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李庄:中国考古传承的人间四月天

2018-11-13 19:49:57  阅读 114 次 评论 0 条

  新华社成都4月27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屈婷)在江城四川宜宾开往李庄的公交车上,背着竹篓的农民和穿着印花长裙的明朗少女、金发碧眼的外国游客相邻而坐,各得其乐,颇有几分“混搭”的意趣。

  李庄,正是这样一个所在。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时期,这里的村民向前线字的电报:“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此后六年,当世鸿儒,十步之遥,学术泰斗,比邻而居,在这“九宫十八庙”的明清村落觅得一张“平静的书桌”。

  车在山路中穿行,一侧就是长江。一簇簇红艳的刺桐花、一蓬蓬滴翠的瘦竹叶,一重又一重,如走马灯般地扑面而来,倏忽之间已过“万重山”。

  当年与上海同济大学师生一同搬迁至此的,还有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央博物院筹备处、营造学社等机构。李庄延护着学术香火,也与中国考古结下了不解之缘:李济、董作宾、梁思永、夏鼐、曾昭燏、石璋如、劳干等一批考古大家不仅在此研学,更兴办展览,广开公共考古先声。

  数十载后,烟雨四月,“第五届公共考古·李庄论坛”日前在这里举行。一批中国考古人带着最新、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回到这一“起点”,以学术成果传播中华“文脉”,用文创、科普、公众参与等活动再续“开放包容”之精神。

  4月22日,听闻宜宾博物馆的馆员将举办一场“T台秀”,村民们“龙门阵”也不摆了,茶也不喝了,涌入游客接待中心,站得里三层外三层。

  古乐铮铮中,平时拿惯毛笔、工尺、丝线、解说筒的姑娘们落落大方,将80多件趣味横生的“国宝周边”秀了出来。著名的“郭店楚简”变成了手绘的“竹简书签”,由楚文字的分段号和句读号等元素巧妙结合出的小人,萌态十足;宜宾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东汉仙人骑鹿铜造像”变成了令人莞尔的摆件;广东省博物馆的馆藏文物“明万历青花海水鱼纹盘”成了文艺青年手中的变色水杯……一时间,村民、游客和考古学家们都成了“粉丝”,问的问,买的买,好不热闹。

  这样的场面让“T台秀”的策划人、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颇为得意。“考古要敞开大门。”他打趣说,不敞开大门,公众的“疑古”和“疑鬼”就不会消失。

  原来,当年刚接纳了诸多研究机构、大学的李庄曾有过一场所谓的“吃人”疑云。当时,一些农夫看到中研院史语所在搬运、摆弄大批“头骨”,惊惧不已。加上一个孩子恰好“失踪”了,谣言四起,甚至发展到了要围攻史语所的地步。这直接促成中研院、同济大学开设一系列展览会、演讲会,成为当时文化盛事,成都、乐山、重庆等地的学人亦慕名而来。

  “这就是最有效、最有针对性的公共考古。”宜宾市博物院院长罗培红说,感怀先贤,其最为可贵的正是用知识开启民智的精神。

  70多年前,长江边李庄的张家祠堂里,一盏盏油灯是永远亮着的。史语所出了巨著《六同别录》;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在此完成了《殷墟陶器专论》;董作宾出版了《殷历谱》;“东巴文化之父”李霖灿开始了麽些象形文字字典、词典的编纂和东巴文化的研究;太平天国史研究的权威罗尔纲写下了著名的《师门五年记》……

  当下,新的科技手段使传统考古发掘和研究“耳目一新”。实验室考古、动物植物考古、水下考古正越来越接近世界前沿。十年来,传奇宋代沉船“南海一号”的考古发现对世界水下考古学理论和实践发展作出独特贡献;前沿的分子考古学家正在绘制冰河时代欧亚人群的遗传谱图,重写欧洲最早的现代人类的历史。

  另一方面,中国考古也从未像此刻这样“全面投入公共考古”。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中心副主任刘国祥说,考古与公众的关系,不能够仅仅停留在开讲座、培养志愿者、模拟考古现场等方式,还需要进行更深入、多样化的探索。

  大殿作礼堂,厢房是教室,竂房能办公,庭院植新树——在李庄诸多古意盎然的庭院中,处处可见这样的遗迹。

  罗培红经常和馆员们带着文物的“复制品”、流动展板下乡。有一次,她把一种叫“铜洗”的东汉文物给大山的彝族孩子们看,她发现孩子们眼睛“都亮了”。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32091.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