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古典诗词 感悟人生情怀

2017-12-26 12:18:17  阅读 118 次 评论 0 条

  我喜爱古典诗词,也爱翻阅有关古典诗词的赏析书籍。许多年过去了,对古典诗词的喜爱不减,而对那些单一的、定论式的、仅作诗面解释的鉴赏古典诗词的书籍却厌倦了。所以,当我刚看到由成都时代出版社出版、肖伟义著的新书《诗心词情——我与古典诗词的心灵感应》时,条件反射地以为又是一本乏味的书。

  是书的版式引起了我的兴趣。封面红墙后面隐藏的景色、上空翻飞的雁儿,封底荷边的仕女私语隐图,其意蕴折射出了古典诗词蕴含的厚重情感和丰富内涵,引人遐想。书中文配古画,相得益彰,既有书卷气息,又切合现代人休闲阅读的节奏,引人油然而生翻阅的兴致。

  古典优秀诗词的永恒魅力来自于不同时代不同读者赏析的时代性和自我感悟的多样性,单一的、定论式的赏析只会导致作品同它产生的时代一起消亡。正是有了这样的观点,书中38篇读后文都不是单纯地对所涉诗词字面解读,而是由表及里,感悟而成。先是旁征博引,结合字面,通过史料、典故传说、文学故事,读懂诗词内容;再结合诗词作者生活的时代特点、人生际遇和写作背景,探寻诗词中蕴含的情怀、情感。在这一感悟过程中,融入了书作者对当今社会现象的思考和自我人生价值的判断。从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作者联想到当今价值观的异化;在《杜甫诗中的成都记忆》中,作者将杜甫爱国、爱民、爱家乡的情感和精神引申到成都的城市精神和成都人的精神风貌;从岳飞《小重山》词情怀的探寻中,作者结合秦桧坐像的争论,肯定了爱国精神在我国历史文化和民族情感中具有不可颠覆的力量;读曹操《短歌行》,作者倡导的是体味更多的人生豪情,感悟更多的人生甘味;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从中找到了对人生乐观、旷达的积极元素……诗心词情就在书作者不一样的感悟中浮现出来,变得鲜活和灵动,古典诗词在读者的心目中也就不再遥远了。可以说,此书不是古典诗词千篇一律的教辅书,意趣不在教书解惑,而在抒发自我的感悟,重在启迪引导。作者不当教师,视读者为同等的诗词爱好者,趣味相投,一起进行阅读交流,呼唤的是能有更多读者有更多样的感悟。

  此书诗词感悟文章所涉秦末、汉、三国、晋、唐、宋诗人词家广泛,名作上百,展现了我国古典诗词的断代概貌。作者逐一将历史背景与名家的个人际遇、心境结合起来研究诗词作品的成因,通过各自的艺术特色及文学典故来诠释诗词流芳的因果关系。全书侧重情感解读,“情”和“意”感悟是其主要特色。情即情怀、情感,篇篇寻“情”,情怀激越,情感多姿:杜甫、岳飞、陆游的爱国情怀,辛弃疾的报国情怀,苏轼的人生旷达情怀,李贺的人生有为情怀,还有黄巢的人生霸气情怀……刘邦、项羽的悲情,孟郊诗中的离别情,唐三首咏蝉诗的三样情,李清照的“许多愁”情,柳永与歌妓的不了情……“意”即意象、意境,书中描摹出万千意象,百态意境:陶渊明和贾岛诗中的隐者,黄巢菊花诗中的愤青,苏轼农村词中的黄童白叟俏村姑,还有那大千世界的自然意象……陶渊明的隐逸意境,李白《蜀道难》的空幻意境,李清照的愁情氛围……抓住人心的柔软处来感悟,在张扬古典诗词艺术之美的同时,能唤起读者对诗词的自我心灵感应,从而搭建起了穿越时空的诗词情感交流平台。

  汉人董仲舒说过“诗无达诂”的话,意谓对《诗经》没有统一的或一成不变的解释,因时因人而有歧义。此种说法,对古典诗词的解释无疑是正确的。正因为如此,对古典诗词字、词、意的解释留下了众多的版本和说法。怎样对待这些版本和说法?书作者采取“不丢弃,不盲从”的态度,博览广引,以开阔读者视野。在此基础上,再因时因人的不同而感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不落入古人的窠臼,使其书中对每一首古典诗词的解读都有不同角度的新意。书作者《是寓言还是传说》、《长恨歌只是个传说》、《断肠春色在江南》等篇都引用了大量的传说和前人评说,但在篇中又都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独立的见解。之所以翔实引用前人评说,其意在于让读者掌握关于某首诗词的历史渊源,全面、深度地读懂诗词。之所以表述自我不同于前人的歧异看法,倡导的是不以某种说法(包括是书作者的看法)为定论,调动读者赏析中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想象空间,跨越时空灵动地读活诗词才是感悟诗心词情的最佳选项。

  也许是多年记者生涯的历练,此书作者思维活跃,视野开阔。读唐诗《春晓》想到西洋名曲《渴望春天》,并以《春天小夜曲》篇名;读黄巢的咏菊诗,结合其人身世,想到“愤青”,并以《菊花中的愤青》篇名。在白居易的《花非花》解读中引入朦胧诗潮,用意识流的手法比对李商隐的无题诗,《题都城南庄》的炒作猜想等,都显示了作者的新思维、新角度,有其独到的见解。

  此书也有值得商榷之处:作者将古典诗词的诗心词情定位为中国人最后的文化密码,尽管在“自序”中有所诠释,但仍有偏颇之嫌,多少流露出对“快餐”文化冲击下的古典诗词生命力有些不自信。好在作者这样认为:无论文化怎样发展,唯有不丢弃本民族文化密码的文化,才会在文化创新中变得更加强大。从而警示提出:珍惜古代辉煌的诗词文化,热爱我们曾引以为傲的古典诗词,感悟中国文化的生生不息,当是21世纪中国人不灭的情怀。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3161.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