遗憾。项羽只要把人生目标定位在皇帝而不是霸王的位置上,那么他在鸿门宴中下手就会狠断。如果他当时耳根子稍微硬一些,他就可以绝然地剪除自己唯一的对手刘邦,而君临天下。
如果他当时抑制自己的思乡之情,以山河四塞、土地肥饶的关中为根据地,也可以称霸天下而无后顾之虑。
如果他侵夺汉军荥阳的甬道之后,不与之议和,而是听信范增之言,也可以置政治敌手于死地。
有勇力却缺少眼力的项羽,缺乏政治远见的项羽,不会用人的项羽,妇人之仁的项羽在机会一次又一次来临的时候,又一次又一次地失去了机会——鸿门宴、背关怀楚、分封诸侯……
他在成就了霸王之后,终于功亏一篑,没能成为继秦始皇帝之后的伟大帝王。这一遗憾令多少喜爱项羽的人士唏嘘不已。
项羽自刎乌江寄托着国人深沉的生命遗憾。中国的志士似乎非常注重隐忍以行,讲究卧薪尝胆,讲究东山再起,更多的中国人习惯于在屈辱中苟且偷生。项羽以一个汉子的铮铮铁骨颠覆了这一世俗而萎靡的风气。他在乌江突围之后,本来是可以乘乌江亭长的小船过河,到江东割据一方的,至少也可以做个隐逸之人,但是项羽拒绝了。在这一点上,杜牧就感到不可理解,他在《题乌江亭》说:“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卷土重来”自然是诗人一厢情愿之语,但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有多少人为项羽的自杀而感到可惜,在他们的心中,项羽应该像韩信一样耐得住胯下之辱,像勾践那样卧薪尝胆,应该像谢安那样东山再起,但是杜牧有所不知,项羽毕竟不是韩信,不是苟践,更不是谢安。他是一位极为自尊的战将,在生与死的抉择中,他笑着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他的笑正是对自己英雄行为的强烈肯定,对自己勇武冠天下的自豪,他的一生为战而生,亦为战而亡,哪里会有苟且之想法。他是一个具有强烈的羞耻之心的刚汉,在面对生机的时候,他说:“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这是同生同死的义气,这是把战斗当作事业的执着,勾践的知耻是个人的,韩信的知耻也是个人的,谢安的暂时隐退更是个人的,而只有项羽是为集体的,是为战士的,是为事业的。杜牧的胸怀大概只能让他停留在私人狭隘的眼光里。在还有生的希望的时候,项羽选择了死;在荣誉和生命的选择中,项羽义无返顾地自刎而死。这是何等壮烈的行动,千载而下怎么不令懦夫汗颜!
项羽的身上还体现着人们对英雄美女的爱情遗憾。在中国人传统的心态中,英雄必须与美女相配,才能花叶互衬,相得益彰。明人陈继儒在《范牧之外传》中说项羽英雄绝世,剑锋淬人,眼不为眨,乃心销神枯,终不能断虞之爱。的确,真的英雄就应该是真性情之人,是多情之人。项羽就是这样的英雄。在每个国人的心中都希望英雄美女能以圆满告终。即使英雄在事业失败之后,也还是可以淡出江湖带着美女逍遥山水的。但是项羽却不能够。一个血性的汉子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爱情当作事业失败的药剂,所以他在乌江自刎徇业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在徇情。这位盖世英雄在四面楚歌之中悲歌慷慨:“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若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英雄末路的歌声呵,这苍劲悲凉的歌声呵,足以让一切凡夫俗子感慨命运是如此的不公,人生是多么的无常,花好月圆之美梦是多么的难以成真!太史公带着万分的感慨,以无比遗憾的心情把慷慨悲凉的霸王别姬场面永远地镌刻在国人的灵魂之中。
在项羽这个“少有的失败的英雄”(鲁迅语)的身上,寄寓的情愫可能还有很多很多,需要你我去体悟,去挖掘,去共鸣。但是,不管你对项羽有多少的遗憾,不管你对项羽有多少的不满,作为一个有血性的男子,大概永远不会忘记女词人李清照的诗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那年初秋,热烈的太阳烤得柏油路像煎饼的黑色油锅。母亲从人贴人的公交车里挤出来,从汽车行李箱里搬出枣红色的大皮箱,扛在肩上,又拎起一个大蛇皮袋,朝师大的大门走去。我说:妈,箱子我来拿。母亲固执地说:箱子重,你拿不动。母亲踉踉跄跄地走在我的前面,我背着个行李包跟在后面,来到了大门口。
我看着这个只容得下一辆小客车的门,寂寞地敞开在金华往罗店去的马路边,如果你不特别地注意,是绝对注意不到这里竟然还有个门。门的左侧,挂着一块一人多长,一个手掌宽的窄窄的木牌,木牌历经雨水的冲刷和太阳的毒晒,已经干枯开裂,这反而突出了还没有完全剥落的黑色油漆字:浙江师范大学。没有名人的落款,没有鲜艳的色彩,更没有恢弘的气势,只有灰色的水泥路,灰色的水泥墙在默默地陪伴着这座灰色的大门。我的腿沉重起来了,愧疚又如潮水般涌来--读书不努力,只落得这样一个师范学校,让我有何面目让母亲千里迢迢送我前来!然而母亲似乎很兴奋,她说:这门很亲切,跟我们村里大队部的门差出多。说完便走入了大门。
之后的两年,我从大门走出乘车回家,又从家里乘车入大门回校。日子普通得如这座大门。大约在大二的下学期,学校的领土扩大了一倍,并开始建造新的大门。当我在大三的初秋重新入校的时候,一座宏伟的大门已经立在金华直通骆家塘的大道的尽头上。
这是没有门的大门,宽宽的距离,可以让四辆大巴同时进入校门,长长的铁栅栏立在轮子上,每当有车子进出,它就缓缓地启动,大约要等很长很长的时间,才从门的这一头开到那一头,又要等很长很长的时间,从门的那一头开回到这一头。门的左侧是很大的大理石砌成的墙,上面写着浙江师范大学六个黑色大字,虽然没有名人的题额,却也显示出庄严来。
到校的第二天,学子门就争先恐后地去门口留念,我和室友也去了。我站在门口,把一只手插在腰上,另一手举起来放在大理石上,这时才发觉,大理石上的字比我举起的手还要高出一个头。我努力想把后面的师范两字遮去,但是字实在太大,无论怎样调整位置,照相机总是记录着学校的身份,我的足迹。
我们在新的大门进进出出,似乎把老的大门冷落掉了。每当夜晚来临,大道的霓虹灯亮了起来,骆家塘舞厅里的音乐也如期响起,录像店的门也依次打开,广告牌子充满了整个街道。学子门成群成群地涌出大门,不久,舞厅里挪移着轻轻巧巧的脚步,录像厅里的座位照例也渐渐地满了。每当夜半,灯火阑珊,学子们就到小吃店里吃消夜,而每次的消夜必须要有炒螺丝。那时的炒螺丝都是从清水的塘河里捉来,没有一点污泥,伴着红色辣椒,男生门一边嚼着螺丝肉,一边仄仄地叫喊着味道好极了,一边叫嚷着要找女朋友了。日子好像一下子饱满起来了。
那一年,我的几个室友疯狂地去跳舞,去找女朋友。于是他们日日出大门,夜夜去骆家塘。在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之后,大家好像都有了收获。阿江找到了外语系的女朋友,虽然土得掉渣,但毕竟是讲洋话的。阿宇找了自己中文系的女友,虽然不是很漂亮,但是有城市女孩的富有和大气。阿杰碰到了一个工作了两年回师大进修的漂亮女人,虽然年龄大了点,但是其控制男人的手腕让帅哥阿杰沉醉其中。大家都陶醉在幸福之中,日日晚上从大门走出去笙歌燕舞,日日深夜,与女友互相依偎着从大门走入。大门见证了一对对青春男女的热情和欲望。毕业前,阿宇、阿杰、阿江先后同女友分了手。在离别的那天晚上,我们喝醉了酒,互相携扶着走到师大的门口。我说:你们后悔吗?他们三人在门口把手互相挽起来,摆了个胜利的造型,一起喊:不求天长第久,但求曾经拥有!
在大门造好的那一年,我邂逅了女友。我们不是相识在舞厅里,而是相识在学生会的工作室里。这是我一直引以为傲的。我们从一起拍照,到互生爱慕,到走到一起,无不是在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中积淀着情感。我们常常在晚上到邵逸夫图书馆去看书,图书馆是九点半关门的,这时候,我们就出来,沿着月亮湖,沿着长长的灰色水泥路,在浓浓的林荫下散步,走到尽头,就是那个老的校门,这个被冷落了的大门,在冷冷的荧光的照耀下更加地孤独了。我告诉女友说我母亲是从这个大门扛着箱子送我读书的。我不能辜负她的希望。女友于是静静地凝视着这坐大门上班驳的字,陷入沉思之中。
毕业的时候,我们在大门口分别。我跟她说:你先上车,我送你。她说:你先上车,我送你。最后我们一起上了各自开往自己家乡的车,就算互相为对方送行。然而,一走进车子,我们的视线就被密密的人头包围着,再也看不到对方的眼睛了。我们只能听着汽车的喇叭声,看着学校的大门离我们越来越远,越来越远。
日子水一般无声地逝去。重回母校的时候,已经离毕业十周年了,从前的女友已经成了我的妻子,也成了我女儿的母亲。我驾驶着小车带着母亲、女儿送妻子重回母校读教育学硕士,车到大门,我才发现栅栏门已经被上了锁,右侧的传达室也封闭了,只留下浙江师范大学六个大字,虽然蒙上了些尘土,但还是很有精神地静静地立在那里,门前偌大的空地一个人都没有了。我连忙打电话给同学,同学说我老背,连新大门都不知道,连学校大了五倍都不知道。
等到我转辗到新大门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大门竟然开在原来大食堂的南端,师大山的北边。我分明记得在许多个寒冷的冬夜,我们寝室里的几个哥们,爬出那扇矮矮的铁门到夫妻酒家大快朵颐的情景。那时外面飘着鹅毛大雪,里面热气腾腾,响亮的划拳声和对未来的豪言壮语震得小店边枫树上的积雪簌簌掉落。
而今,几大柱子顶破苍天,开阔的广场让你有海阔天空之感。浙江师范大学几个苍劲的大字,浮雕般地凸现于天穹之下,笔直的大道直通校园,你一眼望去,竟然不见尽头。母亲嘴快:这门真气派,我当年来的时候,可小了,我一个人刚好挤得过去。妻子梦幻般地说:这是我要读的学校吗。女儿只管在广场上跑来跑去,突然过来说:爸爸,这是你们读书过的地方?我点点头,泪水从眼里流了出来。
朱自清先生从温州最有代表性的景物--雁山瓯海(江)落笔。他先采取了仰视的角度来写雁荡山高大峭拔,壮美寰宇;再采取平视的角度写瓯海潮涨潮落,气势磅礴。这样写视野就非常开阔,写出了景物的壮美。
雁荡山和瓯海潮之美今天自不待言。即使在古代,也早已声名远播。温州在西汉时期已经立国,被称为东瓯王国。
接着作者从自然景物自然地过渡到人物。看钟灵毓秀是承接上文,桃李葱茏是开启下文。桃李葱茏不但写自然的美丽,而且一语双关,形象地写出了人才的繁茂。
那么这么多人才从哪里培养出来呢?作者水到渠成地引出培养人才的摇篮--省立第十中学(今温州中学)。中山是浙江省第十中学校初中部(今仓桥巷实验中学校址)后面的小山。怀籀亭在浙江省第十中学校高中部(今道司前西首),为纪念晚清朴学家、教育家,温州中学创始人孙诒让而筑。孙诒让字仲容,号籀 。故曰怀籀亭。作者以此借代学校。紧接着,作者以勤讲诵 ④既写出了老师尽心尽力,孜孜培养学生的情状,也写出了学生勤奋学习的面貌。坐春风既写出了老师的学问和教学水平的高超,而且也写出了学生专心听讲,受到教化的情态。作者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美好的教育生活画面,在这一画面中,寄寓了自己对教育的崇高理想。
首先他提出了在师生关系方面的理想。作者不像现在的一些所谓教育专家提出这样那样的口号,一会儿以老师为主体,一会儿又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而是客观全面地关注着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认为教育是两者和谐的互动,是水乳的交融。
其次他提出了教师和学生在道德品质方面的理想:做一个有志的杰出青年,匡护祖国--英奇匡国;做一个道德高尚的圣人,为民智的启蒙做贡献--作圣启蒙!
再次他提出了师生在做学问方面的理想:上下古今一冶,东西学艺攸同。冶是冶炼成一炉的意思。同是融会贯通的意思。攸是助词,没有意思。这一句的意思就是师生应该把古今中外的知识和学问融会贯通,铸造出新的知识和学问。他通过这句话提出了做学问的原则:应该有一个宽广的视野,要有豁达的胸怀,要有扎实的传统文化积淀,要有兼收并蓄学贯中西的学术品质。
这是多么扎实而厚重的教育宣言!这是多么磅礴而远大的教育理想! 在八十多年后的今天读来,仍然令人感奋不已。
1923年3月,他辗转来到了温州,1924年2月,他又辗转去了宁波,在匆匆的近一年时间里,他的足迹深深留在了温州。他写下了《温州的踪迹》,更给他所谋生的浙江省立第十中学(今温州中学)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校本文化资源。他写下的校训“英奇匡国,作圣启蒙”牵引和提升了一代又一代温中学子的梦想追求,感召了一代又一代温中教师去实现教育理想;他写下的校歌“雁山云影,瓯海潮淙。看钟灵毓秀,桃李葱茏。怀籀亭边勤讲诵,中山精舍坐春风。英奇匡国,作圣启蒙。上下古今一冶,东西学艺攸同”,融古通今,辞精义达。文字就是生命的酒啊,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朱自清先生的情怀、胸襟、器局。在文字里凸现了朱自清先生的大气——一种乌托邦式的教育理念。
学者郝德永先生在《课程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一书中指出:“乌托邦是教育之本,是教育的根本性品质,找回乌托邦,教育就找到了自我,教育从此便不会再迷惘、躁动、堕落。……教育呼唤着乌托邦!乌托邦企盼着教育!教育必须是乌托邦的!教育是必须的乌托邦!”在掷地有声的言辞中我们分明读出了今天的社会和教育的缺失。
邵道生先生总结了社会转型时期的四种消极的国民心态:其一是国民心态中的“物欲化倾向”,其二是国民心态中的“粗俗化倾向”,其三是国民心态中的“冷漠化倾向”,其四是国民心态中的“躁动化倾向”。我们发现这四种国民心态无一不是乌托邦精神的丧失所致;教育的世俗化与平面化势头,功利主义与工具主义的恶劣品质无不是乌托邦精神的丧失使然。由此可见,乌托邦精神在当代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它是人的根本精神,是人的解放与提升的必由之路。它是使人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的一种精神,是对符合人性的美好事物或境界的设想,是批判、超越、创造精神的总和。
思想的创生,是一种精神的历险,需要胆识。在当下语境中我们读出的朱自清先生的大气正是时下所缺失的教育的力量。
“上下古今一冶,东西学艺攸同”。只有丰厚的学识和彻底的理性才能赋予人一种大气。这种大气,作为教育是非常需要的,因为只有大气,才能真诚地鼓励教师和学生放飞理想的翅膀,去拓展已经变得十分逼仄的心灵空间和精神世界。失去了这种大气,势必隔断我们民族和整个世界的精神联系,并且极有可能矮化和侏儒我们民族的精神品格,切断我们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与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的脐带,我们必将会在极度贫乏中精神老去。我国加入WTO后,跨国的教育交流、教育合作和教育贸易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扩展着,教育国际化的潮流日益引人注目。在这一背景下,先贤的教导更是彰显了其意义和价值。走向国际化的视阈扩张,让百年名校在温州这块热土上更是如虎添翼,无愧于前辈的重托。
1923年他匆匆地来,1924年又匆匆地离去,但在匆匆间留下了他的大气。文字啊,你这生命的酒。我们勉力,我们前行。
瓯江入海口的南边,条条塘河注入,它们传承着古老的瓯越文化,激荡起现代温州的灵慧之潮。
这些小小的塘河,如叶子上密密的细脉,组成一张大大的水网,网中的一个个格子就是一块块油油的沃土。这一条条细脉,律动着永恒的脉搏。它们吐故纳新,把秽物带入大海;它们吸收自然精气,滋养着一切生命。
我的家就在其中一条脉的一个点上。这条脉叫南塘河,这个点是南塘村。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的一个春天傍晚,我悄无声息地落到这块土地上。那时,父亲刚从养鱼场回来,一着急,就用满是黑泥巴的手,拍了我一屁股,啼哭声便充溢在这片水乡之上,惊起暮宿的野鹜。父亲高兴极了,一边裂开干燥的嘴唇,一边从井旁汲起白花花如银子般的一桶水,咕咚咕咚喝了好几口,然后冲洗去双手的黑泥巴,清洗去我屁股上肥沃的黑土。
在暮归的野鹜声中,我渐渐地闻到了塘河的气息,触摸到了塘河的肌肤。它缓缓地流动,缓慢得几乎让人察觉不到。只有当一叶芦苇,从你的眼前不知不觉地漂出视线,你才会猛然醒悟,这水是动着的。塘河水澄清而浑厚。水如一块暗暗的翡翠,大概它的底下是极肥沃的黑土,让你永远看不到她深沉而宽厚的心怀。塘河两岸有的近在咫尺,似乎伸一伸手臂就能触到对方;有的远得让人有如隔天涯之感。有时,你看着河的线条逝向远方,突然拐一个弯,便不见了,留下满心的遐想和期盼。我幼年不能下水的时候,就常常站在岸边等待,希望从河的尽头,看见一叶扁舟,戴着夕阳回来,驾舟的自然是我的父亲。
下水之后,我才真正体会到塘河的心跳。沿着曲折的河道,轻轻摇动着船桨,声声欸乃,如轻烟般浮在碧水之上,泛起的波澜毫无声息地化成连绵的微波,最后幻化成一缕缕的丝纹,轻轻荡开,一头撞到泥岸,便不见了踪影。两岸是浓得化不开的翠柳,间或有一颗苍老的大榕树,榕树的枝叶远远地伸入水里,荫成一片影子,保护着嬉水的孩子,免受太阳的曝晒。不能下水的小孩就时常骑到这些树干上,折条树枝当做桨,模仿父亲的动作,把榕树划成一条船。
岸的远处,有层层的柑橘树,每到秋天,青绿的枝叶下就会结满累累的金果,这些微苦的瓯柑,正是降火的良药。橘林外,便是一些淡淡的村庄,一到傍晚,炊烟依依,偶然还传来几声犬吠,特有古村的韵味,可惜少一些桃花,要不然真成 “桃花源”了。
有时,我划着,划着,就担心起来,前面似乎要到尽头了,这时,父亲就会缓缓地说:“水都是相通的,向前就是了。”真的,水突然向左边一拐,又有了一片新天地,给了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我就是这样随着父亲去他的养鱼场,又这样从养鱼场划回家。随着我摇浆泛起的波澜越来越大,我渐渐地知道,自己长大了——要上学了。
那时的南塘有一所小学。几间砖房,一个院子。一颗榕树依傍河边。每天晨曦初露,父亲用小舟把我送向学校。东曦既驾,光芒如金线一般在水上划出一道道圈,成群的鱼儿探出水面,张着大嘴,吸着朝露。有时父亲用网兜向下一挥,捞起几条活蹦乱跳的精灵,然后又顺势一倒,它们就扑通扑通地翻入水里,鱼儿散开又聚拢。在父亲驾船离开学校的时候,我的小学就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南朝的乐府诗一旦从先生的口中念出,就有一股灵韵,把我们深深地吸引进去。我们的先生是苏南人,他的父亲是一位老式知识分子,触犯了文革的条规,流落到这片土地。这片土地和他的故乡有着相通的风味,到处流淌着充满灵性的水。于是他就常常浅唱南塘采莲曲了。其实,瓯越的塘河很少种荷,也很少采莲的。但先生瘦弱的身躯和轻灵的嗓音似乎给我的南塘添上了迷离的古韵。
我们的朗读声、歌唱声、喧闹声往往在父亲来接我们回家的时候结束。夕阳缓缓下落,河面一片平静。我一边吃着父亲带来松糕,一边看着近处的碧水、远处的绿树,一边静静地听着小舟清脆的欸乃声,整个人都绿成透明的了。浆声一次次地响起,又一次次地消失,父亲的背也渐渐地弓了起来,父亲的手也渐渐枯糙起来。我也在这一声声欸乃中,摇出南塘河,汇昌河、九山河,摇到瓯江的码头,登上一艘巨轮,去外地求学。
到现在,我还是不敢到乡下看塘河,因为我怕见到塘河,怕想起父亲。但我知道:没有清澈的塘河,瓯越的孩子绝不会有聪慧和灵秀;不珍惜河流的民族是绝没有希望的民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