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老师聊语文:文言文教学也可以摇曳多姿

2018-11-15 15:46:30  阅读 108 次 评论 0 条

  上级部门要求每个教师写个人策划书,规划自己一个学期的专业发展。我反思了一下自己,近几年来,兴趣转移,不太愿意写论文,像过去一样追求发表和获奖。闲暇之余,倒是写了一些随性文字,姑且称之为散文吧,偶尔发表在报刊上,大多发表在自家公众号这片自留地上,专业上确实荒疏不少。所以在策划书中,本人郑重写下了一句:少写散文,多写论文。但是,领导不满意,说不具体。那我这样修正一下:少写散文,多写论文。发表论文至少5篇,再不济也要发表在“孙家小窝”上嘛。

  学校安排教学调研,深入教师课堂,笔者发现文言文教学存在严重的问题。在一般教师的课堂中,文言文教学等同于文句的疏通、字句的理解。老师讲,学生记,上完,死记硬背讲过的加点字解释。于是乎,教师一味串讲,上课没劲,仅是为了完成任务;学生更是深受苦恼,强迫记忆,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学生群里流传“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也就不足为奇了。好端端的文质兼美的文章被教死,让人可惜又可叹。

  文言文教学,着力在两个点上,一个“言”,一个“文”。“言”必须讲,这是理解文章的基础,更是文言文知识的积累过程。“文”更不可偏废,选入中学课本的文言文,绝对是从几千年的文章辞海中选出来的精品,其丰富的精神营养,不能不让我们细细品味。怎样使文言文教学脱离只抓言词不见文章的窠臼,怎样使学生学习文言文入境、入情、入心,怎样使文言文教学更灵动多姿,从而使文言文教学焕发生命活力,真正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应该着重思考并付诸实践的。

  现结合笔者文言文教学的实践,从几个方面来谈谈让文言文焕发生命活力的方法和途径。

  文言文因为时代的相隔,词章上全不同于现代白话文,朗读是进入文言文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步骤和手段。但过去总是一味死读,从头读到尾,这只能起到熟悉文章内容的效果,初学课文时可采用,但要真正走进文章,做到入境、入情、入心,应该寻找更高效的朗读方式。笔者的做法是善于抓点,设计朗读。所谓的点,即是有助于理解文章特色或文章内容的要害之处。选择好点,合理设计朗读,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文章特色的把握和对内容的理解

  教学《醉翁亭记》中,在第一课时,笔者就采用了基础朗读,要求只是读准字音,读准节奏,了解内容而已。第二课时的读就不一样了。为了让学生体会文章利用虚词“也”和“而”而产生的音韵回环节奏分明的特点,我让学生以第一小节为例,通过朗读比较,体会原文的特点。又以第二小节为例,让学生体会对句所形成的音韵美感。这两小节的朗读都是有特殊目的的,通过举例朗读,学生把握了文章语言词章上的特色。这样有目的去读,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特色的把握。

  再如,教学《陈涉世家》时,开首第一段,选择了陈涉少时与人佣耕的典型事例,通过“辍耕之垄上”的细节,运用人物对话、神态以及心理的描写,通过旁人的反衬,揭示了陈涉少时的个性。这一处便是一个很好的朗读点,该停下来“慢慢走,欣赏啊”。如何去设计朗读呢?首先要有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必须通过分析了解陈涉的身份,他对现实的态度,他对未来的意愿,在分析的基础上,学生对陈涉形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再请学生分角色朗读,朗读出少时陈涉的抱负和个性。学生在津津有味的角色朗读中,把握了人物的性格,更感知了司马迁用文学化的笔触刻画人物、寥寥数笔之间的功力。

  当后来“并杀两尉”发动起义之际,陈涉有一段振聋发聩的“召令徒属”的话,这段话是陈涉极具反叛精神和鼓动能力的一段演讲,也是抓住人物性格的一处关键点,这时候,必须停留、玩味。笔者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那个杀死将尉后决定轰轰烈烈大干一场的陈涉,他选择了一块高地,好让大家都看到他,听到他,他稳稳地有力地说:“公等遇雨,……”突然他举起手臂,握成拳形,在空中一挥,用雷霆万钧之声大呼道:“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笔者引导学生想象画面、用心感受,请个别学生表演朗读,再请全班齐声朗读。这样,这位极具反叛精神、号召能力的起义领导的形象就立体饱满起来,在不断的朗诵中,人物形象走进学生的心坎。

  文言文教学需要朗读,但是,可以依据内容,寻找可资朗读的点,这样就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力量,不仅把握文言文“言”的特色,又加深对“文”意的把握。

  文言文洗练至极,词简意丰。初中生并不能感受到文言之妙,这时候,就需要教师放出眼光,精心设点,在一些重要地方,停下来,通过想象补白的方式,感知文言文传递的美妙和丰富。

  比如,在教《桃花源记》时,渔人发现桃林,有这样几句:“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进入桃源,有这样几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如果学生读过,仅是了解字面的意思,他们就无法体会桃林之美、桃源之美,这时候,让学生想象画面,用散文化的文笔描绘作者笔下的桃林和桃源,那么,桃林桃源就立体起来,如在眼前,如临其境了。渔人被邀请做客,也可请学生想象画面,丰富对话,这样教学,就打破了时间的障碍,学生对文言文产生亲近感,在自然而然中,领略文意,加深印象。

  这种手法,在很多时候可以运用。《醉翁亭记》抓住“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岳阳楼记》抓住“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与朱元思书》抓住“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等等,通过让学生想象画面,既让学生体会原句高度凝练典雅的文言之美,又让学生披文入情,让文言词句与自己内心打通对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再如: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面对琅琊山水,醉翁并没有详说他所领会到的山水之乐,那么我们能不能在此处停留,替他说说他的内心想法呢?这便是补白的手段。通过补白,我们逐渐体会到那个遭贬而放意山林的醉翁内心真正之意。这样的补白无疑深化了内容的理解。《捕蛇者说》中“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笔者抓住“呜呼”这个语气叹词做文章,让学生说说这一句“呜呼”中潜藏着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学生补充说明,在这个过程中,那个关注民生、有社会责任感、有社会良知的政治家的形象更加凸显。这样的补白方式,怎能不使学生走进文本、深入体验呢?

  如果草草阅读,不深入思考,文章的妙处得不到玩味,学生就不容易真正走进文言文的世界。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放慢脚步,在看似平静的言辞世界里,投下一枚小小的石子,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枚小小的石子就是生疑,用疑问来激发学生进一步的探索欲望。

  例如:《捕蛇者说》中,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明明是很危险的事,为什么不说“受其害”而要表达“专其利”?通过在这无疑处的一问,学生讨论后明白即便“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还是比日日有死亡危险的乡邻幸福多了,所以,这种“利”是相对而言的,从而让学生明白“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的主旨。

  再如《醉翁亭记》中,“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这“醉”你如何理解? “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这醉,你又如何理解?在学生很容易轻轻放过的地方,停下来,制造疑惑,激发学生思考,学生会被引导着走向更深处。

  在《醉翁亭记》的教学中,笔者引用了关于作者、写作背景、醉翁亭的介绍,清人的对联以及黄庭坚的词作,前届学生关于阅读课文的练笔文字,都是为了从不同的角度丰富文章,加深学生对文意的理解,感受文章的巨大魅力。

  这种方法,笔者在《人琴俱亡》《记承天寺夜游》等言简义丰的短文教学中多次采用,取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一一举例。

  文言文文质兼美,大多文章都有明晰的文眼,如果能抓住它,紧扣文眼巧妙设计,教学也会呈现多姿多彩的风貌。

  笔者在《醉翁亭记》一文教学中,抓住“乐”这个文眼,梳理文中的几种“乐”,层层推进,最终把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凸现出来。《与朱元思书》抓住一个“绝”字,讲水之异,山之奇,这片明净幽静的山水风光对人潜移默化的感化作用。《岳阳楼记》中抓住“异”,引导学生比较两种人的览物之情,从而理解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远境界,理解古仁人先忧后乐的政治抱负。

  当然,有时,文章中并没有明晰的文眼,这时候,教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设计课眼,也能产生非常不错的效果。例如笔者在教学《桃花源记》时,就以“魅”一字串起整课的教学。这篇只有360字的散文流传了1500年,传唱不衰,经过读者检验,岁月的打磨,成为教科书里永不可缺的一篇经典。何以它有如此之魅呢?我的课堂就是引导学生探一探此篇名文经久不衰的魅力。

  魅力之一:陶渊明,人们心田里一朵菊。我们从作者出发,介绍作者,讲他的故事,讲他的经历,用李白、白居易、苏轼等人的诗文来印证,告知大家这样一位诗人,他的魅力是永恒的,他是人们心田里永远的东篱之菊。

  魅力之二:虚实相生,叙事曲折动人扣人心。文章讲述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以渔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的。一开首交代这个渔人生活的时代、籍贯,交代的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然而桃花源显然是作者虚构的一处神奇虚幻的美好处所。文章最后提到南阳刘子骥找寻桃花源,再次让人觉得真有其事。作者在现实和虚幻的世界里不断跳脱,虚虚实实之间,让叙事曲折动人而抓住了读者,从而加强作品诱人的艺术力量。

  魅力之三:美好的理想,引发人们不断地追寻。故事的结果暗示着桃花源是不存在的,是虚幻的。但它却又真真切切地存在着,存在于陶渊明的心里,陶渊明拒绝了官场的污浊,逃奔田园,他愿在内心保留一泓清泉构建桃花源这样的乌托邦世界——这是一个文人在那样时代的坚守,也是给自己和他人以美好希望的理想。所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处风景,但绝不是单纯的风景,它是被审美的汁液所浸泡,又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它激励着一代一代人走在追寻桃花源的路上。

  以上,是笔者在文言文教学中采取的一些方法,凭借这些方法我想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畏惧,让文言文教学灵动生姿,让学生学习文言文也能入境、入情、入心。这样,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经典才不至于被糟蹋被忽视,能够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了。

  当然这里,笔者主要讲的是对文言文中的“文”的教学,其实对“言”的教学,也可以非常生动活泼的,我们可以一起再探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3219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