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朱自清先生讲的“全靠勤勉”

2018-11-10 23:56:14  阅读 128 次 评论 0 条

  在现代文学中,朱自清留下了永恒“背影”。2日,第五届“朱自清散文奖”评选结果揭晓。“朱自清散文奖”是中国散文界最高奖项,旨在纪念先生,向先生的诚挚、诗意和富于公共承担、道义情怀的散文精神致敬,表彰汉语散文写作的卓越成就,重申散文写作的文化价值和散文对于民族语言与生活的责任。

  朱自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家,身上有很多光环。从事文学创作,成为一座丰碑,人们最容易想到的词就是天资聪颖、天赋其才,但朱自清先生嫡孙朱小涛却说,先生能够取得这么大成就,“一小部分是天赋,但更主要的是后天努力”。先生自己也曾说过:“我们中人之姿的人,全靠勤勉,才能多少有些成绩。”

  不能简单理解为这是先生及其后人的谦逊。“全靠勤勉”主要讲的是一种精神,在很多成功人物身上都能看到。在文学界,海岩称自己是“中国最勤奋的作家”,而曹雪芹写《红楼梦》用了10年,天赋背后何尝没有勤勉。在商界,李嘉诚讲过,“30岁之前全靠勤奋,以后运气多点”;俞敏洪也说过,“我的智商非常一般,就是比别人勤奋”。就连艺术界的莫扎特也有一句话,“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他们不是否认天赋,而是认为不能让天赋遮掩了后天努力。

  事物发展过程中,没有量变哪有质变,越努力越幸运,越努力越聪明。所以,即便最讲才华的创新创造创作领域,一样在强调勤勉精神。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个人如此,地区更是。人们盛赞一个地区,常常用“人杰地灵”来形容。但事实上,“人杰”有些空泛,“人杰”的背后是“人勤”。一个地方之所以被称为“地灵”,无不镌刻着“人勤”烙印。2013年4月,市委书记谢正义在与扬大师生面对面交流时就表示:“许多人讲扬州人杰地灵,但是我要说人勤地灵,因为人勤所以人杰,因为人杰所以地灵。”在建城2500周年的献词中,谢正义指出,“双手勤,则百姓富。一勤天下无难事,勤劳致富,人勤地灵。”

  今天,我们正在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以“三室经济”、总部经济为代表的城区新经济特别是“楼宇经济”。“楼宇经济”是新经济,推进新经济要有新思路新举措,但这与勤勉并不矛盾。推进新经济需要综合思维能力和专业化操作本领,这从哪里来?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出了“一万小时定律”(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强调的正是勤勉。而且,一项创新性工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需要的不是怎么想而是怎么干,怎么按照既定方案抓落实。没有勤勉精神,如何才能抓到位、抓出彩?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世上确实存在一些有天赋有运气的人,但大多数人还是先生讲的“中人之姿”,无勤何以立身?上升到城市发展,推进“三个名城”建设更要以勤为径。而且,新与勤不矛盾,发展新经济,也要想想朱自清先生讲的“全靠勤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31689.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